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界小卒》第70章


想想自己是哪一种,如果你是后一种,那你是否知道你现在已经很危险了?你的这个朋友有什么来头?他的上司是谁?属于哪一股势力,和你是否相抵触?他对你实现自己目标有没有影响?
很多人遭遇莫名其妙的被穿小鞋,甚至被打击,到最后也不清楚自己是受到了朋友的株连,而更有甚者,就是来自于朋友的直接打击。
关于这一点,包轩从网友小馋妞妞那里听到了一个案例。
第93章 不要做自私的人
小馋妞妞有两个同事,黄斐和阿邦。这两个人都是同一时期来公司工作的,平时关系相处的很不错,一直以来都互相帮助,彼此之间也很信任。
年终,公司搞一项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拿出自己的方案,并且公司领导明示,这是有奖竞争。
黄斐觉得这是一次证明自己的好机会,经过了大半个月的调研分析,再加上平时对相关信息的观察和思考,黄斐很快做出了一个较为出色的方案。
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阿邦突然叹了口气说道:“唉……阿斐啊,我还真有点紧张,心里总感觉没底啊,你帮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见成不?”
由于平时俩人私交甚好,因此对于阿邦的请求,黄斐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阿邦的方案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创意,黄斐看完了没好意思说什么,但是阿邦却是看出了黄斐对自己的方案根本看不上。
“哥们,让咱开开眼,看看你的方案,兴许能给我一些启发和灵感呢。”阿邦用充满期待的语气和眼神对黄斐说道。
黄斐心里一阵懊悔,可是自己已经看了人家的,现在没有理由不让人家看自己的,考虑面子问题,黄斐没有拒绝阿邦的要求。
第二天活动日,阿邦因为顺序占优,按次序先发言,在他讲述方案的时候,黄斐在下面的脸色逐渐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有想到,阿邦的方案和自己的竟然一模一样。
在讲解完毕后,阿邦对公司领导说道:“很遗憾,我现在只能讲述自己的口头方案,因为电脑染了病毒,文件被毁了,但是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
黄斐在下面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阿邦居然横刀夺爱,抢了本来应该属于他的功劳。
黄斐不敢将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诉,因为他没有阿邦那么讨领导喜欢,怕领导会不相信自己,最后,自命清高和倍感委屈的他伤心的离开了这家公司。
阿邦的方案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因为方案不是他自己的,有些细节不清楚,在执行方案时出了一点失误,又无法及时修正,结果失败。后来老板得知他是抢了别人的方案后,马上炒了他的鱿鱼。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的功劳占为己有,这样的人不去创造业绩,而是偷偷地去占有别人的功劳,到最后只能是既损人又不利己,这一点和包轩的价值观完全相悖。
不是你的就别花那份坏心眼,不管是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抢别人的功劳总是不光彩的,也不是成功的捷径。况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你抢人功劳的事暴露了之后,你也会没有脸再见人。
不仅如此,被抢者也会视你为敌人,而且你也会失去其他人对你的尊重,可谓是得不偿失。
别人的终归是别人的,可以借鉴,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完全的抢夺过来,你也抢不过来,就像是阿邦,就算一时得逞地将他人的荣誉占为己有,可是空有其表,最终也只会弄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真金不怕火炼,要想在职场中获得别人真正的认可,就要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去创造,只有自己亲手创造的功劳,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投机取巧的做法终究只会害人害已。
聪明人的做法是不仅不去抢夺其他人的功劳,有时候还要去和别人分享功劳,职场的黄金原则就是要与人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职场中没有他人的合作,你是不会如此顺利获得成功的,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肯定会有很多人为之付出和努力。
所以,当你在职场上有特殊表现而受到重用和肯定时,一定不能独享荣誉,否则这份荣誉会为你的职场关系带来危机。
当你获得荣誉后,应该学会与其他同事分享,感谢他人对你的帮助,谦逊谨慎地接受他人对你的夸赞。
在职业生涯中,最圆滑的处世之道就是当你的工作和事业有了成就时,千万记得不能独享其乐,千万不能忘记团队意识,要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意识。
只要注意到这一点,你获得的荣耀就会助你更上一层楼,你的人际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第94章 回报率最大的投资
最近包轩对一个说法很感兴趣——感情投资。令包轩突然关注这个词汇的是一些历史故事。
话说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当然,吴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俸禄自然也就高了。
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却放声大哭。
有人奇怪的问道:“你的儿子不过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将军亲自为他吸脓血,你儿子能够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们家的福分哪!你为什么还哭得这么伤心呢?”
这位母亲听后哭诉道:“他这哪里是厚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想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孩子他父亲格外拼命,冲锋在前,结果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怕是也活不长了!”
……
有句话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难道吴起真的就那么爱兵如子吗,当然不是,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拼命,作为上级,只有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才能调动起下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吴起当然深知这个道理。
俗话说“将心比心”,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么你自己就要现那样对待别人,只有先付出真情和爱,才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在职场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下属其实都渴望着自己的上司对自己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有爱兵如子的统帅,就会有尽心竭力的士兵效命疆场。
后汉三国时期,也有这样一段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
常山赵子龙为了救夫人以及少主,单枪匹马勇闯曹营,杀他个七进七出,虽可惜的是未能保住糜夫人,但是最后成功的将刘阿斗救出。
当看到赵子龙双手将刘阿斗平安无恙的送到自己面前时,刘备当时就哭了。按照常理来说,一般这种情况下当爹的就算不抱过孩子狂亲两口,也会担心的检查一下孩子有没有受伤。
可是刘备十分有才,他抱过正在襁褓中的刘阿斗就骂道:“小畜生,为救你脱离虎口,险些损我一员大将,留你何用!”说着刘备一下就把孩子给扔在地上。
知道这里面典故的人当然都清楚,刘备这是在演戏,根据史籍的描述,刘备天生双臂过膝,那一双大长胳膊估计就是为了这一刻而生的。
刘备当时在准备摔孩子的时候是坐着的,加上长于常人的双臂,刘备看似是摔孩子,可实际上却是将孩子给搁在了地上,只是表面上显得粗鲁了些,尽管如此,也伤不到孩子的性命。
刘备摔孩子的用意和吴起一样,都是为了让身边的得力干将效忠自己,到了关键时刻不遗余力的为自己付出。
而并非是真的想将孩子弄死,不然的话他干嘛要简简单单的“摔”一下呢,有本事的话直接拎着孩子的腿,抡圆了照着身后粗壮的树干拍上去。
倘若刘备真有那样的血性,说不定最后胜利还真有可能归了他。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备的做法在旁人看来作秀的成分昭然若揭,可是身为当事人之一的赵子龙却早已感动的泪流满面,暗自立誓效忠刘备到死!
这段历史故事被后人说成了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不管是吴起为士兵吸脓血,还是刘备摔孩子,他们都在感情上付出了投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领导者对部下的一切感情投资,都是这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电梯内或公司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交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