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第107章


贰! ?br /> 伪军的最高顾问,继多田骏之后是板垣征四郎(1934年8月任),以后依次为佐佐木到一(1934年12月任),平林盛人(1937年8月任)、松井太久郎(1939年8月任)、中野英光(1940年12月任)、楠木实隆,最后一任是秋山义隆。
3制订控制伪军的方针、政策
有了日本顾问,就控制住了伪军的“神经中枢”,但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这种“软件”措施,进一步控制伪军。关东军历来就把对苏战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素有“北向军队”之称。伪满成立后,关东军为便于集中兵力准备对苏战争,需要一支能维持伪国内治安和担负一部分国防任务的伪军,作为其辅助力量,以便关东军腾出手来,专心战备训练。根据这种战略,关东军对伪军的指导思想是,要把现有成分复杂,系统混乱、素质低劣、装备落后、军纪松散的10余万伪军,逐步加以改造和训练,使之成为接受关东军统一指挥数量不太多,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得力助手。
据此,首任最高顾问多田骏,起草了一份《满洲国军整备纲要》,包括伪军的“组织装备、警备作战、教育训练等方面”,并对伪军的兵员数量、兵种等做了规定。《满洲国史·分论》中文本,第369~370页。力求首先使伪军成为专门镇压抗日武装,即所谓“治安维持”的武装。关东军立即把这份“纲要”转报给了参谋本部。
1933年8月8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满洲国指导方针纲要》,其中吸收关东军的意见,于第6项规定:“满洲国陆海军备,应限于维持国内治安之必要限度以内,对邻国必要之防御设施,舰船等根据需要逐渐调整。”同年9月,参谋本部以关东军所定“纲要”为基础,与内阁的《满洲国指导方针纲要》相适应,上奏天皇批准发布了《满洲国陆军指导纲要》。其方针为:“满洲国陆军,在驻满帝国陆军指挥官的平时实际控制之下,积极指导,使之担任维持该国治安,成为帝国国防之辅助成分。”具体规定:总兵力“以6万为标准”兵种为步兵和骑兵,其“编制装备以足够其执行任务使用为限度”,不得拥有坦克、重炮和飞机。
这份《纲要》是关东军统制伪军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想利用伪军充当其走卒,又不敢太放手,怕其反水。所以对总兵力,兵种和编制装备等各方面做了种种限制,真可谓是“积极而又慎重”的方针了。
到1935年,由于苏联国力、军力的增强,远东苏军的兵力和战备不断加强。这使日本军方惶恐不安。1935年8月,“九·一八”事变阴谋的核心人物石原莞尔,上任参谋本部作战课长后,认为“满洲国之防卫正濒于危殆”,建议“驻满兵力”至少要增加3个师团。由于在对苏战备上,深感兵力不足,所以对伪军寄托了一点期望。
第六部分:远东黑手——关东军特务机关侵华罪恶关东军对伪满军的控制(2)
1935年12月,参谋本部对《满洲国陆军指导纲要》进行了修改。其方针改为:“培养能以其主力担任国内防卫及后方之警备,另以一部兵力担任外征。”以后,关东军对伪军的控制和使用,基本是按这一方针进行的。4安插日本(所谓“日系”)军官
关东军要控制十几万伪军,仅靠几十名顾问是远远不够的。决定在伪军事机关和部队安插日本军官。初期分三个级别。
(1)高级军官。主要是日军佐级预备役军官。就聘任伪军职后,各按原军衔提高一级,分别安插在中央陆军训练处,各旅司令部和教导队等。后来这些人官运亨通,在伪军中占据了许多高级军职。当伪师长者,如伪靖安师长藤井达郎,伪兴安师长野村登龟江。当伪军管区司令官者,如伪第6军管区司令官美崎丈平。当伪军校校长者,如伪陆军高等军事学校校长秋山香、小林赣一;伪陆军训练学校校长梅村笃郎;伪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和南云亲一郎、山田二郎。当伪治安部次长者,如薄田美朝、涩谷三郎。当伪军事部次长者,如真井鹤吉。
(2)校尉军官。主要来自日军预备役准士官(准尉、兵曹长)、下士官(曹长、军曹)。应聘后先入伪中央陆军训练处接受训练,其中优秀者作为甲种学生接受教育后,分配到部队或军事机关任职。
(3)候补军官。主要来自日军预备役初级士官,多为少尉,有一部分下士官。1932年第1批招聘120名,1933年第2批招聘97名。应聘后先分配到伪军各团当两个月的队附,然后入中央陆军训练处(后来入伪陆军各学校),接受指挥小部队的训练。第1批3个月,第2批11个月。1934年中央陆军训练处又招收300名日本候补军官,训练6个月。结业后,根据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分别授予伪上尉,中尉、少尉军衔,分配到基层直接指挥部队。
伪军中的日本军官(包括少数文职人员),1933年时包括顾问、教官在内有350人左右;1934年急增到1800名,占伪军兵员总数79万人的2%还多;到1941年增至约8000名,约占伪军总数的10%。这样从伪军中央到基层部队,形成了庞大的“日系军官网”,关东军主要是通过他们来控制伪军。5“培养”中国人
为了控制伪军,除依靠日本军官外,还成立了各类军事学校,以培养可供日本军官驱使的中国人伪军官。
最早的伪军事训练机关,是1932年10月成立的伪军政部参谋司所属的中央陆军训练处,1940年改为陆军训练学校。主要培训中国人和日本人军官候补生和军官学生。总共训练中国人军官候补生1970人,日本人军官候补生1610人;军官学生数百人。
1939年3月,成立了伪陆军军官学校。分为预科和本科。预科2年,本科1年又8个月。预科结业后,到伪军部队(日本人和朝鲜人学生到关东军)做队附勤务6个月。本科毕业后,到伪军(日本、朝鲜学生到关东军)做见习军官4个月,然后,任少尉分配到部队。1939~1945年共招收新生7期,至1945年3月毕业3期,共800人,其中中国人450人,日本人350人。这是日伪自己培养出来的伪军骨干。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在校生为1450人,其中本科生720人,预科生730人。
为了培养蒙族(“蒙系”)伪军官,1933年在郑家屯成立了伪兴安军官学校,1940年改为陆军兴安学校。也分为预科和本科。前后共毕业9期,约320人,约占“蒙系”伪军官的60%。
1943年10月成立了伪陆军高等军事学校。学生是由各军管区和军事机关中选出来的上尉至中校级伪军官,经考试入学。共办2期,每期30人,其中日本军官20人左右,汉族伪军官7、8人,蒙族伪军官2、3人,第2期学生中有朝鲜族伪军官1人。学习一年,毕业后派到各军管区中任参谋。
1933年以后,还每年选派一些伪军官和后来伪军官学校的预科结业生,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专业学校留学,其中包括溥仪的弟弟溥杰、伪第7(后转第5)军管区司令官赫慕侠、伪第11军管区司令官郭若霖等人。
此外,还先后设有伪陆军军需学校、伪陆军飞行学校、伪陆军通信学校、伪陆军汽车学校、伪陆军兽医学校、伪铁路警护学校,培养各种专业伪军官。6通过伪宪兵控制伪军
1935年3月,正式成立伪宪兵司令部。1939年5月,改为宪兵总团司令部。在每个军管区中都设有宪兵团。伪宪兵的任务主要有2项:一是充当军事警察,二是镇压人民。所谓军事警察,不仅仅是维护军容风纪,更重要的是监视伪军,特别是伪军官的思想和行动。这也是关东军控制伪军的手段之一。
第六部分:远东黑手——关东军特务机关侵华罪恶伪满军的任务
伪满军作为关东军控制下的傀儡军,其任务就是为日军做鹰犬,当帮凶,为虎作伥;而侵略者则美其名曰为日军的“辅助成分”。根据日本军部制定的《满洲国陆军指导纲要》的规定,伪军的任务基本可以分为四项:“维持治安”;“国防警备”;“外征”和特殊任务。
一“维持治安”
所谓“维持治安”,就是围剿抗日武装力量。这是伪军的主要任务。但总的说,围剿抗日武装力量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关东军,伪军还是辅助力量。
伪军围剿抗日武装,主要有三种情况:
(1)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