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第15章


见笑!”钟元年摇头:“保家卫国,男儿本色!”他示意朱北阳讲下去。“虽然现在提倡和平与发展,同时打着和平崛起的口号,但有一点我还是比较警醒的,这就是明天战争就会打响,我这套绿军装根本不必脱下来。”朱北阳严肃而冷静。“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钟元年内心暗暗赞赏。“如果刚才是一场真实的战斗,那么,我们败了。”“朱市长,你觉得败在哪里?”朱北阳口气沉重地说:“败在自负。首长,过去一直以为,宁海市作为经济强市,有着取之不尽的战争资源。可是一到战时,这些资源却无法发挥有效的战斗力。”
钟元年点了点头:“你对败因找得很准,可谓一针见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揭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日益密切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新的要求。没错,宁海是国内经济影响力最大的城市,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战争资源,可是为什么这些资源在战争中不能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呢?”朱北阳道:“我个人认为宁海市的战争资源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凝聚成一个作战体系和整体。还是那句话,宁海需要一支部队,还需要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所有战争资源的中枢神经,而一支部队应该是这个系统的翅膀。”钟元年念叨着:“一支部队,一个系统……”顿了顿,问:“朱市长,我们是否在谈宁海市要建立一支超乎寻常的预备役部队?”朱北阳点点头道:“首长英明。”朱北阳剑眉紧锁,眼神里飘过一片阴翳:“虽然我原来一直嚷着经济要与军事并举,发展要与国防齐飞,但这次演练让我真正看清了战争是多么可怕,原来我想的真是太浅薄了……”他长吐了口气,“刚才我去了古城堡,宁海这座城市历史上两次沦陷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突然觉得国防对于一个城市一个民族命运的重要。我们平时在嘴上没少嚷嚷战争啊,防御啊,可是万一真的打起来了,我们能不能真的防得住?这个问题,地方很少有人深思过。演练前,我亲自组织针对核电站战时保障的一切措施,虽然有DA师和我们的预备役官兵内外呼应,但这样的保护力度和战略意图都显得极其无力。”
钟元年已经感觉到了朱北海那跳动的脉搏。朱北阳口气沉重地道:“当我们的战斗人员进入核电站实施战时保护时,我们从装备到战斗人员的战时意识,充其量还停留在二战时期的水平,我们像是去保护一架电台或者一个团指挥部。可是我们要保护的是一个工业化的核电站!”他有点激动,“自从我们的核电站开始建设至今,我常常在做同一个噩梦。”
钟元年注视着朱北阳,似乎从冷峻的目光里看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惨剧,那影像真实而巨大,像梦魇一样将他笼罩: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方圆几百公里都严重污染,青草变白,河水变黑,蚯蚓变大,生命变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里上演,切尔诺贝利成了人类难以启齿的噩梦,另一个不敢接近的罗布泊,人工制造的死亡地带。切尔诺贝利使全世界增加了几十万名癌症患者,六十万从事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现场清洁的人遭受强烈辐射,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都是为国效忠的年青人,他们最后大部分死于癌症与白血病。所以说到建立核电站许多城市谈而色变。那一个月整个切尔诺贝河欲哭无泪,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也无法洗清人类心灵上的阴影。核泄漏边上的黄金之海———黑海已变成因污染而发黑的“名符其实的黑海”。哭泣,呼号,双手合十,彻头彻尾的悲剧……
这一切并非只是过去的回忆,如果它发生在千万人口的宁海。朱北阳只觉得头上有“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他感叹道:“我常做的这个噩梦被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阴影所笼罩。随着我们的宁海核电站即将建成,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片阴影,永远挥之不去!”
钟元年感叹道:“那是人类的梦魇。”朱北阳道:“这次城市防空袭作战,一些核心目标按照战前预案,在应对中没有遭到任何袭击。这得益于DA师的应变。就拿核电站来说吧,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安全是核电生命线的重中之重。宁海市现有的预备役和驻军力量,很难在战时有针对性地对核电站实施全方位保护。我们的城市保卫需要一支像DA师那样的部队,但是,这支部队仅仅具备DA师那样的战斗性能还远远不够,必须整合宁海市一切战争资源,真正践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思路!把所有力量融入到一个指挥系统里。”钟元年道:“新世纪新阶段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国防建设,任务都很重,需要的投入也都很大,这对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有利于推动军用和民用资源的双向转移和服务,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朱北阳点头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既能有效利用经济社会资源,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道路,又能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牵动作用,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钟元年异常赞赏:“你是个对国防充满忧患的市长。在这次演练中,还发现了什么?”朱北阳忧虑地说:“市民对战争的陌生,他们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漠然!市民的国防意识令人担忧!”钟元年道:“所以你主动要求提高警报级别?”朱北阳道:“感谢首长能够成全。”钟元年道:“当时我有些犹豫啊,这种级别的警报几乎贴近实战,在全国任何城市都没有实施过。说到人们对战争的反应,也难怪,和平太久了,几代人都远离了战争。朱市长,说吧,你到底希望打造出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朱北阳道:“我觉得应该是一支崭新的预备役部队,一支战斗力全方位提高的部队。这支部队将在装备和战斗力生成上超越DA师,任何时候都能保卫宁海市的和平安宁!”钟元年轻声道:“超越DA师?”朱北阳坚定地道:“对!必须超越DA师!”
钟元年眼神又是一亮,他突然觉得眼前的朱北阳就像一柄“青锋剑”,这柄剑刚且柔,韧且坚,他有着厚重的刀鞘,铭刻着历史的沧桑,是这个民族屹立千年不倒英魂的凝结。他既有技术官员的严谨,思维清晰;又不失理想主义者的唯美,思维开阔,这是多么优秀的人才!
“信心可嘉,但困难不小啊。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军队的投资不会太大。DA师可以说是整个军队系序列中的佼佼者,是空前的,这个师建立的理念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钟元年笑道。“DA师的攻击力还是不够,我觉得还要打造更为犀利的兵器。”“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钟元年这位上将副司令对道家学说颇有研究。“虽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是因本身拥有令人敬畏的武器。”朱北阳争论道。
钟元年哈哈大笑……
夜色里,钟元年和朱北阳并肩同行。
钟元年道:“这样一支部队有了,那么你所希望的那样一个系统呢?”朱北阳道:“这个系统应该立足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将宁海十个方面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战争资源。”钟元年道:“详细说说。”朱北阳道:“这十个方面的资源,首长在年初的战区国防动员工作会议上已经阐明。一是交通设施建设兼顾部队机动需要,二是城市基础建设落实战时防空要求,三是信息基础建设贯彻军事通信需求,还有宁海重要产业发展注重军民兼容……”钟元年道:“我看这十个方面的资源还是等到真正建立这个系统时再说。今天和你这位市长淋漓尽致地谈论国防建设,我这个共和国军人也备感荣幸,我很欣赏你这样一个市长。能够说出自己的城市需要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来保卫,你朱北阳是我遇到的头一个。从某方面来说,你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构想家。”朱北阳担心地说:“首长,我们想打造的这支预备役部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预备役。”钟元年道:“你的意思是借助预备役这样的说法,在实际作战能力上超越DA师?”朱北阳欣喜道:“对!这样一支预备役部队甚至在我军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首长,会不会遇到什么障碍?”钟元年道:“我们应该具备前瞻目光。我军建设已经错过了几次发展机遇,现在要跨越发展,只要我们敢想,就能实现。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