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邻前线地带的我军后勤机构的工作,理应单独加以叙述。说实在的,后勤机构往往与前线人员进行的是同一工作,即英勇地与敌人搏斗。例如,在敌人炮火下的运输就是这样。白海——奥涅加航运局不得不在敌航空兵不断突击下,从麦德韦日那戈尔斯克、彼得罗扎沃茨克、波韦涅茨、舒尼加、康多波加后送人员和物资。当马里英斯克水系的船闸不能使用时,奥涅加湖和奥涅加河的船只就通过威捷格腊为舍克斯纳航运局转运物资。它们经威捷格腊进入伏尔加流域水系。拉多加湖上的水运工作人员是在极端繁重和危险的条件下行动的。敌人的飞机对他们轰炸,德军的远程火炮对他们轰击,他们要克服比海上还要猛烈的拉多加风暴,以及1941年秋季特别狂暴的汹涌波涛。我们光荣的水运工作人员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英勇地履行了自己的公民天职。
通信人员的工作也是优异的。大家都知道拉多加湖上的列宁格勒生命之路,但是,能有多少人知道,1941年底投入使用的莫斯科——列宁格勒迂回电报电话干线,也是穿过拉多加湖呢?不能忘记同样完成了最复杂任务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工作人员。
从提赫文滚出去
赤手空拳的后勤。如何组织防御?掩护通往沃洛格达的道路。痛苦的经验。实施反突击。半包围圈中的提赫文。没有发挥主动性。强攻城市。列车驰向拉多加。
提赫文座落在芬兰湾以东一百八十公里处。在提赫文附近粉碎了德军,是列宁格勒保卫者英雄历史中的光荣一页。关于列宁格勒保卫战和列宁格勒人在被围困条件下的生活,人们已经写了很多。我在这里只是想回忆一下1941年11—12月我军在提赫文附近的战斗行动,因此提赫文是敌人企图使列宁格勒失去穿过拉多加湖的最后几条交通线,从而与全国完全隔绝起来的地方。提赫文附近的战斗行动,还标志着主动权转入我军手中,在西北方向上开始出现了转折。
1941年9 月,三十余万德军从南和东南包围了列宁格勒,芬军则从卡累利阿方向上形成威胁,并前出至斯维里河。列宁格勒居民、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红旗舰队,都处在十分艰难的境地。拉多加湖及其南岸地区成了与国家后方联系的唯一道路。
尽管处境极端困难,列宁格勒保卫者不仅打退了敌人的全部攻击,而且还迫使敌人转入防御。当时,德国法西斯统帅部决定从列宁格勒东南面向纵深迂回,以便与芬军在拉多加以东会师,形成第二道包围圈,切断列宁格勒与国家后方的一切联系,迫使它投降。
为了完成这项计划,德军将多达三个军的兵力投入战斗。他们派出直接与芬军会师的是,第39摩托化军。该军刚刚补充完毕、编有两个坦克师(四百五十辆坦克)、两个摩托化师及一些独立部队,行动时有航空兵掩护和支援。同时,德军第1 军的三个师开始沿沃尔霍夫河两岸向沃尔霍夫斯特罗伊方向进攻,第38军各兵团则向小维谢拉方向进攻。
在格鲁济诺地域,敌军突破了我军防线并强渡过沃尔霍夫河。11月初,德军坦克进到了提赫文的近接近地。丢掉提赫文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通往拉多加湖东南岸的最后一条铁路,而这条铁路却是经沃洛格达供应列宁格勒的大动脉。
法西斯宣传机构欢天喜地,向全世界吹嘘列宁之城的陷落已不可避免。德国报纸预言:“现在不需德国士兵流血,列宁格勒就会投降。”11月8 日,在苏军撤出提赫文的当天,希特勒在慕尼黑演说时洋洋得意地断定:“列宁格勒会自行举手投降,它迟早不可避免地要陷落。谁也不能逃脱,谁也突不破我们的包围。列宁格勒注定要因饥饿而死亡。”
我没有能直接参加提赫文接近地上的防御战斗。在那里战斗的是B ·ф·雅科夫列夫将军指挥的第4 集团军。而我当时正指挥第7 集团军在斯维里河上对芬军进行防御。提赫文在我们的后方,而且由于德军突击的锋芒直指斯维里河。一旦德军突破第4 集团军的防线,我们就会遭到敌人从后方的突击。
因此,我们不间断地注视着提赫文方向上的事态发展,极其注意阅读来自该地区的战报,自己也努力搜集情报。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预备队,并将其集中在敌人可能进攻的路上。我希望把在斯维里附近会战中学到的经验,很快应用到实践中去。但是,第7 集团军没有另外的预备队。我把一个坦克旅抽出来作预备队,将各种独立支队和已到达的补充人员组成一个步兵团、一个装备76毫米火炮的炮兵团、五个迫击炮营(82毫米迫击炮)。此外,我命令所有部队和居民都来参加构筑防御工事。这样就腾出来三个工作营。这就是集团军用于掩护突破的全部兵力。
战斗行动向提赫文靠近,并构成了对我集团军后方的真正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但与第4 集团军没有通信联系。大本营也没有通报准确的情报。于是,我们决定自行查明,第4 集团军有无能力自行阻止德军继续推进,或者该集团军是否需要紧急支援。为此,我于11月5 日派第7 集团军参谋长A ·H ·克鲁季科夫少将前往第4 集团军战斗行动地区。大约在同时,由第4 集团军那里来的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T ·ф·什特科夫向我通报了提赫文附近的情况。什特科夫是组织列宁格勒粮食供应的。
提赫文附近的情况,不说是危急,至少也是极端严重的。第4 集团军司令部遭到敌人突击,分成互不联系的小组向东退却。集团军的指挥被打乱了,各部队无组织地撤退。
有关提赫文方向上的情况,我于11月7 日用电报向大本营作了报告。很快就接到命令,要我立即前往第4 集团军,临时负责指挥。而我所担负的第7 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也没有解除。给两个集团军规定的任务,仍然是在斯维里河上挡住芬军。阻止德军在提赫文地域的进攻,并将其粉碎。
但是,到了第二天,列宁格勒方面军派在第4 集团军的代表п·A ·伊万诺夫少将用电话通我说:德军已占领提赫文并迅速向东,向沃洛格达方向推进。当日傍晚,我同M ·H ·泽连科夫师级政委、A ·A ·帕夫洛维奇少将、г·д·斯捷尔马赫旅长、以及其他同志,前往萨罗扎(在提赫文以北二十二公里处)。在我动身前下达了号令,要求由第7 集团军立即从自己编成内向提赫文地域派出一个坦克旅、一个步兵团、四个迫击炮营、两个工兵营、数部炊事车及储备的粮食。这几乎是我们的全部家当。
黄昏时,我们到了萨罗扎。没有人接我们。一般说已经看不见人了。从背后传来了谁的声音。
“我军没有放弃这个地区吗?”
“我们到哪里去?”又一个人问了一句。
“那里,那里”。我安慰着自己的同伴。我看到有一个穿着苏军军服的人快步向我们走来。看来,这是一位营长。他向我报告说,营正准备撤退。
“你的营应继续执行任务。”我命令说。后来我问道,“你们的饭堂也准备撤退了?能给我们吃一顿晚饭吗?”
“难呐,不过我们试试,大将同志”。营长回答说。
军官们得知我们到达的消息后,聚集到了我们去的饭堂里。开始谈话进行得并不顺利。和我们谈话的人们情绪低落。他们差不多都是经提赫文撤退下来的。但是,提赫文究竟是怎么丢的,谁也说不清楚。按他们的说法,提赫文是突然被占领的。在提赫文接近地上战斗的部队和分队,失去指挥后,到了城市没有停留就撤退了。敌人夺取城市后也没有停留,继续进攻,向北直扑斯维里河,向东沿公路和铁路直指沃洛格达。在这些方向上聚集着我撤退部队的主力。这就是傍晚我们在饭堂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当然是极不完整的,但我们毕竟知道了一个概貌。
首先应当恢复第4 集团军各兵团和部队之间遭到破坏的联系。为此,参谋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帮助建立指挥和通信联络。但是既没有参谋人员也没有指挥人员。随同我由第7 集团军前来的数名将军和军官对此是力不胜任的。我们决定前往部队撤离的主要方向上去寻找各兵团和部队的指挥员,就地把分散的分队和支队编在一起,并组织起对它们的指挥。这样做会稍许推迟组织反击敌人的时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唯一正确的途径。而且到了部队能够就地直接了解情况和熟悉指挥人员。这些对于我这个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回忆录之青梅竹马
- 书名:回忆录之青梅竹马作者:流陌、一我认识何磊的时候还是幼儿园。何磊比我小两个月,不过却比我晚一年进幼儿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何磊特别亲切,他来的第一天我就不停的抓着他玩儿。我三岁就进了幼儿园,因为在家里太调皮,妈妈工作有调动没时间管我,就把我送到了幼儿园。何磊来之前我一直是幼儿园的老大,虽然我是
- 最新章:第8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吴万沈 译风云紧急目 录中译本序志谢序言一序言二本卷的主题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第一卷 序 风云紧急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第01章 胜利者的蠢事 第02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03章 潜伏的危险 第04章 阿道夫·希
- 最新章:第16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