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原解放区的工作已有了初步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支援战争的力量。”
“如果3 个纵队渡江南进,这无疑会给敌人以相当的震惊、威胁和牵制,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一、3 个纵队加上地方干部、约近10万人,渡江后要在敌占区转战数省,行程几千里甚至几万里,敌人必然会利用其大后方的有利条件,对我军实施围追堵截。而我军则远离解放区,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作战,兵员的补充、粮弹和其它物资的供应,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都将碰到很大的困难,而且还不得不在沿途留下一些部队,建立小游击区,以收容伤病员和处理多余的武器。不仅无力攻占大中城市,碰到有利的战机,有时也不敢下决心打。估计转战数省后,减员不会少于二分之一。剩下的部队就难以对敌形成大的威胁。“
“二、3 个纵队渡江南进唇,估计调动不了中原战场蒋军的4 个主力军与整编师。特别是整编第五军和整编第十一师,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半机械化部队,蒋军是不会把它调到江南跟我军打游击的。另外中原战场上战斗力强的桂系第七军、整编第四十八师,由于担心放虎归山,蒋介石也不会把它调往江南。这样,实际上就达不到吸引调动中原敌军的目的。”
“三、渡江南进的部队将面临一次大的思想转变,这需要一定的过程。”
“鉴于存在这些不利因素,3 个纵队渡江南进,难以实现预定的战略意图。”
“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兵力的分派运用问题,要在广阔的中原战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分别执行突击、牵制和打援的任务。中原战场上,华东野战军6 个、中原野战军4 个,共10个主力纵队,如抽走3 个,而又调不走蒋军的4 个主力军(整编师),则实际上是分散了兵力,增加了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
“而3 个纵队在渡江后的转战中,估计要有5 万人的伤亡。
“以同样的代价,在中原作战可以歼敌3 到5 个整编师,而且部队还可发展。”
“考虑以后,对要不要向中央报告,仍然犹豫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有局限性,对中央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的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
“总之,我有三点意见:”
“一、3 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
“二、向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北派出几个以旅或团为单位的游击部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三、向长江以南敌深远后方派出多路游击队,每路五六百人,消灭敌人地方武装,摧其基层反动政权,破坏敌人兵源、粮源和其它战争资源,宣传发动群众。”
粟裕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详细讲述了自己思考的结果和根据,并补充了许多原先电报上没有的内容。对敌我双方的各种数字、特点、态势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中央领导同志听得津津有味。朱德不时把茶杯推到他面前:“粟裕呀,喝点茶再说。”
粟裕讲完后,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又提出了一些问题,粟裕都一一作了回答。
党中央经过讨论和研究,最终同意了粟裕的意见。
华野3 个纵队不挺进江南,要在中原打大仗,这无疑像粟裕给中央军委立下了军令状,既使他兴奋,也使他感到责任重大,只有以更大的胜利才能报答党中央的信任和殷切期望。
在粟裕快离开城南庄时,毛泽东又把粟裕叫到了办公室,以勉励的口气说:“中央研究了,这次陈毅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由你任司令员兼政委。”
毛泽东的话使粟裕大吃一惊,便吐口说道:“华野不能没有陈毅同志。”
他反复请求让陈毅继续担任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
但毛泽东仍是说:“陈毅去中原军区工作的决定,已经通知下去了,怎么能朝令夕改?”
粟裕想了想,向毛泽东建议道:“他去中原军区工作是可以的,但仍然是我们的司令员兼政委。”
毛泽东一听,笑着说:“你这个点子多的粟裕呀,那从现在起,你就是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喽!”
5 月5 日,中央军委给华东野战军下达近期作战的计划,要求华野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纵队及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共计6 个纵队,全
部集结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在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及其南北地区,以寻歼敌整编第五军为作战的主要目标,力争在4 至8 个月内歼敌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旅,同时指示华野第二兵团向津浦路一线行动,相机歼灭并牵制敌整编第十二师、第七十二师等部;第四兵团在苏北发起进攻战役,以策应中原战场我军作战。
歼灭整编第五军,正符合当时华野全体指战员的强烈愿望。自蒋介石发动内战以来,该军常在进攻华东解放区和在中原战场中打头阵,既骄横,又狡猾,与华野多次交手,未赚到便宜,也未受到沉重打击,气焰十分嚣张。
华野指战员对它恨得咬牙切齿。因此,当提出打敌整编第五军时,部队群情振奋,摩拳擦掌,大有“灭此朝食”之慨。的确,在当时情况下,如果把敌人这个“王牌”消灭了,就等于砍掉蒋介石伸向中原和华东战场的一只臂膀,形势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此时,敌我双方的兵力分布状况是:敌人在中原战场上除保安部队外,有正规军25个整编师(57个旅)。
其中13个整编师(30个旅),担任重要点线的守备;另外12个整编师(27个旅)和4 个快速纵队编成4 个兵团,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其意图是控制陇海路东段、津浦路和平汉中南段的交通线,以郑州、信阳、蚌埠、开封、商丘和徐州等城市为据点,乘我华野部队整训分离之际,集中一切可能使用的机动兵力,寻我主力兵团决战,同时监视和堵击我在濮阳地区进行整训的华野第一兵团渡河南下。
我军方面,中原野战军主力及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取得宛(即南阳)
西战役胜利后,正向南阳、确山之间转移;华东野战军第三和第八纵队在完成宛西阻击战之后,于5 月10日由象河关、春水地区北上,14日袭占许昌,全歼敌独立第二十一旅,尔后即在许昌、襄城地区转人休整;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以及另外两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在濮阳地区进行新式整军运动后,根据打整编第五军的作战要求开展军事训练。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位于郑州西南地区;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位于豫皖苏地区。
5 月23日,粟裕作出了在鲁西南歼敌整编第五军的作战部署。由于战场情况复杂,粟裕的战役计划也十分详细。他命令两个纵队南下濮阳,吸引邱清泉南下,然后以5 个纵队越过黄河,首先歼灭鲁西南地区的守敌,开辟出一块战场。如果这样,他认为邱清泉必然会回援鲁西南。这时,再令南下濮阳的两个纵队即尾随邱清泉部往北跟进,与鲁西南的5 个纵队夹击第五军。
与此同时,粟裕还设想了另一个方案,即当第五军不好歼灭时,“先打开封,后歼援敌”。
5 月24日,南下两个纵队向淮阴前进,邱清泉果然尾追而去。粟裕立即指挥当时在黄河边的5 个纵队南渡黄河。不料,这一行动使南京的蒋介石大为惊恐,立即电令邱清泉停止尾追并回师鲁西南。同时,蒋介石又急调5 个帅增援鲁西南之敌,企图夹击我刚渡过黄河去的5 个纵队。这样一来,敌军在鲁西南的兵力已有9 —11个整编师,不但兵力远远超过我军,而且敌军队形密集,不宜分割,难以对第五军头施歼灭的计划。
但在这个时候,我南下的两个纵队已到达开封附近,相距只有1 天左右的行程,如果就势突然攻取开封,会使敌车措手不及。
粟裕想:既然一时捞不到大鱼,就先逮个中鱼、小鱼吃,于是决定把开封攻下来。
6 月15日,粟裕一边向中央军委和中原军区上报决心,一边向部队下达命令,准备向开封实施攻击。其具体作战部署是:以第三和第八纵队组成攻城集团,由陈士榘和唐亮指挥,先采取奔袭手段攻占城关。尔后依托城关阵地继续攻城。由粟裕指挥其余部队阻击增援开封之敌,保障攻城成功。其中,以中野第九纵插入郑州、开封之间,阻击郑州可能来援之敌;以中野第十一纵队并指挥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位于巨野地区,由北向南从侧后牵制邱兵团;以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迅速楔入定陶、曹县、民权、考城地区,用运动
小说推荐
- 中国雄师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第37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第一章祸起萧墙窝里斗开始郑庄公跟他亲妈和弟弟都翻脸了。1这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即春秋的第一年。也就在这年,立国二百年的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只剩下犹太王国苟延残喘。但,亚述灭以色
- 最新章:第26章
-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
-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 作者:罗雪篷 舒莺中国远征军 第一节(1)1939年,陪都重庆 五月阳光明媚的时节,苍穹碧蓝如洗,些微的飘着几朵白云,正值重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没有任何预先的征兆,中午时分,天高气爽,正是人们午后昏昏欲睡的时候,45架涂着血红圆心标志的中型轰炸机卷着震天动地的声浪奇迹
- 最新章:第48章
-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作者:陈舜臣《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1)来到地上后,后羿准备射下并排在天空中的十个太阳。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信心的他,当然只准备了十支箭。他将十支箭插在箭筒里,就开始依次射太阳 人 普普通通的人 生命的目的在于探究为人之道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历史观。有人因
- 最新章:-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第30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