《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456章


在元起厉兵秣马的半年之中,雄踞中原的宇宫照烈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这段时间,一边做着元起同样的事情,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边派遣司马懿先后三次挥兵冀州,试图夺回魏郡,甚至拿下冀州。可惜,元起早就算到了宇宫照烈会走这一步棋,所以把诸葛亮从益州调回到冀州,让他重新来执掌冀州的大局。在张纵、徐挡以及部分从益州和江东调派来的文武官员帮助下,诸葛亮力保冀州寸土不失,接连三次击败了司马懿,让他三次无功而返。
半年后,扩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新近征召入伍的兵员,和当初君臣计划的一样,整整有五十万人之众,使得正规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两百四十万人!这其中,还并不包括四支精锐部队的二十万大军和散布在各地的潜龙成员。当然了,徐庶执掌的益州、庞统执掌的荆州和孙权执掌的江东,这三个地区的旧有兵员,是导致正规军人数激增的重要原因,他们本来就是这三个大州内的主力军,只不过是从不同的阵营,归降到了的阵营中而已,所以在经过一番裁汰之后,三州内还是保留下来了大量的可战之士。
扩军完成之后,元起召集文武百官进行了军事会议,在会议上,的君臣们,根据现有正规军庞大的兵员体系,最后做出了决定,将两百四十万正规军按照地域,分成五大军团,镇守在的各个方向上。
五大军团分别是:以幽州为主,光、明、通三州为辅的北方军团,由元起亲自担任首任军团长,齐天和赵虎次之;以关中地区为主,三辅地区和凉州为辅的关中军团,由马越担任军团长,庞德、马岱和朱皓次之;以益州为主、南中地区为辅的西南军团,由徐庶担任军团长,孟获次之;以荆州为主,江东地区和交州为辅的南方军团,由庞统担任军团长,周瑜、吕蒙次之;因为冀州的地理位置处于和宇宫照烈的交战中心,而且人口稠密,经济富庶,所以单独以冀州组成一个军团,名为河北军团,诸葛亮当之无愧的成为第一任军团长,张纵、徐挡次之。
这五大军团,除了各自的地方驻军之外,每个军团统率着正规军四十五万人,只有北方军团因为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所以才配备了六十万正规军。以应对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支援四方。
当然,五大军团的组建,势必会对中央集权的权力进行一些分散,现在掌控着五大军团的人都是元起的心腹重臣,自然不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可是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不会老去,包括元起在内,他们最终都会走到生命的尽头,元起不想让五大军团形成尾大不掉的趋势,让自己的儿子元始去应对自己留下的隐患,所以,元起在组建五大军团的同时,还对五大军团做出了控制的举措,这五大军团的一应粮草、军备等物资,都由朝廷来进行统一调配,五大军团并没有私自扩军和征税的权力,必须要经过军事府和政务府的批准,他们才能获得足够的军费和粮饷。同时元起还做出了一项规定,五大军团只在战时适用,等战事结束,他便会消减五大军团的兵员,把兵权重新收归国家所有。
五大军团的成立,正式向全天下所有的人宣告着,已经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大包围,一旦内部准备就绪,以元起为最高主宰的军事力量,势必会对中原的宇宫照烈所部给与雷霆一击!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
第四百三十章 反间
半年的时间,元起虽然没有离开过燕京半步,可是他却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重新派出大量的潜龙成员到中原地区,在中原的各处潜伏下来。通过半年的潜伏渗透,一部分被派往中原的潜龙成员,已经收到了成效,他们成功的再次混进了宇宫照烈的部队中,有一些优秀的成员,甚至已经被提拔为了中下层的将领或者官员,为元起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情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潜龙成员能在短短半年内卷土重来,除了他们超强的伪装和极强的个人能力之外,宇宫照烈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要忘记,宇宫照烈麾下的文武大臣们,可是先后遭受了元起、张武、赵虎以及潜龙成员连续四次毁灭性的打击,不但被斩杀了不少名将能臣,相当一部分的中坚力量也都消耗殆尽了,为了尽快组建起中坚力量,将宇宫军高层和基层的官兵尽快串联起来,宇宫照烈不得不大量启用有才能的人,这就给了潜龙成员机会,让其中的优秀者,趁机进入了宇宫军的指挥系统中,这是宇宫照烈无奈的选择,同样,也是潜龙成员无孔不入的的最好佐证!
召见李儒和贾愿进来之后,元起用眼神示意他们落座,等到他们二人坐好之后,元起才开口说道:“贾愿,文忧,司马懿此人,能在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和孔明交手三次却没有折损多少兵马,足见其雄才大略。此人不除,某心难安。在我军大局进攻中原之前,一定要先将此人除去,为我军减少一份强大的阻力。未知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他吗?”
其实在一年多之前,司马懿向宇宫照烈献计,要掘开黄河,使冀州南部变成一片汪洋的时候,元起就已经问过相同的问题了,当时贾愿和李儒献计,要采用离间之计的办法,让宇宫照烈对司马懿产生猜忌,借宇宫照烈之手杀掉司马懿。只是当时潜龙成员已经全部暴露,所以这条计策才被搁置了下来,现在元起旧事重提,显然是想按照以前的计划,在宇宫照烈和司马懿之间,悄悄点上一把火,让本就对司马懿不太放心的宇宫照烈,变得对其更加猜忌。
元起相信,以宇宫照烈多疑的性格,再加上司马懿鹰顾狼视之姿,只要运筹得当,想要点起这把火,并不难!
朝阳散射着柔和的光芒,将温热散播到大地上。
在朝阳映照下的许昌城内,街道上的人流开始熙来攘往了起来。只是许昌的人们,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开始为一天的生计而忙碌,而是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一边看着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的布告,一边小声的议论着。
在许昌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上,这里聚集的人最多,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似乎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是读过书的化人,将布告上的内容高声朗读了出来:“魏骠骑将军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高祖斩白蛇起义,创下四百年之基业,乃流传至今;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今魏王宇宫照烈,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创业之艰难。幸有摄政王横扫八荒合,挽狂澜于既倒,延续汉人血脉,此成乃天地同庆之幸事也。吾今顺应天意,克日兴师,率军北上燕京,重归壮汉治下,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意欲随吾一起共襄盛举者,可速于下月初一来冀州边境汇合!万望自误。”不用说,这些张贴在各处显眼位置上的告示,一定是潜伏在许昌城的潜龙成员弄出来的,一场针对司马懿的反间之计,正式拉开了大幕。
这个小伙刚刚把布告上的内容念了一遍,还来不及收获被人视为化人的尊敬目光,一只粗糙的手掌便按在了他的嘴上。一个三十左右岁,农夫打扮的壮汉出现在了小伙的身后,生拉硬拽的把小伙拉出了人群,快步向着僻静的地方走去。
直到走出上百步之后,小伙才从壮汉的手掌挣脱出来,满脸怒气的看着壮汉说道:“我说李二哥,你拉我干什么?我这好不容易才威风了一次,还没过够瘾呢。”
被称作李二哥的壮汉连忙竖起一根粗大的手指,放在了厚重的嘴唇上。向小伙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转头向四周打量了几眼,确定附近没有其他人存在之后,这才压低声音说道:“还威风呢,俺要不把你拉走,你人头是怎么落地的都不知道!那布告上的东西,是你能随便念的吗?一个是率领重兵驻守在冀州边境的骠骑将军。一个是当今位高权重的魏王,这两个人之间的事,是你一个毛头小可以随意说的吗?司马懿现在明显是想反出大魏,转头了,你刚才念布告上的内容,要是被巡查的魏兵听到。就是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听到李二哥的这番话,小伙这才醒悟过来,后背上立刻冒出了一层冷汗,后怕的伸手捂住了嘴,久久未曾挪开……
然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布告上的内容,很快就在许昌城传遍了,就像是超强的感染瘟疫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了负责在城内巡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