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重写版》第171章


⒆攀泻鹤郑颗攀觯搅揭蛔椋哐艋辜堑孟粑案罟那傲礁龇直鹗牵骸?br />
甲丑、甲午 
这几个汉字表面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甲子纪年中那种天干地支排列,只不过高阳很清楚,甲子记年中甲午年是有的,而甲丑年是绝对没有的!(注①) 
按道理说,那张地图上标注的汉字一定和地图上什么地方有关,但是萧伟根据地图上的提示,已经找到了埋在废园中的宝匣钥匙,难道这一组汉字还有其它含义么?又或者,在那座废园之中还埋藏着其它什么物品?这件事情高阳仔细琢磨了很久,却百思不得其解。 
思索了片刻,高阳对萧伟道:“难道你是说,那一组汉字其实就是用来标注咱们现在脚下这些方砖的坐标用的么?”萧伟道:“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高阳摇了摇头,喃喃道:“这没有道理啊?”萧伟道:“琢磨有个屁用,咱们试试不就完了。我估计每一组汉字对应的是一块方砖,开启宝藏的秘密肯定就在那些汉字对应的那块方砖下面。”说到这里,对站在一旁的阿雪问道:“哦,对了,阿雪你帮我看看,迷宫地图上标注的石室,究竟有多少间?” 
阿雪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地图,答道:“加上这三间石室,一共是十二间。”萧伟喜道:“那就越来越靠谱了,我记得很清楚,那些汉字就一共是十二组!弟兄们,咱们动手吧!” 
几人都不动,高阳问道:“问题是,那些汉字你还记得么?”萧伟嘿嘿一笑,伸手掏出手机,道:“哥们儿我什么时候办过不靠谱的事情啊!既然让你们动手,我肯定有准备。” 
打开手机的记事本一栏,那老地图上的汉字,已经全被萧伟输到了手机中。只不过萧伟的学问实在是有限,几乎满篇都是错字,比如“戊”被写成了“绒”,“戌”被写成了“绒多一横”,高阳问道:“你这记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谁看得懂啊?” 
萧伟嘿嘿一笑,道:“管它呢,只要我明白什么意思不就完了,反正里面那么多字儿,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凑凑合合就完了。”众人哈哈大笑。 
当下大家仔细察看了帛绢上的迷宫地图,如果从进口处算起,众人现在所处石室应该是有标记的第十一处石室。萧伟找到手机上对应的那一组汉字,分别是: 
乙寅、丙未、丙子、丁酉、己辰、戊癸、辛丑、庚申、葵酉、癸亥 
高阳道:“第一个坐标应该是第二排第三列!”萧伟迫不及待找到相对应的青砖,蹲下身来用汽灯照了照,似乎这块青砖与周围几块没有什么不同。萧伟道:“咱们把砖撬起来看看,说不定机关深无就在下面。我猜想,很可能当年多尔衮将全部宝藏分成了十二份,分别放到十二间石室里面。” 
高阳取出随身工具,和萧伟一起,并没有费多大劲就将青砖撬了起来。将青砖搬到一旁,可以看到原来的青砖之下是人工夯土层,平平整整,不像是有什么机关的样子。 
萧伟拿了一把改锥捅了捅,夯土层很结实,看来当年下了不少功夫。萧伟道:“挖开看看!”抄起自己带来的美制工兵铲,不大会儿功夫,夯土层被挖了一个三十公分深的大坑,出乎萧伟的意料,夯土层之下什么也没有。 
萧伟看了看身旁众人,奇道:“我靠,怎么回事儿?”突然看到一旁撬起来的那块青砖,灵机一动,对高阳道:“高阳,快帮我把那块青砖翻过来!” 
高阳马上过来帮忙。片刻之间,青砖被翻了过来,萧伟一声惊呼,只见这块青砖的背面画的是一幅地图,上面隐隐是山川河流的形状,还有很多不认识的文字。高阳道:“是满文!” 
萧伟叫道:“怎么回事儿,又是地图,难道宝藏不在这座迷宫里?”几人迅速找到第二块萧伟手机上汉字对应的青砖,果然,青砖的背面也是一幅地图。而且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两块青砖背面的地图,都是一张大图的一部分。 
高阳道:“我明白了,这一座迷宫中藏的,才是真正满清关外宝藏的地图。”萧伟骂道:“我靠,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直接将宝藏埋在这里不是挺好么?” 
阿雪笑道:“这就好比玩游戏,每多一道关卡,通关就越难。对于宝藏来讲,就更安全一些。”萧伟悻悻的道:“他们是安全了,我可费了劲了。”几人都笑了。 
高阳道:“现在看来,所谓觐天宝匣雄匣中宝藏的秘密,仅仅是整个宝藏秘密的一半儿,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四分之一。宝匣内玉如意中隐藏的只是这里迷宫的地图以及相对应的石室,至于找到最终宝藏地图的口诀,还不在玉如意中,若不是机缘巧合发现了那老留下的口诀,即便找到这一座迷宫,也不会发现宝藏的秘密。” 
萧伟道:“那老怎么会有迷宫地图的口诀?”高阳道:“我猜想,应该是当年溥仪皇帝告诉那五的,这么长的一段由天干地支排列组合出来的数字,溥仪皇帝即便再聪明,也不见得能永远不忘的背在脑子里,所以为了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年离开紫禁城时,他自己只带了那只盒子,而将宝匣的钥匙以及这一组密码,留给了自己的死士那五!” 
萧伟点了点头,感觉高阳的这一番分析入情入理。高阳又道:“现在看来,宝藏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十二个石室中的六十块青砖的背面,我们只要得到了这些地图,回去将全图拼好,就可以找到当年多尔衮埋在关外的宝藏。” 
萧伟道:“果然是好事多磨啊,弟兄们麻利点儿,赶快把所有的青砖都翻过来。” 
几个小时后,众人顺利找到所有石室内对应的青砖,用数码相机将青砖背面的地图拍摄下来,再将所有青砖还原,大伙儿兴高采烈离开了五里坡的地下迷宫。 
第17章 关外重宝
出得五里坡,大伙儿并没有休息,7个小时以后,四人回到了北京。所有人都兴奋之极,虽说已经整整二十四个小时没有睡觉,谁都没有倦意。回到家中,萧伟立刻将数码相机中的图片导入电脑,调整好尺寸后,开始拼图。 
这种水磨的功夫萧伟一向最没有耐心,好在有高阳、赵颖和阿雪三人,几个小时后,地图全部拼好。 
拼好的地图一共是两张,一张明显是全图,另外一张是局部地图。只不过两张地图上标注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满洲文字,没有任何人认识。高阳道:“看来我们得想办法找到少数民族文字方面的专家了,才可能会知道地图上写的是什么。” 
萧伟道:“对了哥们儿,你看过《鹿鼎记》么,韦小宝当年就是把地图上的满文抄下来,找人去认,这样不会被人发现其中的秘密。”高阳笑道:“我自然记得,只不过把满文抄下来的是双儿,不是韦小宝。”萧伟咧嘴笑道:“我能看书也就不容易了,你还要求那么高。” 
当下四人分工,很快便将地图上的所有满洲文字一条一条临摹下来。忙活完毕,已近午夜,萧伟打了个哈欠,对众人道:“兄弟们睡吧,大功告成,明天一早起来,我们就找宝藏去!” 
只用了两天时间,高阳便辗转找到一个北京满学会的资深满文专家,很快将地图上所有满洲文字破译。再将翻译过来的文字一一对应抄录到打印好的两张地图上,大家这才看清,原来满清当年的宝藏云深无迹是埋藏在关外吉林长白山的一处山谷之中。不过由于这是几百年前手工绘制的地图,比例严重失调,四人一时之间还无法准确地确定宝藏埋藏的具体地点。 
高阳立即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份详细的吉林省地图,对照之后却发现,藏宝地图上的标识各处地名几乎在这张2003年版的吉林省地图上很难找到。 
大伙儿这才想起,古今地名很可能早已大相径庭。高阳马上带着萧伟前往王府井书店购买《中国历史地图集》,不巧正赶上书店缺货。没有办法之际,两人回来后到百度上搜索碰碰运气。 
也要感谢中国图书行业盗版行为的猖獗,只搜索了一阵儿,就在“电骡子”网站上搜到了高阳所找的全套《中国历史地图集》,其中包括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全国分省地图,非常详细。两人大喜过望,不过由于网速并不算快,足足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才将这套地图册下载完毕。 
这段时间,赵颖和阿雪两人也没闲着,用了几天时间采购了大量野营所需的装备,包括帐篷、睡袋、绳索、照明设备、野餐用具、大量食物、药品等,不一而足。 
这一天下午,高阳分别对照下载下来的清初时期历史地图以及最新版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