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第68章


《历史的毒瘤》第266页。三是加强与华北日军的协同讨伐。③在“治本”工作方面,一是关东军实施所谓“匪民分离”策略,在长城沿线建立“集团部落”和制造无人区(详见暴行节)。二是建立所谓“国境防卫组织”,即在所谓“国境”沿线,以日伪军中、小队(连、排)的“防卫据点”为核心,并与“集团部落”的行政据点相结合,形成所谓“军警民”联防体系。《东北“大讨伐”》,第601~603页。三是加强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建设,以保证“肃正”的硬件基础。
关东军进行的“西南地区肃正”是日伪期间最后一次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讨伐、大逮捕、大镇压。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实行非人道的“集团部落”,推行 “三光政策”,犯下了滔天罪行。
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是日本侵略者在讨伐中最常用的手段。
我们从日本战犯植松犹薮的交代,便可见一斑。《东北“大讨伐”》,第655~663页。屠杀:1943年3月19日,日本承德宪兵队在兴隆县进行讨伐时,将未及躲避的留在村中的病老者及儿童39人全部屠杀,并焚尸灭迹。焚烧:1942年4月17日,植松所在宪兵队在兴隆县西南讨伐时,以该地区为八路军宿营地为由,放火烧毁民房约70余户。1943年9~11月,植松以扫荡分队长身份参加讨伐,在七沟村附近,烧毁抗日民众房屋200余户。抢掠:1944年3月,植松率领宪兵,以搜捕八路军为由,在下板城村,将从事耕牛贸易的农民强行赶走,掠夺了全部耕牛,私下委托伪村长将牛卖掉,榨取钱财。
进行大逮捕。镇压抗日军民和爱国人士,这是日本侵略者的又一疯狂暴行。据关东宪兵队档案,仅1942年上半年,光是日本宪兵所进行的所谓“一齐检举”就达154次,逮捕人数1292人。1943年9~12月,日伪又在西南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逮捕行动,总计逮捕人数达1250人,其中被起诉者524人,判处死刑38人,无期徒刑30人,10年以上有期徒刑305人,10年以下有期徒刑251人。
第四部分:刺刀下的“新国家”围剿抗日武装第4期(3)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寇进行大讨伐受害最大的兴隆、青龙、宽城、承德、丰宁、滦平、隆化等县,共有33万多间房屋被烧毁,16万多头耕畜受损,近40万亩土地荒芜,75万人丧生,近3万人被捕。承德党史办《暴行与血泪》第169页。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虽然关东军法西斯的暴行疯狂至极,但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和抗日军民同敌人展开了英勇不屈的反扫荡斗争。1941年秋至1942年秋,关东军进行“西南肃正”较为疯狂的阶段,在春夏秋季连续发动了讨伐攻势。同时华北日军发动了第3~5期“治安强化运动”,企图扑灭冀热边的抗日斗争。针对敌人兵力强,来势猛的形势,我军采取避强就弱的方针,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离开长城沿线,转移到长城以外与敌周旋。冀东军分区第12、第13团,转移到热河兴隆、青龙以及承德以南地区,与当地游击队相配合,开展破袭战、游击战。1942年4月,我主力部队抓住时机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出击,在热河南部及锦承路周围破铁路,拔据点,给日伪统治以沉重打击。
针对日伪大搞“集家并村”,企图割断中共和八路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共冀热边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了英勇的反“集家并村”斗争。在凌青绥地区,我党发动群众拒修围子,或采取敌人白天强迫修,我方夜间破毁的办法,与敌顽强斗争。许多优秀党员在这一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如青龙五总区区委书记兼区长海瑞祥等,在反“集村”斗争中被敌包围,为掩护同志突围,吸引敌人,光荣牺牲。《苦难与斗争十四年》(下),第391页。
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使日伪的“集家并村”计划接连受挫,于是敌人把讨伐的矛头指向以中共凌青绥工委所在地——青龙县花厂峪为中心的地区。1943年,日伪军5000余人合围花厂峪地区,到处实行“三光”政策,以武力强行“集家并村”,在此期间日寇屠杀凌青绥地区群众1万余人。《苦难与斗争十四年》(下),第392页。
在敌人的强力逼迫下,热南人民被迫进入“人圈”,抗日斗争进入困难时期。面对这一形势,冀热边特委决定把拆“人圈”斗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积极开展瓦解争取工作,开创两面政权;一方面对死心塌地为敌伪服务的汉奸进行严惩,如在群众的支持下,处决了加岩伪甲长路长恩和大北沟“部落长”王占一,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情绪。同时我军还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击敌人。1943年10月,我军在龙王庙伏击敌辎重车队,消灭日伪军80余名,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此外,在承平宁(城)、承兴密地区,中共和八路军领导抗日军民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集家并村”、反“人圈”的斗争。在1942~1944年日伪疯狂进行“西南肃正”期间,八路军不但未被消灭,抗日烽火反而越烧越旺,先后在热辽地区开辟若干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十几个区的抗日政权,沉重打击了日伪统治。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反攻。1945年1月,在中共晋察冀分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冀热辽区党委和行署、冀热辽军区。重建了政军各组织,为反攻热辽地区奠定了组织基础。5月冀热辽区党委决定,组织“热北(东北)支队”,扩大热辽解放区,为收复全东北做准备。自6月中下旬起,我军组成3路挺进支队,分头向热北、辽西出击。由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率领的东路部队,7月初已进至辽西绥中的大王庙一带,并对敌予以重创。在1945年的头半年,在中共的领导下,不仅恢复了原有的游击区和根据地,而且还开创了大片新解放区,为我军挺进东北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第五部分:血腥屠杀——关东宪兵队及其暴行关东宪兵队的建立与发展(1)
第一节关东宪兵队的建立与发展
在关东军进行阴谋侵略和法西斯统治中,关东宪兵队是其得力打手。宪兵队的发展大体上与关东军的发展同步,可以分为两大时期,若干阶段。即前期为从日俄战争到“九·一八”事变,后期为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早在日俄战争时,日本就在“满洲派遣军”中配置了宪兵,后在此基础上于1906年建立了关东宪兵队,隶属于关东总督府(后改隶于关东都督府)。其任务规定为:对日本驻东北的军队执行军事警察任务,以及对关东州、满铁附属地执行行政与司法警察任务。业务上受日本国内宪兵司令部的指导。1917年由于日本实行宪警合一体制,关东宪兵队长兼任警务总长,使其成为日本在东北殖民行政及军事司法的主导者。
1919年关东军独立时,关东宪兵队改由日本宪兵司令部直辖,其任务主要承担对关东军执行军事警察业务。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关东宪兵队有本部(在旅顺)1个,分队7个,分遣所8个,人员共计218名。《满铁秘档选编》,第308~314页。在此期间,关东宪兵队的侵华活动主要有:
(1)从保护所谓日本权益出发,对当地的中国人进行监视,并搜集各种情报。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思想的等各个方面。并对各要点地区,分别开展不同业务。如对“间岛”(延吉)地区,特别注重朝鲜民族独立运动与共产主义活动等情报。
(2)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日本宪兵和警察打着“合法司法者”的招牌,干着非法侵略的勾当。如关东州租借地的不断扩大,就是日本宪警的侵略活动之一。据统计,日本占据旅大期间,通过欺骗、强占手段,非法违约扩展租借地262平方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宪警是侵略的主要执行者。
(3)镇压反日活动。在旅大租借地,日本宪警对反日活动十分恐惧,大肆进行镇压。如1922年旅顺师范学堂的学生举行反日爱国示威活动,遭到日本宪警的镇压。有30余人被捕,其中5人被判刑。《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第92~93页。在延边地区,日本宪警于1919年制造了“三·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