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第40章


辍吨芏骼囱〖飞暇砦适溃状喂⒈淼闹芏骼础豆赜谖靼彩卤涞娜龅绫ā罚谥械故切醇傲私⒅芑嵛畹哪谌荩航巡。壹硎荆骸 ?br /> (甲)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
(乙)由宋、宋、张全权代表他与我解决一切(所谈如前)。
(丙)他回南京后,我可直接去谈判。
这一段周恩来写于会晤蒋介石后第二天的电文,可以说是关于蒋、周会谈的最权威的记录。在晤谈之中,蒋介石跟周恩来还聊起家常,说及长子蒋经国在苏联,并表露出思念之意。周恩来马上答应:可以与苏联方面联系,帮助他父子早日团聚。
蒋经国自一九二五年赴苏联学习,一晃,已经十一个年头。后来,蒋经国消息杳然,蒋介石曾委托驻苏大使蒋廷黻查询,也未知一二。其实,一九三五年三月,蒋经国已与俄罗斯少女芬娜(后来改用中国名字蒋方良)结婚,年底生长子文伦,即蒋孝文。一九三六年又生一女,名爱理,即蒋孝璋。那时,蒋经国在苏联任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副厂长……
听说蒋介石思念长子,周恩来后来果真帮他与苏联联系,促成了蒋经国在一九三七年三月返回中国,与蒋介石团聚。国民政府驻苏大使蒋廷黻曾这样回忆:一九三七年某夜,当我和部属们闲谈时,有人报告我说有客来访,但于见我本人前,不愿透露姓名。当我接见他时,他立即告诉我他是蒋经国。我很高兴……
西安事变,使蒋介石遭劫持,不意却由此引出与周恩来的见面,又引出周恩来帮助蒋介石父子团圆的喜剧来!周恩来富有人情味,极为关心人,这一小插曲曾传为美谈,也是蒋、周会谈的意外收获!顺便提一笔,毛泽东之子毛岸英、毛岸青,却是经张学良的帮助,由“红色牧师”董健吾牵线,于一九三六年六月趁张学良挚友李杜将军去西欧考察时,从上海带去,与董健吾之子董寿琪同行。他们抵达巴黎后,再转往苏联……
第三部分:西安斗智圣诞节的“最大赠礼”
经过两天的谈判,“放蒋”也就定下来了。“三位一体”都同意“放蒋”,只是何时“放蒋”及如何“放蒋”,尚未确定。倒是宋美龄在来西安之前,便已定下了要求“放蒋”的日期——二十五日,因为这天是圣诞节,而她和蒋介石都是基督教徒。
孔祥熙在二十二日致张学良函中,亦申明了这一“放蒋”时间:“如你能在圣诞节左右护送委员长安全返回,那真是圣诞老人给予的最大赠礼了!”孔祥熙不仅指明了时间,而且要求张学良“护送委员长安全返回”。
张学良答应了宋美龄的要求。但是,一早宋子文便告知蒋介石:“张汉卿决心送委员长回京,但是情况恐有变!”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那是在早上,宋子文收到一封信,是东北军、西北军多位高级将领联名所写的信:商定的条件必须有人签字,中央军必须先退到潼关以东,才能放蒋,否则虽然张、杨两将军答应,我们也誓死反对!
蒋介石阅信大惊,要宋子文立即去找张学良,以尽量早走为好。张学良也生怕有变,以尽早放蒋为好。张学良说:“城内外,多为杨虎城部队。可否先送夫人和端纳上飞机,然后委员长化装,再设法登机?”宋美龄闻言,坚决反对,一是怕出乱子,二是化装上机也有损于蒋介石名声。时间一秒秒过去,仍无头绪。按当时的飞行条件,飞机至迟必须在上午十一时三十分启行,不然不能在日落前飞抵南京。
到了中午十二时三十分,张学良告知宋美龄:“飞机已准备好,但一切仍未决定。”直至下午一时三十分,仍定不下来。宋美龄不由得长叹,看来“圣诞老人给予的最大赠礼”告吹了。这时,有人出了个好主意:“即便今天无法飞回南京,那就先飞洛阳过夜。西安至洛阳,飞行一个半小时,下午起飞也无妨。”
宋美龄大喜,连忙祷告。于是,下午二时吃了中饭,张学良又来,听了宋美龄的意见,说:“反正城防司令杨虎城已同意放行,不如明早起飞,直飞南京。”宋美龄坚持马上就走,先飞洛阳。张学良同意了。这时,杨虎城到,蒋介石在卧室与张、杨谈了半小时。
下午三时三十分,五辆汽车从高公馆开出,直奔机场。蒋介石由张学良、宋美龄陪同乘一辆,张学良坐前座,以便遇上阻拦时可以交涉。宋子文和端纳坐一辆。其余三辆为蒋介石随行人员和张学良卫兵。
当这五辆汽车驶入机场时,蒋介石大吃一惊:机场上竟聚集了上千名青年学生!难道消息走漏,青年学生们来机场示威,不许放蒋?一打听,才知事有凑巧,在绥远前线抗战的将领即将乘飞机抵达西安机场,青年学生们在机场列队欢迎。
一场虚惊过去。这时,杨虎城赶到机场。蒋介石忽地发现随行人员中少了侄儿蒋孝镇——华清池“兵谏”时,背他上山的便是蒋孝镇。蒋介石对张学良说:“蒋孝镇在哪里?把他找来一块儿走。”张学良立即命令副官宋桂忱驱车去找。没多久,便找来了蒋孝镇。下午四时,飞机准备起飞。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这么写及:蒋氏飞机将起飞的时候,他(引者注:指周恩来)正和张学良站在一块儿送行,张说:“我送委员长。”便步上飞机,虽经蒋劝阻,但张学良还是登机起飞了。周说明他当时真着急,但在众人之中又不好说话。其实,当时周恩来并不在场。
张学良在蒋介石登机之后,便上自己的飞机要随着起飞。蒋介石曾劝张学良不要去,张学良坚持要亲自送他回南京。杨虎城见张学良要去,曾对张学良说,由他陪送。张学良坚持由自己陪送,并在飞机旁写一手令交给杨虎城,对杨虎城郑重地说:“从今日起,你代理我的职务,万一有事,东北军听你和于学忠指挥。”张学良的手令,全文如下:
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孝候指挥。
此致
何、王、缪、董各军各师长
张学良
廿五日
以杨虎臣代理余之职,又。
内中“孝候”即于学忠。何、王、缪、董指东北军何柱国、王以哲、缪澄流、董英斌四位军长。飞机起飞前,蒋介石对张学良、杨虎城复述了一遍六项条件,说道:“我答应你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你们放心,假如以后不能实现,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蒋介石在机场上,还对张、杨说了另一段话。这话段见诸于周恩来当天发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上:
蒋临行时对张、杨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亦须承认。
飞机的螺旋桨转动了。蒋介石的专机起飞了。张学良的专机也随后起飞了。当周恩来赶到机场时,飞机已无踪影!据孙铭九回忆,他在听到张学良要陪蒋介石去南京的消息后,急忙去报告周恩来。周恩来一听,跳上汽车,跟孙铭九一起直奔机场。可是,已经晚了!
事先,宋子文告诉过周恩来,他和蒋介石今日要走。张学良也告诉过周恩来,他将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但周恩来表示不同意蒋介石今日走,也劝过张学良不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大概正因为周恩来持这样的态度,所以他们也就避开周恩来走了。这在周恩来当天致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文中,写得很清楚:宋坚请我们信任他,他愿负全责去进行上述各项,要蒋、宋今日即走。张亦同意并愿亲身送蒋走。杨及我们对条件同意。
我们只认为在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亲送蒋、宋、宋飞往洛阳。
周恩来曾劝张学良,放蒋是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亲送则不必。周恩来引用了一句格言,告诫张学良:“政治是钢铁般的无情!”周恩来见张学良仍未听进去,又说:“蒋先生历来只许文人反对他,决不允许武人反对他,邓演达被暗杀就是一个证明。”但是,张学良仍坚持要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事后,周恩来对人说:“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看坏了,他不但要‘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啊!”二十年后,周恩来又曾谈及此事,他说:“张汉卿亲自送蒋介石走是个遗憾,无论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