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佛海此人的笔头倒是很勤,十二月五日他在离开重庆后写下这样的日记:别矣,重庆!国家存亡,个人成败,在此一行!唯因早下牺牲决心,故不辞冒险一行也。岂飞机离地之刹那,即余政治生命断绝之时欤?默念前途茫茫,国运、己运,均难逆料是吉是凶也。晚与柏园(引者注:徐柏园,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稍谈,十一时半即寝。日本闻人仿重庆“要得,要不得”腔调,颇忆重庆。不满现状,留恋过去,殆心理上之缺憾欤?忆亡友曼秋(引者注:陈曼秋,系周情妇,同年六月,病死武汉)书“亡友”,余心痛极矣!也就在这时,另一个在重庆的要人,同周佛海一样,惶惶不可终日。此人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汪精卫。汪精卫原定八日飞往昆明,跟周佛海会合。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到了重庆。
周佛海因不知重庆详情,不敢贸然回来。他只得以视察工作尚未结束为理由,拖延着。汪精卫和周佛海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此事直到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香港《南华日报》发表汪精卫致“国民党中央党部蒋总裁暨中央执监委员诸同志”的电报,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汪精卫投降日本,当汉奸去了!按电报代日韵目,二十九日为“艳”。汪精卫的电报,人称《艳电》。
日本对中国采取两手:既大举进攻,又暗中劝降。
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晚九时,一辆出租汽车驶抵日本驻香港总领事馆,从车上下来两个“日本人”。他们在进入总领事馆之后,由总领事中村丰一秘密安排乘日本轮船前往日本。此二人,便是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以及周隆庠。他们去到东京,为汪精卫降日穿针引线……经过精心策划,周佛海先赴昆明。十二月十八日汪精卫以赴成都军官学校讲演为名带着妻子陈璧君、秘书曾仲鸣,终于飞来昆明。翌日,汪精卫、周佛海等飞往越南河内。二十一日,陈公博由成都经昆明来到河内。
蒋介石是在二十日由重庆飞往陕西武功,主持军事会议。他在二十一日接到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电报才知汪精卫叛变。
汪精卫是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他的叛变,引起很大震动。
蒋介石在一九三九年元旦,主持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永远开除汪兆铭的党籍”。汪兆铭,汪精卫的原名。
蒋介石这一做法,跟张国焘叛离中共时毛泽东所采取的措施一样。
毛泽东在一九三九年一月五日作出反应,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汪精卫出走后时局的指示》:“坚决拥护蒋氏坚持抗战方针及其对近卫的驳斥,拥护蒋氏的每一进步,拥护国民党中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的决议。”“用一切方法打击卖国叛党的汉奸汪精卫。批评他的汉奸理论,并指出他的反共主张,即为他的汉奸理论的组成部分。”“打击汪精卫时,连带指出目前一切反对八路军新四军边区与共产党的主张,实为汪精卫之应声虫,只是从事实上帮助汪精卫、帮助日寇的行为,这样来间接回击国民党方面顽固分子的反共活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这一文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德意侵略中国反蒋反共的统一战线。”这“反蒋反共”即“联蒋抗日”的反义词。此时,毛泽东已把蒋介石视为统一战线的盟友。
第五部分:并肩抗日毛泽东悄悄的婚宴
日军的毒焰,吞噬着中国。到处弥漫着硝烟,到处散发着血腥。“红都”延安,却是一片安宁的世界。这座位于黄土世界中的古城,高呼着抗日口号,引起了日军的注意。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刚刚吃过早饭不久,空中传来轰鸣声,十几架翅膀上漆着红色“大饼”标志的飞机突然“光临”。日军飞机掷下一百多枚炸弹,爆炸的声浪打破了延安的宁静。虽说延安人所住的窑洞,成了天然的防空洞,不过城里的一大片房屋受不住炸弹的肆虐而毁坏,也有一些窑洞在炸弹的冲击波下倒塌。日军的第一次空袭,使上百延安人死伤。那天被炸的以西北旅社一带最为严重,包括中共中央组织部、光华书局等。陈云被封在一座炸塌的窑洞里,经七八个人扒土,这才把他救出。延安从此开始拉空袭警报。
笔者曾访问了当时正在延安的王观澜夫人徐明清。王观澜曾任中共中央农委主任,与毛泽东有着许多交往。据徐明清回忆,正是在这一天傍晚,她和丈夫王观澜走向延安城里凤凰山下毛泽东的窑洞,窑洞也被炸弹炸过,但毛泽东仍在这里宴请朋友。出席者还有张闻天、李富春、蔡畅、罗瑞卿等。
这次宴会,是为什么而举行?主人不言,客人心中也都明白。一位二十四岁的来自上海的姑娘,频频为客人劝酒。她,便是前文已经提及的江青。她在这一天和毛泽东结婚了!宋美龄比蒋介石小十岁。江青比毛泽东小二十一岁。
一种奇特的巧合,为蒋、宋及毛、江的婚姻所共有:都有“约法三章”!
蒋、宋结合时的“约法三章”,是宋美龄提出的。据云:
一、蒋介石必须信奉上帝,受洗成为基督徒;因宋美龄是虔诚的教徒,两人必须有共同的宗教信仰。
二、宋美龄不生小孩,以保持身材,并多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
三、宋美龄不担任政府公职,不参加正式的高阶层决策会议,她只愿以蒋介石私人秘书的身份,对外从事政治活动。
关于蒋、宋的“约法三章”,所传版本甚多。以上据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所印《蒋家三代的罗曼史》一书。
毛泽东和江青的“约法三章”,既不是由毛泽东提出,也不是由江青提出,却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约法三章”的版本也很多,“约法三章”的内容也互有出入。
据笔者看来,前些日子由台湾方面所披露的毛、江“约法三章”,倒是比较可信。据云,台湾方面的资料来源是王若飞的一个笔记本。那是国民党军队攻下延安时,缴获一批中共文件,内中有王若飞的一个笔记本。王若飞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他的笔记本上记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毛、江结合“约法三章”的决定,是可能的。王若飞所记“约法三章”,全文如下:
一、毛、贺的夫妇关系尚存在,而没有正式解除时,江青同志不能以毛泽东夫人自居;
二、江青同志负责照料毛泽东同志的生活起居与健康,今后谁也无权向党中央提出类似的要
求;
三、江青同志只管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与事务,二十年内禁止在党内担任任何职务,并不得干预过问党内人事及参加政治生活。
蒋、宋的“约法三章”和毛、江的“约法三章”,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婚后夫人的政治生活问题:宋美龄主动提出,她不担任政府公职,只担负蒋介石的秘书及外事方面的工作,她这么说,后来也这么做;江青则不同,由政治局对她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二十年内不许她问政。这不同的“约法”,当然由于宋、江两人的身世、阅历、背景全然不同。
宋美龄出身名门,家庭豪富,姐姐宋庆龄又是孙中山夫人。宋美龄受过良好的教育,留美十年,精熟英语。虽说此前宋美龄有过恋爱经历,但从未婚嫁。
江青则不然。她出身微贱,小学文化,又有过多次婚变——二十四岁的她,已经嫁过三个男人,即俞启威(黄敬)、唐纳(马骥良)、章珉(谢兴),而毛泽东则成了她的第四个丈夫。然而,她却是一个能干、富有心计、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没有什么背景,全然靠着个人奋斗,从一个山东小城女子,到上海影剧明星。在政治上,她也很敏感,十九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又主动投奔延安,很快就把毛泽东作为“进攻”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正是知道江青是个参政欲很强的女人,又有着多次婚变以及被捕入狱、失去组织关系的复杂历史,所以对她作出了政治限制——后来的事实表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江青的“约法”,是富有预见性的!
宋美龄和江青都属“女强人”,只是一个雅,一个“野”。她们都对丈夫的事业、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不过,宋美龄乃“明媒正娶”,蒋、宋的婚礼在上海豪华的大华饭店举行,上
小说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
- ﹏┛欢迎光临 微 桌 小 说【三无少女】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内容简介: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交手、和谈、角逐与对决,构成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国共之争,也牵动了半上世纪以来两岸政治舞台上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是《世
- 最新章:第95章
-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 小说排行榜/top.aspx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作者:佚名 世人常以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才第一次见面,本文却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历史场面…一 毛泽东挥泪别妻赴粤 1923年岁末的广州 一位身材颀长、穿一身灰布长袍、足蹬一双黑布鞋的湖南青年,出现在街头 头发长而密,眉毛却稀疏,一双
- 最新章:第6章
- 红色三部曲之红色的起点
- 最近,作家叶永烈就他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毛泽东与蒋介石》回答了编者的提问。问:你为什么要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答:起因是我在前几年经过多方采访,写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三十多万字历史长篇《红色的起点,在建党七十周年前夕印出,二十多家报刊加以连载、选载或摘载。朋友们建议
- 最新章:第92章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 口述:翁元 记录:王丰*第一章:加入“领袖铁卫队 没有谁能扑灭蒋介石心中急欲消灭共产党人的烈焰,就连被丘吉尔誉为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马歇尔也无能为力;然而蒋介石要在中国铲除共产党人的决心和马歇尔调处国共冲突的失败,注定了蒋政权“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命运。我正是在那个令马歇尔痛心疾首、国共内战愈
- 最新章:第44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