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第533章


还要找到一个让农村的农经济平稳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办法……等到回京以后再找总理和潘先生好好合计一下吧。”
……
此时,在一列向东行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火车包厢内,周e来在一张狭窄的床位上躺了大半个晚上,辗转不能成寐。满脑子都是农业集体化的事情。在享用苏方招待的丰盛的晚餐的时候,火车上的长波电台收到了南京的中gzhōng yāng发了的电报,知他和毛zd,zhōng yāng的其他几个政治局委员都同意在近期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农村工作了——毛zd对此的理解是:zhōng yāng将要讨论在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可能xìng!
咚咚两声,包厢的门被轻轻敲响了。“周书记,主席想找您谈谈。”
“好的,我这就过来。”
周e来披了件呢子大衣跟着毛zd的秘书来到了另一间的包厢。门一打开。就闻到刺鼻的烟味,毛zd现在的烟瘾是越来越大了,特别是他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一支支抽个不停,看来这个晚上他也同样没有睡着过一分钟。
“e来。我打扰你的美梦了吧?”
“没有,主席。”
“坐一会儿,我的周大书记。”毛zd在烟灰缸里摁灭了一个烟蒂,顺手又从桌子上的香烟盒里抽出一支烟,擦上火又抽了起来。接着他又拿起案头的一叠稿递给周e来。“e来啊,帮我参考一下吧。”他。“这是我半个晚上的劳动成果,我打算在下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面提出,如果能实行,将来的中国就是赤旗的海洋了。”
“赤旗的海洋?”周e来愣了一下,接过稿看了眼,上面的字迹非常潦草,看起来很吃力。毛zd的话音又在他耳畔响起。“我党这几年的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深入农村,没有扎根农村,没有在农村中形成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党现在的执政地位是虚弱的,是依附于常瑞青和国防军的执政,而非依靠我党自己的力量在执政——而苏联现在实行的农业集体化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掌握农村、控制农民的正确路线。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人口的90%以上是农民,主要的生产力就是农业,只要我们能用农业集体化的办法将中国最大的农民组织起来,紧密团结到我党的周围,将来就没有任何力量能组织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了!”
“主席。你的意思是在全国实行农业集体化?国民党能答应?常委员长能同意?”
毛zd吸了两口烟,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关键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常瑞青,而是这个农业集体化到底能不能给农民带来富裕的生活!这个才是关键,如果能让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将来农民就会站在我们一边,有了他们手中的选票,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固——将来的政权不是靠枪炮去争取,而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选票之上!我们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思路,俄国式的暴力革命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中国gcd是一个修正主义的党,而且已经是执政党了,我这个党主席总不能去推翻自己党的政权吧?就算我肯那么干,也没有几个人会追随的。e来,你是不是啊?”
“是的。”周e来点点头,现在的中国gcd固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那就是能够容忍真话!周e来:“常委员长的统治已经稳定下来了,用鲁迅先生的话:现在就是一个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当老百姓的。对现在的局面都很满足,所以造反是没有前途的。”
毛zd指了指周e来手中的稿,笑道:“因此所以我们必须真正帮助农民,我们的集体化必须是能为农民带来富裕的集体化,而不能像苏联那样把农民变成农奴然后狠狠地剥削。”
“主席,”周e来忙四下看看,压低了声音。“你认为苏联的集体化是剥削农民的一个……圈套?但是我们参观的那几个集体农庄似乎都搞得不错。”
“那是在做给人参观。”毛zd笑笑。“苏联想要每年出口1500万吨以上的粮食套汇,他们一年才生产多少粮食?战前的1913年才生产8600万吨,出口1000万吨……我是当过农民的。种地的事情我知道一些,没有什么捷径好走的,不会插上一面红旗,就能亩产万斤粮了。所以苏联将来出口的,只能是农民的口粮!这样的集体化就是以饿死农民为代价,换取外汇进口机器设备搞工业化!这个路子不能不对,但是在眼下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不是我们要搞的集体化。”
“如果苏联的办法不行,那我们又该怎么搞呢?”周e来带着疑惑开始仔细阅读毛zd的稿。毛zd提出的方法是将集体化当成资本主义的股份制企业来办。一个集体化单位就相当于一个股份制的农场,农民将他们的块份地和生产工具折成股份参加进去,本人则转化成这个股份制农场的股东和农业工人或是管理者。如果他们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想去城市闯荡一番,也可以只做股东不参与生产和管理。而zhèng fǔ和渔农会则为这些股份制农场提供政策和贷款上的各种扶植,以确保它们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存活和发展起来……
“想法很不错,但是执行起来恐怕有点难度。”周e来给出了个中肯的评价,他又:“那么gcd能做什么呢?这些股份制农场的管理权应该在农民自己手里吧?”
“当然是领导渔农会了。”毛zd思索着。“工会现在被右派分子所控制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和富农又大多拥护国民党,如果我们不把根扎进农村,等到真的开始实行宪政的时候,我们左派gcd人可就要变成根浮萍了。”
“常委员长能答应?现在的渔农会可是掌握在他的老丈人手里。”
“潘玉成就是个老官僚,永佃永息制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管理的渔农会都快变成商会了,根本不可能负担起农业集体化的工作,而且渔农会总会长也不是他老人家想要的。”
“那他想要什么?”
“他想当政务院总理!他还想让他的外孙成为常委员长的接班人!”
听到这个话题,周e来的浓眉就拧了起来。“这样不大好吧,那可是常家的家务事……而且就算我们能服陈总理让位,潘玉成也未必能坐上总理的位子,常委员长信任的是张君劢。”
“这个我知道。论才能当然是张君劢比较合适,但是潘玉成也差不了太多,又是常瑞青的自家人,如果大家都支持他,相信常瑞青也不会提出异议。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服陈总理让贤,e来,你同他关心比较好,不如就由你出面劝……我想请他去领导渔农会,为我党的农村工作打开局面。”
……
“耀如,这1000万吨的粮食可不是个数目。如果真的能按照现在谈妥的价格悉数购入倒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不过转手拿去国际市场上抛售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我们应该顺势调整1923年度的播种计划,渔农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和农民签订预售合同的办法增加棉花和大豆的播种面积。棉花是眼下发展迅速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而大豆则是我国主要的大宗出口商品……”
农业部部长潘玉成满脸堆笑地坐在常瑞青汤山官邸的办公室里,很尽职的和常瑞青解着农业部和渔农总会对采购苏联谷物的意见。和所有梦想着要实现工业化的后进国家一样,在中国外汇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所以进口苏联谷物所要考虑到的问题还不仅是价格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要想到如何从国际市场上收回支付给苏联的外汇。在这个问题上。潘玉成绝对能够上专家的水准,常瑞青反而没有什么见地。但他还是一脸认真的听着。
不过他的心思却早就转到陈独秀在他结束巡视返回南京后提交的“农业集体化改革”的建议书上面去了。根据常瑞青所掌握的情况,这个要在中国农村推股份制农场的集体化办法,居然出自中g主席毛zd和西北局书记周e来两位大神之手!
这可让他有些大跌眼镜了。不过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股份制农场恐怕是眼下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办法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永佃永息制”改革,也没有历史上gcd人发动的土地革命,而是让中国拥有一个稳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环境,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大多数的中国农民也应该会转化成工人。而农村的土地也会渐渐集中,最后出现大量的家庭农场或是大型农场。
至于后世某些人认为的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将会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会允许农民转化为工人阶级云云的,常瑞青在前世就知道那是胡扯。中国的农民都是zì yóu人,不是农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