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下的誓言》第38章



“那就这样好了,现在离冬季还早,总不能让他们光着膀子打仗。不是有两千套军装的布料吗?把布料发下去,给新战士每人做一套夏季着装,一天冬季着装。”政委发话了,但还要运作一下才能发下去,总不能让新战士都披一块军布在身上吧。
师里请来老区妇女队同志帮忙把布料裁剪好,再逐一发下去让战士自己缝,这可不是欺负新兵,在艰苦环境中红军都是这么干。
妇女队忙开了,一把把剪刀在布料上裁裁剪剪,忙个不停。
学兵连长带领小战士去领裁剪好的军装布料和棉花,看见各连的新战士欢天喜地的肩扛手抱将布料领回去。狗蛋急得向连长发问:“连长!最后轮到我们的时候只怕是没份儿了!”连长笑着拍了拍他的头。
“嘿嘿,小鬼,你想得太多了吧!”听连长这样说,狗蛋也不好意思了。
一个大个子连长凑过来逗他,“小鬼,没有谁的也必须有你们的呀,你就放心好啦!瞧瞧你们一个个都长得那么高,你们的大号军装谁也穿不了,不给谁也不能不给你们留着啊,大伙说是不是啊?哈哈哈。。。。。。”大个子连长说完朝一群小战士挤挤眼。
学兵连长护着自己的战士,他冲大个子连长嚷道:“哎,别看我的兵个子小,当兵三天就能打垮敌人的重机枪连!当兵三天就能缴获汉阳造!个子小怎么啦?今天小不等于明天小,他们总会长高的嘛!”连长还朝身边的炎林竖起大拇指。
“哦?那个缴获汉阳造的就是他吗?冒犯!冒犯!我只是跟你们开个玩笑!”大个子连长凑近炎林仔细端祥,见他貌不出众语不惊人,清瘦的小脸上睁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光着上身穿一条打补疤的破裤子,看起来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
学兵连小战士都分到一斤棉花和一套冬装布料,还有一套夏衣布料,做一套夹衣一套单衣,军装由自己缝制。发下来的深蓝色布料已经裁剪好,指导员一看这颜色就乐起来,他在笑啥小战士不知道,国军能体恤顾及到红军的着装颜色真是太不容易。
红四方面军的军装就是深蓝色,敌军需官考虑的很周全,这就是军需官所起的作用,必要时他还得站在贵军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为学兵连裁剪的军装明显比部队战士小两号,这可是师里事先给后勤干部打了招呼,“这帮小鬼要是个个都穿着长过膝盖的军装还怎么打仗?找几个小战士来量体裁衣,但是也不能太合身,他们还要长个子的嘛!”
一帮山里伢们在连长指导员带领下粗针大线缝军装,不时听见小战士哎哟哎哟的叫唤,不是被小小的缝衣针把手指头扎出血,就是把军装缝在了一起。这可是妇女们在家做的活儿,炎林家里再贫穷也有母亲为他缝缝补补,这绣花针一样的小针真是难坏了小战士。一个个毛手毛脚把军装缝得长一针短一针,行军休息时抽空就缝,几天下来好不容易把冬夏两套军装勉强给缝好,总算是能穿了。
因为是夏天,棉夹衣缝好后打成了背包,单军装穿上身人立刻就变了个样,统一服装后小战士变得精神起来。炎林和小战士非常惊讶,以前只听说没有枪炮找敌人要,没想到连军装也能找敌人要,真是神奇。小战士穿上亲手缝制的军装,这才感觉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哥,要是能让我妈看到我穿军装的样子该多好啊,她一定会高兴坏的!”承山从生下来还没穿过新衣裳,他摸着崭新的军装对炎林说着心里话,炎林也没穿过新衣裳,况且还是军装。
“承山,婶婶会看到的,以后我们一起回家,让我们的妈妈高兴!”
“哥,我们会不会还没等到回家就在战场上牺牲。。。。。。”小承山的父亲和大哥二哥当了红军在一年中牺牲了,他自然联想到这个问题。
“不会的,承山,我们不会的。”想到牺牲的父亲及承山的父亲和他的大哥二哥,炎林心里难过起来,他紧紧抱住承山不让他再说下去。
第六节 短期整训
红十师向方面军靠拢,在商城地区休整了几日。
这时期红十师的收获还真不错,才缴获一个重机枪连的武器,又有了几十挺新式的轻机枪,再加上苏家埠战役的战利品,对红十师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政委,我说了你可别不信,不出明天总部保准来要枪!”政委听了这话望着王宏坤笑了。
“依我看总部要不要你也必须得给,要不然三十团大老远扛了那么多武器干嘛不用?咱们不就是为了送给总部吗?走!一起去见首长!”
方面军陈昌浩总政委是个干脆人,说话办事讲究雷厉风行,他果然稳不住了,还没等师长政委开口自己就先发话,“来啦?请坐!你们缴获敌人的重机枪用得蛮顺手吧?武器最少要上交一半才说得过去啊!苏家埠战役缴获的重武器抬着重不重啊?是不是需要军里帮忙找人抬武器?嗯?”几句话问得师长政委面面相尬,生怕总政委发火。
“呵呵,这有抢夺之嫌啊!昌浩同志,还是先听听十师的意见吧!”徐向前总指挥笑着指指凳子,师长政委这才坐下来。
“嘿嘿,徐总指挥、陈总政委,我们十师的家底上级是清清楚楚,想瞒也瞒不住。。。。。。”王宏坤笑着回答,还没说完就被陈昌浩瞪了一眼,甘济时连忙接过话头。
“徐总指挥、陈总政委!不光是那些,我们还缴获了德国造的的轻机枪呢!”徐向前和陈昌浩眼睛发亮,紧盯着师政委等待下文。
“我们本来就打算上交总部一半,把几次战斗的收获加在一起,你们看这样可以吧?”陈昌浩背着手停下脚步望着他俩笑了。
“真是雪中送碳哪!事不宜迟,马上运武器过来,这样也能尽快减轻你们的负担!”徐向前当既做出安排。
“很好!那我就借花献佛,代表其它几个师向你们表示感谢!”陈昌浩这一说,师长政委松了一口气,红十师送给总部的轻重机枪和子弹等战利品立刻被分发到其它几个师。 当时陈赓部队一直坚守在商、潢一带,武器弹药严重匮乏,红十师慷慨解囊,动员每个战士从身上抽下几板子弹,连同武器一起送给红十二师,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援。
师里对学兵连小战士非常重视,把他们看做是为部队储备的新鲜血液。指导员和连长一文一武,连长管带兵打仗和军事训练,指导员抓政治思想工作。为了尽快的训练这些小战士,在部队休整的这几天学兵连抓紧时间训练。
绝大多数红军战士都是文盲,各连队都配了一名有文化的文书,部队要求全体指战员一边打仗一边抽空学识字。因此师里有规定,每人每天必须学会写读两、三个新字,学兵连有指导员在就好办多了。
晚饭前的一小时不训练,学兵连坐在阴凉的大树下听课学习,偶有大风刮过让人倍感舒畅。政治文化教员不用说就是红军秀才吴指导员,他手里拿着小册子为小战士们讲课,结合现实讲到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根本区别,让懵懂中的小战士明白很多革命道理。
每天还要教上三、两个新字,小战士用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认真的划拉着,最先学会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小战士把它写在地上,记在心里。
“喂!朱智勇!新字都记住啦?你怎么打起瞌睡了?”三排长过来拍醒狗蛋,小战士都笑了,树上掉下来的小虫子在他头上爬来爬去也全然不觉,三排长帮他弄掉。
“讲到哪了?”他慌里慌张抓起小树枝向旁边的小战士寻问,在凉爽的树下美美睡上一觉真是幸福。
炎林也比狗蛋好不到哪里去,父亲是教书先生的儿子,可是他天生好动,父亲教的那点东西他全忘光了。尽管他很喜欢吴指导员,但是他却不喜欢学习文化,他认为上文化课没啥用处,还是真刀真枪跟敌人干才算真本事。听课时总也静不下来,所以他经常被指导员揪住不放。
“朱炎林、朱智勇。。。。。。你几个就不能认真听讲学识字吗?”天性就是这样,父亲没教育过来,指导员也拿他没办法。
指导员到其它连队取经,见其它连队对不爱学习的战士各有各招,他也将进那些歪打正着的经验照搬不误拿了回来,在连队做出硬性规定,“大家听好了啊!凡是没学会记不住的战士,晚上给全班烧洗脚水!”这条处罚到是不重,但是很管用。
就是因为有许多战士都学不进去,连队才弄了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炎林因为没有记住每天新学的字,不知给九班烧过多少次洗脚水,一来二去他长了记性,有点时间就用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死背硬记,积少成多,第一年就学会写读八百多个字。
小战士原以为在儿童团被红军训练过,军训应该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