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中国五大野战军-第190章


Φ拇蚧鳎揖笈嗽保岩运忱烦稣蕉罚患幢愠烦觯髀返腥艘不岷芸於晕沂敌形沧罚刮蚁萑氡欢谠>鲂母撇阂坏阊丈纯矗蛱彼蚺滤缓笱杆俪防搿?br />
7 月2 日晚,粟裕下达围攻黄伯韬的命令。到4 日拂晓,歼敌两个团。5 日,黄伯韬坦克反扑,被我军击退;黄昏后,我再度攻击,至6 日晨,又歼敌一个多团。黄伯韬乓团一共有两个旅,一个快速纵队,一个高警总队,忽然间被歼灭一个多旅,十分恐慌,害怕像区寿年的下场,于是急令部队收缩于以帝丘为中心的狭小地带,连夜清理焚烧文件、地图,以备不测。但7 日一旱醒来,发现我军全部参战部队早已撤得无影无踪。气得敌众将官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豫东战役胜利结束。
7 月11日,党中央给华东和中原全体指战员发来贺电:“庆祝你们继开封胜利之后,在豫东歼灭蒋军区寿年、黄伯韬等部队,5 万人的伟大胜利。”
“这一辉煌胜利,正给蒋介石‘肃清中原’的呓语以迎头痛击;同时,也便于我军更有利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三年度。当此盛暑,特向同志们致慰问之意。”
豫东之战,是我军在外线战场上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打援之战。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大大发展了攻防作战能力,歼敌数量由过去一次战役歼灭一个整编师增加到两个整编师以上的集团,对被围的敌集团已可形成火力攻势,协同作战的范围和规模,持续作战的时间和能力,战斗剧烈的程度,都
超过华野以往进行的各次战役,充分体现出强大野战兵团的威力。豫东战役又是一场硬仗、恶攻,这次战役的胜利来之不易。
豫东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从此,在中原战场,敌人已完全失去了对我发起战役性进攻的能力。
豫东战役的胜利,以及当时全国其它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大大发展了我军的战略进攻。这次战役结束后不久,即1948年8 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华野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同志和普察冀军区炮兵旅长高存信同志时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毛泽东预言:“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1946年7 月起,大约需要5 年左右的时间,便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五、决战淮海济南攻克,粟裕提议进行淮海战役。毛泽东神机妙算,黄伯韬欲哭无泪:“将帅无才,累死三军。”增援部队反求援,黄维被围双堆集。淮海战役正酣,白崇禧忙上加忙。一个被传统礼教与战争洪流雕塑出来的人,杜聿明长叹:“末日到了。”夹生饭“吃得正香,毛泽东西柏坡紧急叫停。”
1948年9 月24日,经过8 天血战,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攻克了国民党坚固设防的济南城,全歼守敌14。4万余人,生擒国民贪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保安司令王耀武及副司令牟中珩、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等,同时攻克长清、齐河、历城三座县城。
大胜之后,粟裕的脸上却看不出多少胜利后的喜悦。仗越打,他的胃口越大。这时,他又把一份求战的电报发给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我们下一步行动,拟作以下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这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加强一个纵队攻占两淮。战至第二个阶段,以3 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后,全军再转入休整。”
谁也设想到,这封电报竟成了后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的第一份建议书和请战表。
围绕这个建议,粟裕提出了三个方案供中央军委参考。第一个方案是,举行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乘两淮敌人兵力空虚,由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副政治委员吉洛(姬鹏飞)指挥所部,攻占淮阴、淮安、高邮、宝应,野战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线,准备歼击由徐州方面来援之敌。第二阶段,用3 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战役。尔后华车野战军全军转入休整。
第二个方案是,只进行海州作战,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标,并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峰县、枣庄线,以备战姿态进行休整。此案对部队休整有利,但亦增加今后攻占两淮的困难(敌人可能增兵)。
第三个方案是,全力向南求歼由徐州增援济南之敌一部,但济南攻克,敌人加强警惕,可能退缩,恐不易求战。
在粟裕给毛泽东发去电报的第二天,即9 月25日,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参谋长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粟裕:“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个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毛泽东立即与朱德、周恩来等人在几乎占了一面墙的军用地图上,研究敌人的兵力情况。
蒋介石此时为确保对津浦路、陇海路、平汉路的控制,阻止华野与中原两军会合,将部队沿陇海路、平汉路、津浦路部署:孙元良十六兵团的两个军驻郑州。
邱清泉二兵团5 个军驻商丘。
刘汝明八兵团两个军驻开封。
黄维十二兵团4 个军驻确山。
冯治安第二绥靖区4 个军驻徐州。
李弥十三兵团3 个军驻碾庄。
黄伯韬七兵团5 个军驻新安镇。
李延年六兵团4 个军驻海州。
蒋介石以徐州为中心,沿津浦、陇海线部署了两条长蛇阵。
对敌人的部署,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极利于各个击破的阵形。尤其是东段,兵力薄弱,又均非蒋介石嫡系,粟裕建议从这里开刀,眼光不凡,确是大将风度。
毛泽东收到刘伯承等人电报的当日,立即致电饶漱石(华东军区政委)、粟裕并告刘伯承、陈毅、李达:字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大休整。“并提出这个战役,应准备进行几个作战:第一个作战,估计不久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丘、砀山地区,黄伯韬兵团回到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因此,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个作战,歼灭淮阴、淮安、高邮、宝应地区之敌。
第三个作战,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
毛泽东认为,“进行这三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你们可以歼灭敌人十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敌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你们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之作战。”
果然不出毛泽东之所料,黄伯韬于9 月27日命令所辖各整编师返回新安镇附近地区,李弥兵团由徐州以西退往徐州以东碾庄、曹八集地区,邱清泉兵团由成武、单县回到商丘、砀山地区。因此,华东野战军要南进打两淮,必须首先打掉黄伯韬兵团这只拦路虎,而要歼灭黄伯韬兵团,又必须能够拦住徐州东援之敌。根据这种情况,毛泽东又于9 月28日电中明确指出:“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最主要的作战,是箝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伯韬)兵团。”
11月11日,毛泽东又代表中央军委给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东局、中原局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就淮海战役的具体部署,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意见:“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
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以6 至7 个纵队分割歼灭黄伯韬所属3 个整编师,以8至10个纵队,阻击由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
“第二阶段以大约5 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箝制邱李兵团。“
“第三阶段,可设想两淮方面,……亦须准备以5 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及箝制。”
同时,毛泽东命令中原野战军采取有力行动,箝制华中白崇禧集团,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同日(10月11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出,蒋介石已命令郑州孙元良兵团3 个师东进,“你们应速部署以攻击郑(州)、徐(州)线歼敌一部之方法,牵制孙无良,否则孙兵团加到徐州方面将极大妨碍华野的新的作战。”
华野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