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第83章


王凤飞先没有谈棋,而是指了指茶几上的报纸,道:“看看吧,我们楚江才子陈京的文章上楚江日报了,深山出鹞子,文章犀利啊!”
陈京伸手抓起报纸,第三版《县市级国企改革和国有资本流失问题探讨》,陈京“咦!”了一声,心情忽然之间涌出一股狂喜,这篇文章正是他的手笔,他写好后送德高日报,德高日报不发。
陈京就把这稿子送给范江,让范江推荐一下,范江看了稿子就冲陈京一通狂骂:“现在国企改革是风潮,中央都讲成功甩掉包袱,牺牲一些是值得的,你倒好,偏偏要唱些反调,这样的文章谁跟你发?”
陈京一听范江这样说,立马和他争了几句,把现在国企改革中普遍存在国资流失的问题和范江做了交流,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这通电话过后,陈京对文章发表的问题就不抱希望了,他实在没想到,这篇文章竟然在这个时候发表了,而且发表在省报上。这个突如其来的喜讯,弄得陈京有些发懵。
他找到撰稿人姓名,不是陈京又是谁?
“好个范江,果然是有几分本事!”陈京暗赞一声,王凤飞盯着陈京看,道:“怎么了?你笔下妙笔生花,自己都没管发表的事儿?”
陈京汗颜摇头道:“这文章能发表的确出乎自己的意料了,看来国企的问题,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就不知道我这篇文章是福是祸了。”
“行了,行了!”王凤飞摆手道:“你跟我一管移民的谈国企干啥?我们办正事。”
王凤飞早就准备好了棋,两人分坐棋盘两侧,没有猜先,陈京执黑,两人就杀起来。
陈京心中装的事儿很多,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他每天面临的压力都是巨大的,他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深度入眠。
他老是想到马步平,想到马步平那双不算锐利,但极具穿透力的眼睛,以及马步平说的那句:“林业局这副担子,你真能挑得起?”
最近几天,马步平露面明显少了很多,澧河县就一个晚报和县电视台,平常普通老百姓很少关注这样的媒体,所以大家对马步平的出镜率减少并没有明显的察觉。
但是真正的有心人,还是能察觉到这些。
“马步平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有没有问题?能否抗得住?”这一切的一切,陈京都是不知道的,他总告诫自己,让自己不要想那些,但是却常常无法控制住自己,总忍不住要去想。
棋局胶着,陈京今天在棋盘上招招强硬,很快就将局面导向了乱战,整盘棋双方棋子均分成五六块,块与块之间都联系紧密,黑白双方交织在一起,杀得难分难解。
王凤飞脸上的神色由开始的轻松,变得越来越凝重,他的棋本身就以思维缜密、算路精深取胜,但是这样乱战的局面,计算量太巨大了,他想做到步步不犯错,太难了。
王凤飞偶尔会抬头看陈京,他明显对陈京今天反常的棋路感到很奇怪。
说到基本功和算路,陈京明显要弱王凤飞一筹,但是今天的棋,陈京一上来就缠斗,双方短兵相接,陈京的表现就像是一头红眼的公牛,缠上了就不松,王凤飞拼命闪躲化解,好不容易将陈京杀死一块,回过头来看自己,才发现自己的一块棋在双方搏杀的过程中,已经无疾而终了。
他分析了一下局势,觉得自己的局面不差,他正想把局面导向平稳。陈京却又是强手频出,盘面又是烽烟四起,更大规模的战斗徐徐的拉开了帷幕了……
一盘棋下完,两人谁都不说话,像两尊弥勒佛一样静坐着,均看着棋盘。
“这盘棋赢得艰难!”王凤飞叹一口气道,他抬头看向陈京,咧嘴道:“对你来说,这盘棋输得坚强。”
“终究是输了!”陈京笑道,他嘴上说输了,脸上不见沮丧。这段时间太过压抑了,今天能导演这样一出大杀局,杀得满盘酣畅淋漓,心中的那口气出了,输赢又何妨?
王凤飞亲自冲了两杯咖啡,递给陈京一杯。
他指了指报纸道:“你的大作我仔细拜读过,的确是名不虚传!关键是你能在这个时候,写出这样有忧患意识的文章,这说明你是真正投入工作的,有工作实践的。
最近这一两年,我们国企改革步子迈出去了,迈得比较大,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国企改革步子大留下的问题,在近期已经纷纷开始暴露了,全省八十多个县,据说有一多半县存在职工闹事的情况。
省信访局据说每天都接到几十例和国企改革有关的上访,有的上访者甚至直奔京城,这个问题你这篇文章提得及时!”
王凤飞说话调理清晰,刚才他还让陈京不要和他一个搞移民的说国企改革,现在他自己说起来,却是头头是道。
陈京听得很仔细,听得也心潮澎湃,王凤飞的话和他心中所想,以及他最近主导红土坡林场改革所遇到的困难有极强的共鸣。现在的澧河,陈京主张的改革思路,推行起来真的太难太难了。
陈京对困难是感同身受的,正因为有经历,所以他才写出了这样一篇有些不合主流的文章来。
“你这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说到了林场改革的问题!”王凤飞话锋一转道,“这个问题我看可以将思维发散一下,原生林和经济林,你可以到省厅找相关单位,然后联系大学以及科研单位搞一个联合研究项目,目前省厅对这样的项目是可以提供支持的。
而至于你说到的茶叶基地,你文章中提到的承包思路就很好,但我认为你还可以走承包加政府重点扶持,省茶科所的关系你们不是很熟吗?可以由茶科所出面对企业做包装,专门走高档、有机食品路线,这是大有可为的,而且风险也是很低的。”
陈京坐直身子,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道:“王处,你这个思维发散真是太及时了,我这脑子怎么就没想到呢!有这个建议,我最近就跑一趟省厅,但是我可跟你讲,我在省厅虽然认识几个领导,但凭我个人的能力办这样的事,还真是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
所以,王处的面子我可要借一借的,我可是听说您王处可是省城大学通,介绍我认识几个教授这问题不大吧?”
王凤飞眯眼瞧陈京,连连摇头道:“你说我这是为哪一起呢?说着说着把我自己给绕进去了!行,你再准备一批上好的山蘑菇,搞点好野味,我陪你认识几个人。”
陈京没料到王凤飞会这么爽快,一时他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口言谢。
在这一瞬间,陈京忽然有所悟,最近他在精读老蒋解密日记,老蒋是个搞关系的高手,老蒋做人是“细微处见真功夫,结人于未发迹之时。”
何谓在细微处见真功夫?
上次陈京给水利厅单副厅长送盆景,他立刻注意到了王凤飞那边也要去,这就是细微。因为这个细微,才有了他和王凤飞两人的不打不相识,也才有了今天这番谈话。
“求别人不如求自己!”陈京又想到马步平的话,他嘴角微微的抽搐,心情忽然之间变得开朗了!
第83章 想见见陈京!
赵一平轻轻推开舒书记办公室的门。
作为舒治国的副手,赵一平对舒治国是充分尊重的,赵一平是澧河为数不多的省派干部,他的根在省城,这也是他常常觉得很有优越感的地方。
舒治国一直都颇为尊重赵一平,在班子内部,舒治国算是维护了赵一平省派干部的骄傲和面子,从这一点来说,赵一平是很满意的。
当然,也有不满意的地方,赵一平对马步平就很不满意。
马步平仗着自己是澧河土生土长的干部,根本就没把外来干部当回事,就以赵一平论,他省派干部的优越感在马步平面前几乎没有。就以当初易周镇水泥厂改制为例,那个时候赵一平作为常务副县长是分管这一块的。
当时县里对易周水泥厂改制普遍认为比较困难,因为易周水泥厂设备陈旧,负债高,摊子又铺得大,很难有人敢接手这个摊子。
那个时候赵一平雄心勃勃,恰好又赶上了他省城的一个关系给他打招呼,说有什么好项目,千万别忘记跟他推荐。
赵一平就把易周水泥厂推荐了过去,别人派人过来一考察,挺满意的,当时就准备拍板把投资的事情定下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马步平横插一杠子,说要搞什么公开拍卖招标,那个时候彩水集团刚进入楚江省,楚江省把彩水当成了招商引资的一个大项目,省里都非常重视。
在那种情况下,彩水要进澧河,谁又能挡得住?
这事当时让赵一平很被动,他亲自跑到省城跟别人赔礼说不是,丢尽了面子。这件事说起来不大,但是别人通过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