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方寸山》第36章


易姓老道打出一道法诀,云团迅速升空,融入最低的云层,向一个方向飘去。
易姓老道站在最前面,一身蓝色道袍显得衣袂飘飘,那把黝黑的胡须随风拂动,确实犹如仙人一般。
方诚和风旬都是闭目盘坐在云团上,马川则颇有兴致的打量着下方的山水,只见群山起伏,大片大片的翠绿映入眼帘,和彩霞洲的景色有很大的差别。
五六天后,云团在一条湍急的江岸落下,站在青绿的岸上,放眼望去,一条白练曲折蜿蜒,绕过无数险峰山涧。
“此江名唤汉江,是蜀国边缘的一条大江,却拦住了进入蜀国可数的一个入口。”易姓老道望着远方若隐若现,却直入云端的山脉说道。
易姓老道找了块干净的山石,盘坐在上面,让马川三人也坐在附近,给每人一颗辟谷丹服食。
给三人的一个玉瓶中,便装着数十粒辟谷丹,此丹是七重以上养生者去险地的重要食物。当然,筑基成功的修真者可修习辟谷术,倒不必如此麻烦。
毕竟将养生功法练到第七重后,开始斋戒,肉食已经成了大忌,在险地中更是如此。险地中食物本来就少,再除去肉食,可用的食物就更少,而且时间过长,直接带食物根本是杯水车薪,辟谷丹就成了必备之物。
之后,易姓老道便开始讲述此行的详细内容。
说起此行的目地,不得不说蜀国,此国整体是一个龟形的盆地,边缘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本来出口就不多,清溪谷势力范围内的只有这个出口。
而且蜀国境内充斥着一种神秘力量,影响人的心境,特别是修真者,境界越高,影响越大,如不用异宝防护,贸然进入,只会落得心魔反噬,身死道消的下场。不过蜀国境内有几大灵山不受神秘力量的影响,倒也有几个小的修真门派,不过很少和外界来往,毕竟很难通过神秘力量影响的区域。
清溪谷打听到那前半部功法的消息,是让世俗中人,从其它入口进蜀国打听的。
数十年前恒国、昶国,蜀国,能呈三足鼎立之势,蜀国丞相是主要原因。
这自然引起了清溪谷的注意,经过长时间的查证,那位蜀相的生平所为,让清溪谷的人猜测,其有可能得到了清溪谷失传的前半部功法。
正当清溪谷的人准备和那位蜀相见一面时,却传来其已经英年早逝,前半部的功法很可能随其入土了。
经过多方探查和准备,清溪谷的人才得知蜀相的陵墓所在。渡过眼前的汉江,向南翻山越岭,到达一个数十年前的凡人战场,那里就是当时的蜀相陵墓。
那里的山峰很特殊,如游龙戏珠,十二连峰,非常好辨认。
而陵墓的入口就在一片石林中,易姓老道让马川三人可先用遁地符试试,不行才从入口进去。
那片石林是个厉害的凡人阵法,虽然不能引导天地灵气,却也不能小觑,可挡十万精兵便可说明一切。
清溪谷已经找人破了那个阵法,破解之法,易姓老道详细传授给了方诚。
据说方诚在阵法一道上已经入门,也正是有这个原因,易姓老道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
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后,去目的地的途中也是个麻烦,一渡过眼前的汉江,就是神秘力量的笼罩范围,目的地是个凡人战场,充斥着大量亡魂,杀气,和死气。
清溪谷早已得知,蜀国的神秘力量和亡魂,杀气,死气,这些能完美的融合,更加能影响人的心境,一不小心便是心魔反噬的下场。
易姓老道叮嘱之后,说出了给那些符箓的用意,特别提到里面有五张防护神秘力量的符箓,叫做愿力符。
愿力符是修真者用来稳定心神的必须品,修炼时激发一张愿力符,静心凝神更容易。还有就是突破瓶颈,遭遇心魔的时候。或者斗法时,想施展大威力法术,大量吸收外界灵气,心神就会受到影响,这时用上愿力符,施法的成功几率就会增加。
愿力符对修真者如此重要,便渐渐成了修真界的钱财,并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和传说中的圣意四等。
马川三人只是养生者,本来平时不需要,但渡过眼前的汉江后,就必须要用下士愿力符来稳定心神。
易姓老道讲述完后,便闭上眼睛,静静等待。
三天后,湍急的江流开始渐渐平缓。
易姓老道身形一动,进了一片小树林,一刻钟后,一个木筏扎成。
第五十三章练兵
“这汉江的水很怪异,平常湍急时,浮力很小,根本不能承载木筏。只有一年里的这个时间,水流平缓时,才能承载木筏,平缓期持续两个月,所以你们在两个月内一定要回到这里。”易姓老道带着马川三人来到江边,放下木筏。
马川三人依次站上木筏,准备向对岸划去。
“这是感应前半部功法具体位置的法盘,打入特定的法诀后,十丈内有效。”易姓老道递给马川一个面饼大的玉盘,“记住此盘只能用三次,一定要慎重,如此做,也是考虑到那位蜀相智谋韬略世所罕见。本谷以此为本,自是敬重此类人物,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扰乱其陵墓,更不可动其棺木分毫!”
易姓老道传授马川法诀后,便叫三人合力将木筏向对岸划去。三人依言拿上橹向对岸划去,四十多丈的江面,划了两刻钟,才到对岸的江滩。
三人走下木筏,将木筏拖上江滩放好。向对岸上游的易姓老道略一点头,就向江边的山岭走去。
在踏上木筏时,马川三人就开始心烦意乱,这时到了江岸的南面,更觉心烦气躁,不约而同拿出一张愿力符往身上一贴,全身顿时泛着一层清幽幽的光芒,阵阵清凉透过大脑,烦躁的情绪慢慢平息下来。
三人越向南走,发现山形地貌越发不同,全是些高矮不一的丘陵,与天边若隐若现的山岭截然不同。
一路上却荆棘众多,三人依靠不凡的身手,倒也游刃有余。
三人再次爬上一座丘陵后,发现这里的地势出现了断层,下面是个比较浅的狭长谷地。谷地中有雾蒙蒙的瘴气,在午时的骄阳下,依然不散。
三人站高处看了下,绕过这个狭长谷地,恐怕要多费一两天时间。一番商议后,就向山岭下走去。
马川率先沿着比较陡峭的山壁,向谷地而去,他如此做,自然有信心面对突发危险,更主要是不想自己灵台上的常驻兵力锐气受挫。毕竟三人准备通过谷地,不论如何都得有人打头阵,推来推去,不如他干脆一些来打头阵,增加灵台上常驻兵力的士气,这也是个难得的练兵机会。
毕竟一个将领,面对一点未知危险,就想退缩,还怎么服众,又怎么带兵。
打头阵,马川自是小心,先服下了易姓老道给的解毒丹,一张防御用的风罩符扣在手里,并把法力运至全身,灵台上的所有兵力随时待命,一旦有风吹草动,运用起轻功,他身体的反应速度会达到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
谷地中的树木并不高,只有三四丈而已,树木的间隙中无其它植被,全是厚厚的枯叶,不时散发着腐烂的气息。
脚踏在上面软绵绵的,一步下去,会陷到脚踝,马川下到谷地,眼前全是雾蒙蒙一片,只能勉强看到三丈开外。
方诚和风旬两人见马川如此厚道,自是紧接着下到谷地中,并对马川说了些客气的话。
不过第六感越来越敏锐的马川,从方诚的眼中发现了一丝轻蔑。
马川初衷就不是当好人,现在被人当傻瓜看,心里自然没有丝毫波澜,继续打头阵,向谷地对面行去。
快走到谷地中间时,马川发现这里的树木少了起来,中间还空出了一大片,看上去就是一片枯叶铺成的地面。
马川向左右两边走了一段,发现空出的地面呈狭长形,看不到尽头。他想了想,找了根树枝,插进空地的枯叶中,下面果然是空心的,瞬间坍塌一片,伴随着咕噜噜声,有大量气泡冒出。
“两位道友小心,眼前这个五丈宽的狭长空地,在下没猜错的话,原本是条不知深浅的河流。”马川对正在附近查看的风旬两人道。
“真如马道友所说,那该当如何过去。”风旬想了想道。
“用轻身术,不难过去!”马川话音一落,依然打头阵,不过他没用轻身术,他对自己蜻蜓点水的轻功更自信。几个起落后,顺利到了对面。
“原来马道友还是武林高手!”方诚不知夸奖,还是讽刺,用上轻身术后,也到了对面。
风旬紧随方诚身后,顺利过去。
又走出一段后,视线渐渐明朗起来,三人终于穿过了谷地。
之后,马川三人一路遇到的危险并不少,豺狼虎豹,毒虫瘴气,沼泽泥潭数不胜数,好在三人并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