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铁血枭雄》第235章


那大头却是个机灵地主儿,大燕虽然占据了中原之地,但一些政令还没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他可不知道到府尊大人那里一说,会不会丢了这好不容易弄到的差事。听了这话却是不置可否,也不再提什么兴隆县地事情。却是令寻了话头儿,“三哥,看府尊大人跟您称兄道弟的,是不是也是大燕军中出来的人物?您也跟我们说说府尊大人当年的事儿。让兄弟几个长长见识。”
这卢阳府的府尊姓段,别看现在是文官,却是有个霸道的名字,叫段剑,来卢阳府任职已经将近一年了。
这位府尊大人在众人眼里却是神秘的紧。整天带着几个随从清晨出门,傍晚而回,近一年地时间,将卢阳府的沟沟坎坎算是转了个遍,却是不大管事,朝廷下来地文书,政令都是几个府衙的从事管着,所以私下里已经给这位府尊大人取了个外号。叫“无事知府”。
见周围几个年轻人都凑了过来,满脸都是求知欲望强烈的样子,高三儿虽是还想知道兴隆县的情况,但也知再问也就这么多了,其他事情估计这些小子也不怎清楚,府尊段大人地往事他本不欲多说,随即一想,还是微微一笑道:“段大人当年可是不得了的人物……”见众人脸上都露出些不以为然的表情,却是接着道:“你们别不相信,我知道你们私下里叫他‘无事知府’……”
几个年轻人都是尴尬的一笑,却都是竖起耳朵,要听听这位段大人当年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
“段大人比我年纪稍长,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段大人当年可是马匪出身,有个不大好听地外号,可不是什么‘无事知府’,叫‘灰狐’,这个名字却是有由来的,你们没去过北方,可能不知道,灰狐是草原上的一种狐狸,性情凶猛,却是狡诈异常,就连草原上的野狼也不敢轻易招惹的,段大人读过书,识过字,打起仗来是有名的不要命,跟着黄山将军闯下了老大的威名……”
几个年轻人立时被高三儿的话给吸引住了,却还是大头问道:“不……不会吧,看知府大人整天笑眯眯地,不知道多和善的一个人,您不是骗我们呢吧?”
高三哈哈一笑,骂道:“我骗你们几个兔崽子干嘛,黄山将军知道吧?”
一个年轻人抢着道:“怎么不知道?黄将军当年……”
“别瞎打岔,那些事儿是个人都知道,老实儿听三哥说。”
“当年段大人就是黄将军的部下,自投了黄山以后,和革兰人着实没少打了仗,你们不知道,当年段大人可不叫现在的名字,要是碰上别人,这些事儿可能不知道,但我高三当年就是在段大人麾下,当年段大人叫段德,就在前宋景帝四年还是五年的时候,反正我也记不清了,嘿,革兰南部草原联合进犯当时的北疆,就在白鹿原上,皇上带着我们跟革兰人对上了,八九万啊,你们没见过那等场面,几乎入目都是嗷嗷怪叫的革兰人,马蹄声都能把耳朵给振聋了,那时我们只有十五六万人,对上八九万革兰骑兵,要是在以往那些前宋的将军门带着,那是有败无胜的了。
但那时不同了,白狼将军,沈天云将军,沈中将军,黄山将军都在军中,再由皇上亲自率领,别说是八九万革兰人,就是对方再多一倍,我们也敢跟他们拼上一拼。
那时我才二十锒铛岁,段大人也才二十五岁,看见那场面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我们北方人被革兰人欺负的狠了,这时对上也没什么号说的,拿起刀子跟他们干了,大不了把命交代到白鹿原就是了,怎也不能让他们再冲金北疆不是。
那一长惨啊,我们一营弟兄经那一战之后,剩下的没一个是毫发无伤的,革兰人的凶悍你们是没见识过,几次差点就将我们营给冲开,那时的段大人和疯了似的,拿着一把长刀杀的和个血人一样,一战下来,身上插着四五支箭矢,还是死战不退,我们营兄弟没有一个不服的。
最后到底革兰人挺不住劲了,革兰人退走之后,段大人手上的长刀已经断成了两节,大人之后就改了名字,本来想叫段刀来着,大人嫌不好听,就叫段剑。
后来大人进了都察院,再后来就到这卢阳府作了府尊,咱也算是大人的旧部了,也早已不在军中厮混,大人来这里缺人手,特意把咱给叫上了,就是这么回事了,你们可小心着点,大人没听说你们叫他‘无事知府’也就罢了,要是听到了,小心你们的脑袋。”
几个年轻人本来听的津津有味,最后却是听他来了这么一句,都是一缩脖子,脸色有些发白。
………………
卢阳府府衙坐落在金城城南的位置,门口两个石头作的狮子已经被雨水侵蚀的斑驳不堪,但府衙门口四个跨刀衙役象钉子一般站在那里,到是使这看上去有些败落的府衙重地平添了许多的威风。
府衙大堂,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伏案阅览公文。
这人的身材高高大大,一张大脸却是白白胖胖,眼睛细长,嘴角弯弯,竟是天生长了副笑模样。
这时一个差役走进正堂,低声道:“大人,范府的人又来了,范府的大老爷请您晚上过府叙话,您看……”
这个中年人正是高三儿口中的府尊大人段剑,段剑抬起头,细长的眼睛汇总却是波光一动,“是啊,这范府是该着去一趟了,你去告诉来人,就说晚上的时候我会登门拜访。”
2
金城范府其实是范家的别院,真正的范府还是在兴隆县。
此时初春时节,范府的族长范亮一般都会到这金城的范府来居住,到也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兴隆县这时正准备春耕,那些穷棒子们都到范府来讨情儿的,说项的,送礼的,吵闹的紧,这位范家大老爷也年近七十了,精力不如以往,见不得这吵闹的局面,也就将事情扔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和几个管事,自己则搬到这里来躲清闲来的。
范家是百年大族,最辉煌的时候,是范亮曾祖的时候,那时范亮的曾祖范德昌可是做过大宋朝廷礼部侍郎的,现在范家在范亮手里虽然没有了当年曾祖时的气象,但经了这些年的战乱,范家还能到今时今日的地步也算很是不易的了。
范亮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眼光了,不光看人准,还有就是看事情也准,当年战乱初起的时候,章州的世家大族可不只就范家一个,比范家势力还要大的就有那么四五个之多,河田李家,出云赵家,哪个不是簪缨世家,气派大了去了,范家和人比起来,就象是乡下的土包子差不了多少。
但如今怎么样?过往的辉煌都已经风流云散,兴隆县范家依然矗立如故,那些什么李家赵家的人呢?早就不知到哪里去了。
要不是当年他范亮眼见形势不妙,果断的带领族人签到南方避祸,范家也不是和别人一般下场了吗?
午后,范亮按照习惯,一边在自家花园溜达着,一边回想着往事。
范府管家范四儿从小径转了过来。看见范亮眼睛一亮,急急走了过来,躬身道:“老爷。府尊大人说晚上前来拜会,您看……”
范亮听了一愣神,心中却无丝毫高兴的一丝,他自付生平识人最准,这位新上任的府尊大人他见过两面的,绝对不是象外面传闻一般好相与的人物,再加上大燕这一年来所颁布地政令对豪门世家颇多束缚。这使他心中更是觉得不安。
要是那位段大人一上任就将各个大族召集到一起,象临近的泉州府府尊那般开诚布公的谈上一次。他到也不象现在这般担心了,这位大人上任一年来事事随意,对府中诸事都不甚关心地样子,各个世家大族拜门求见全被拒诸门外。礼物也都被退了回来,但却没有为难任何人的意思,心思深沉难测,未取先予,所谋必大啊。
如今他一到府城。派人相请也不过是作个样子罢了,却没成想对方竟然真要登门造访,还真是让人头痛。
范家也是百年大族,这一年来与那些穷棒子门斤斤计较,为了什么?是真缺了那几个钱财粮食不成,还不是想看看这位府尊大人对此事如何措置,再相机行事罢了。
但这位大人也沉得住气,如今才来拜会。到底是怎么个打算呢?
虽然现在是大燕的天下了,但那位草莽皇帝性子在怎么狠辣,这也动不到自己范家的头上才对,再说范家只是对佃农苛刻了些,寻这样的由头动象范家这样的大族,应该不至于吧?
范四儿在旁边可是有些迷糊,这知府大人驾到,应该是高兴事啊,怎么一向镇定从容的老爷这么一副模样。
这范四儿从小就跟着范亮,是范亮最亲信之人,对范亮地性子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但就算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