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铁血枭雄》第219章


“报,中枢省诸位大人求见皇上。现已在猎宫等候御驾。”这个侍卫滚鞍下马,跪在张弃马前道。
张弃眉头轻扬,心中暗道,难道出了什么大事不成,也不犹豫,“走,我们回去。”
说是什么猎宫,其实不过是依山而建的一处宅院罢了,宅院四周树木错落有致,显是经人移栽。
张弃等人到得院门之时,智侯吴去等人早已候在院门之处,远远看见张弃策马而来,都是跪倒在地。
到得近前,张弃抱着张天雷翻身下马,看着跪倒在地上地四个人道:“什么事,你们急急找我?”
吴去却是脸露喜色道:“陛下,咱们到里面说话吧。”
张弃看他神色就知道不是什么坏消息,点了点头,率先向院内走去。
众人坐定,张弃向四人望去,这四个人都算得上他的近臣,智侯吴去,定北侯周广,文盛,大燕内务总管关任。
智侯吴去此时却是红光满面,这几年中区省几人分管,吴去到是没有疑皇上分他之权,他也算是累坏了的人,几人分管,遇事商讨,着实比他自己一人时轻松了许多,疏漏处也少了许多,几年下来,却是好像年轻了不少。
吴去首先开言道:“陛下,濂州节度使叶贡称帝了。”
“还有,歧州节度使张修重病不能理事,其子张隆接任节度使之位,已经派来使者,要接英妃娘娘回去见张修最后一面。”
张弃脸上喜色一现,旁的到还罢了,这濂州节度使叶贡称帝到着实是件大事,如此一来,天下间将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大燕的时机终于到了,“看来,南征的日子也是不远了。”
关任笑道:“喜事不只这一件,川州蛮族作乱,到如今,已经占了三郡之地,西川遍地烽烟,节度使李禄束手无策,蛮族越发坐大,今日碟探来报,看样子,蛮族已经有意进军东川了。”关任任大燕内务总管也有几年了,当初还有不少大臣对这位平白也不知从哪里出来地人物疑惑不已,大有人上书諌止的。他表面上是什么大燕内务总管,内里却是大燕碟探的头目,又是张弃用老子的人,哪里是旁人能动的了的,于是这几年,这位内务总管着实风光了起来。
张弃这些年城府已是极深,但听闻了这两个消息,还是喜上眉梢,“你们几个都是什么意思,应该私下里商量过了吧,说来听听。”
几个都是大燕重臣,相视一笑,还是吴去开口说道:“陛下,我大燕国库充盈,粮草已备,此时正是南征之机,只是……只是苦无出兵借口罢了。”
张充哈哈大笑,“借口?书生之见,以我大燕兵威,要什么借口,你们下去准备粮草后勤,我召军机处商讨出兵事宜,这次你们可是不能有半点马虎,大军一动,粮草必备,不然,到时就算我饶地了你们,国法军规也容不得你们。”
第六卷江山如画第一百八十七章起兵
大燕七年,大燕现下已经庞大异常的战争体系再次运转了起来。从大流河开始,往北一直到草原深处,道路上都是不停忙碌调拨的粮草军械,成群的牛羊被宰杀,制成肉干,各州粮仓大开,各地驻军开始汇聚调拨自己的粮草。
大燕北部草原也沸腾了起来,大燕皇帝下达了征召令,抽调草原各州四万铁骑南下,到白鹿原聚齐,再分批南下直奔大流河畔。
到得大燕七年六月的时候,大流河畔已经聚集了大燕十二万大军,先锋两万大军已经渡河击溃了驻守在南岸的大宋朝廷守军,牢牢控制住了大流河章州一段的各处渡口。
大燕七年七月,大燕皇帝张弃任大将军韩起为帅,总督各路兵马,兵分两路,一路由云州节度使沈天云为帅,北定州节度使拓拔含威为副,领兵五万,进抵通扬府,直趋栾城,一路则由大将军韩起亲自领兵十万,沿路东进,直取大散关。
此时大燕皇帝称帝已有七年,于大燕五年已经平定革兰草原,自草原平定之后,南征之议甚嚣尘上,但张弃一直隐忍至今,等待的不是别的,濂州节度使叶贡称帝之心早就昭然若揭,这几年夏河以南诸州节度使野心愈盛,攻伐甚急,大燕六年之时,濂州节度使以手下大将濂州齐国郡人温辙为帅,统兵十万与水西州以及化州联军十五万战于江化,最后终是靠着这些年来从大燕购买之战马组建的一万骑军将两家联军击溃,一时之间在南方声势无两,由是一来,称帝之心更急
濂州节度使叶贡称帝,旁的不说,天下间虽是一直以来奉大宋朝廷为正朔,虽是阴奉阳违,但一旦大燕动兵南进,诸侯必定震恐,以大宋朝廷之名,若是传檄天下,战事必定受阻,战事一旦拖延,则对大燕来说未必有利。
如今又是不同,动着称帝之心的未必就只叶贡一个,大宋朝廷在叶贡称帝之后,实在是已经威信尽失,此时起兵,就算诸侯之间有感到唇亡齿寒的也不会轻易出兵,以免为他人所乘。
大燕已经准备此战有几年之久,今日一旦动兵,自是要以雷霆之势前往。大流河上数条以船只捆绑做成的浮桥几日之间就已完备,对岸之处又有两万步卒把守,只用了半月时日,十余万大军已是全数到了南岸。大流河南岸十余里之内,连营处处,金戈阵阵,号角争鸣,大燕军威一显无余。
大流河畔,大将军韩起点鼓尽招大燕诸将,当时,正是盛夏已过,天气微凉。
大将军韩起凭水而立,向北遥拜,声音肃穆,“十六年前,本帅带领四万北方男儿南下平乱,四万人啊,最后回到北疆一万余众,其半身染重病离世,我韩起对不住这些兄弟们啊。”说到这里,韩起已是热泪盈眶,“大宋朝廷无道,任用奸佞,视我等军人如草芥,当年本帅带残部北归之时就已立誓,不亡大宋誓不罢休,若是攻破永安,献俘阙下,男儿到此,方无憾事,此次南征,若不建绝世之功,当无还矣。”
河畔之处,聚集了大燕军中一百余位各级将领,俱为韩起所感,众人此时立即同声道:“不建绝世之功,当无还。”
之后,大将军韩起立即命人拆毁浮桥,舟楫皆命人收在北岸,以示决心。
大宋京师永安,皇宫内苑。
御花园中富春湖边,太监宫女,随行侍卫都远远散在四周,湖边有一小亭,此亭处于湖边高处,下则垒以青石,红木翠瓦,雅致非常。
此时大宋皇帝李烨就独自坐于亭中,身边只有大太监张宝在旁伺候,望着碧绿的湖水,李烨神色愣仲。又是数年已过,李烨神态间苍老之色尽显,刚刚四十一岁年纪,头发已经半显星霜,面上的皮肤已经日渐松弛,眼睛总是布满血丝,眼角之处的皱纹已经显现无余,乍一看去,到好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一般,只是眼睛开合之间,依然神气内敛,比之当年更显沉凝。
愤然一拍身前石案,李烨回想起自己一腔雄心接任皇位,这许多年过去却是一事无成,天下纷争却是越来越烈,难道自己当真要做个亡国之君不成,颓然坐倒,回头看看身旁的亲信大太监张宝道:“朕比之先皇如何?”
张宝面现惶恐之色,立即跪倒在地,眼前这位皇帝的心事他是知之甚深的,年纪轻轻就已经有贤王之称,自登基以来,其勤政也是先皇无法相比的,又能善纳人言,从不无故罪及他人,虽是脾气有时有些暴躁,但过后总是深自后悔,如此,就算和历代大宋皇帝相比也能称之为明君的了,但奈何生不逢时,正是天下思乱之机,大宋已经积重难返,诸侯手握兵权,阳奉阴违,北方又出了个雄才大略的北方王,前些日子听闻南方濂州节度使叶贡称帝了,如此一来,就算是再糊涂之人也能看得出,大宋朝廷的气数将尽,闹不好眼前这位就是个亡国之君。
张宝在宫中多年,从小小的执役太监做起,能到今日掌皇宫内府事总管太监,哪里是简单人物,只听李烨的一句话,心思之间已是千回百转,立即谄笑道:“陛下这可是难为奴才了,皇家的事儿哪是奴才这样身份的人能说三道四的,这不是要奴才的命吗,您就饶了奴才吧。”
李烨看他一个肥滚滚,白胖胖的身子缩成一团,脸上笑的也是及其谄媚,说不出的滑稽,虽是心情郁闷,但还是被他逗地“噗嗤”一笑,笑骂道:“你个死奴才,起来吧。”
“奴才就知道皇上是逗奴才玩的,这些年陛下的辛苦奴才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先皇宽德仁厚,但奴才说句大不敬的话,要说在这勤劳政事上,是怎么也比不上陛下您的,只恨奴才是个阉人,天生贱命,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说到这里眼睛却是红了,哽咽道:“只盼皇上顾惜自己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