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府此次南迁广州,各大使馆人员都相继随政府去了广州,唯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依然留在失守的南京城内。并且据可靠消息,司徒雷登正派他的私人秘书傅泾波同其在中共的老同学黄华联络。尽管有这些不如人意的消息,蒋介石仍认定“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影响国际视听。”而且美国西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白吉尔在渡江战役前在上海曾声称过:即将以运输舰运海军陆战队运沪,扬言:“在沪市,国民党当局不能控制局势时将用美国人出面维持”。再说在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直接出面绞杀中国已不止一次,在上海更是有先例可循。因此,蒋介石对把西方国家拖下中国内战的泥潭充满信心,但前提是国民党军队在上海必须死守一阵。
历史的渊源,现实的利益,战略上的考虑使蒋介石下定决心,死守上海。
4 月27日,复兴岛,蒋介石专门召集了在上海的各中央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主要是黄埔系)开谈话会。蒋介石以老校长的身份告诫:“党国成败在此一举,黄埔学生必须以全力应付民族危难。”大会上成立了由中央各军事学校同学会组成的“非常委员会”,蒋介石希望这次会议能把已呈四分五裂状态的中央军校系统出身的将领重新召集起来,达到收拢嫡系的目的。
但他的命令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行之有效了。很多人接到蒋介石的通知,
并未到会。黄埔系正宗嫡系将领,南京卫戍副总司令覃异之,就在蒋开会当天上午离开了上海,回到广西老家。
这之后,蒋介石连续召见三批驻上海守军的团以上军官训话,内容不外乎要他们坚守上海,并给他们“打气”。
“我们的对手不是一般的敌人,是当今世界最凶恶、阴险的共产党。共产党问题不是我们一国所面临,是国际问题,因此也不是我们一国的力量所能解决,要解决需要依靠整个国际的力量。但目前,盟国美国要求我们给他们一个准备的时间,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只希望我们能在远东战场打一年。
因此我要求你们在上海打6 个月,只要你们坚守上海6 个月,我们的二线兵团就建成了,就可以把你们换下去休息。上海是国际都市,影响非常大,位置非常重要,国际自由人士不会不管的,只要他们援助我们,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发生,那将是最终埋葬共产主义的最后一仗!“
“这次共军渡江,国军失利,问题就出在戴戎光这个浑蛋一炮未发就投降了共军,让共军轻易过江,使得许多部队没有战斗就溃退,打破了我原来的计划。否则,共产党是没有办法渡江的。现在,我们在战略上虽然遭到了一些挫折,这只是暂时的,你们各位应当闻胜不骄,闻败不馁。你们应当相信我,从广东北伐以来,在战略上我没有错过,我们完全都是做对了的!”
蒋介石的一番说辞,对那些不明真相的高级军官们颇起到了些强心作用。他们私下里说:“老头子一定是跟美国人商量好了,只要美国人出面就有办法!”
蒋介石接着鼓励下属“守上海与抗日战争相比,优势在我们这一边。当年‘八一三”战争爆发,日本凭借其海、空军优势,想在很短时间里占领上海,迫我们订城下之盟,结果我们守了3 个月,日本报兵折将,没有达到目的。今天的情况和那时相反,我们有海、空军,共产党没有。从这个事实看来,我们要在上海守6 个月至一年是没有问题的。大家应该记得,当时八十八师的一个副团长谢晋元带一营人守四行仓库,仅仅一个据点,日本人就拿他没有办法,我希望你们都要向谢晋元学习,这样我们一定会胜利。“
“最后,我可以向大家断言,共军眼下的胜利,正是重蹈当年日军南侵之覆辙,共产党和当年的日本犯了同一个错误,渡江南侵,就是他们失败的开始!”
除了给下属“鼓气”,蒋介石认为稳定民心也十分重要。
4 月27日,蒋介石在报纸上发表了《和平绝望奋斗到底》的谈话,宣称:“为此国家民族存亡生死之交,中正愿以在野之身,追随我爱国军民同胞之后,拥护李代总统暨何院长领导作战,奋斗到底。”
同时,在这个谈话中,蒋介石特意把反共战争改说成民族解放战争,妄图以此煽起民族情绪,继续顽抗。他说:“我们目前的情势固然是险恶的……
但是,我们认清了今日剿匪作战是反侵略主义的民族战争,是反极权主义的民主战争,同时也是为了每一个国民,每一个家庭自由生活方式之社会战争和保障我们悠久历史文化和仁爱伦理道德的文化战争……这一反侵略战争如果失败,国家的独立自由地位,人民的自由生活方式,都必归于毁灭。我们的前途,只有普遍的贫穷,冷酷的饥饿和世界战争。“
其实,在蒋介石的极权统治下,广大的人民群众何曾有过民主?有过自由?连起码的生存权利,在火箭式飞涨的物价面前都难于保障。
4 月28日,蒋介石亲巡上海市区。这一天,当蒋介石在上海街头公开露
面时,上海的各家报刊都发表了注明“溪口27日电”的《蒋总裁告全国同胞书》,称:“今日的严重局势,失败不在于匪的实际力量如何强大,而在于我们政治的缺点,经济的恐慌,内部组织的松懈,使共党匪徒有隙可乘,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在前方军事和后方民众中埋伏间谍,散布失败主义,以瓦解士气和人心,因此,国军有优势兵力反遭挫折。中正对于过去政治、经济的缺陷,剿匪军事的失败,以至于我们的同胞遭受共匪的蹂躏和残杀,坠入共产主义的铁幕,来过这样一种黑暗的地狱的生活,这是我个人德薄能鲜,应该负其重大责任。但是,我决不动摇救国救民的信念,相信我们必能从共产党铁幕下拯救我国同胞,重登自由康乐之境地……”文章最后,蒋介石大言不惭:“11年前南京政府的撤守,正是我们抗日战争的起点;今日南京政府的撤守,更成为我们中国反共斗争唯一的转机”。
训话,打气,稳定军心,固然重要,但此刻蒋介石心里最想知道的是物资抢运工作进行得如何。
4 月28日,蒋介石召见了陈良,未等陈良开口,蒋介石急不可待地问:“初如,上海待运的物资还有多少?”
陈良:“报告总裁,中央银行金库中的金银已安全启运台湾,现只剩下20万两黄金以维持市面周转,而一旦从上海撤离,这笔钱也将如数带走。目前正开始抢运物资,但因物资太多,现在又加上各机关撤退,交通工具更缺,所以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很难将这批物资运完。我这儿有一份清单,请您过目。”
蒋介石接过清单仔细端详起来:甲——疏运物资种类:1。中纺公司及该公司已交国防部尚未运出之纱布;2。中信局之敌伪珠宝及中央银行寄存该局之日本赔偿铜元;3。中央银行业务局之德孚颜料;4。中央造币厂铜块及日本赔偿铜元;5。交通部之通讯器材及铁道器材;6。资源委员会之化学原料、金属器材及矿属油料;7。物资供应局之紫铜锭及其它贵重物资;8。美援花纱布联营处之纱布;9。卫生药200 吨及吉普车;10。 社会部国际儿童奖金救济物资500 余吨,布10万匹及卡车20辆;11。 善后事业保管委员会之重要物资。
乙——关于疏运办法' 略' 从陈良的清单中可以得知,目前已经运走的物资吨数不到总量的五分之一,即便将已装妥待运的加上也仅刚过二分之一。
蒋介石合上清单,问:“还有这么多呀?你能不能再快一点?”
陈良:“报告总裁,这已是超负荷了,最好能再给我一个月时间。”
蒋介石说:“行!”
但到底汤恩伯能否坚守上海一个月,蒋介石心中没底,他必须马上召见汤恩伯。
八、腥风血雨上海滩义子卖师讨宠,陈仪慷慨赴死。守卫大上海,汤恩伯有三个“高招”。
毛人凤的任务只有一个字:杀!蒋介石秘密筹划第二个“花园日事件”。杀气腾腾的“十条”战令。李宗仁给部下“打气”鼓劲。黎明前夕,上海到处响起大屠杀的枪声。
汤恩伯,原名克勤,字恩伯,取有恩思报之意。浙江武义县汤村镇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论军事才华,他的军事理论远比实践好,训练远比实践强。行家和同行对他的评价是:战前冷静,或攻或守或进或退安排得井井有条;战时慌张,一打响就陷入混乱状态,不知所措;战后清醒,为失责战败或损兵折将找理由,推卸责任。李宗仁代总统视之为“
小说推荐
- 中国雄师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第37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第一章祸起萧墙窝里斗开始郑庄公跟他亲妈和弟弟都翻脸了。1这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即春秋的第一年。也就在这年,立国二百年的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只剩下犹太王国苟延残喘。但,亚述灭以色
- 最新章:第26章
-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
-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 作者:罗雪篷 舒莺中国远征军 第一节(1)1939年,陪都重庆 五月阳光明媚的时节,苍穹碧蓝如洗,些微的飘着几朵白云,正值重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没有任何预先的征兆,中午时分,天高气爽,正是人们午后昏昏欲睡的时候,45架涂着血红圆心标志的中型轰炸机卷着震天动地的声浪奇迹
- 最新章:第48章
-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作者:陈舜臣《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1)来到地上后,后羿准备射下并排在天空中的十个太阳。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信心的他,当然只准备了十支箭。他将十支箭插在箭筒里,就开始依次射太阳 人 普普通通的人 生命的目的在于探究为人之道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历史观。有人因
- 最新章:-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第30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