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陈毅再次召集干部战士开会。在会上,陈毅特意提起了这两件事:“为什么没有票非要进去看戏?是不是老子革命几十年,进戏院还没有资格?(笑声)拿灯泡,也是这个思想作怪。还有,每天下午,丹阳满街都是我们的人,不请假就出来兜,闭着眼睛都可以抓几个!(笑声)
“笑什么?假如都像这样,进了上海不吃败仗才怪!要注意,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见面礼搞不好,是会被人家赶出来的。记住,我们野战军,到了城里可不许再‘野’啰,纪律,一定要严。”
这之后陈毅就特意命令即将参加上海战役的第九、十兵团的所有官兵利用战前休整时间进一步学习入城的政策和纪律,必须每个人都“过政策关”。
5 月10日,陈毅军容整肃,打着绑腿,在丹阳县城南山外大王庙的空场上,向正在集训的几百名接管干部作报告,他说:“进入城市一方面要有管理改造城市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有谨慎小心的态度。现在存在两种偏向。有些同志对进城无信心,愿意在农村工作,觉得管理城市没有办法,怕出纸漏。而敌人也认为我们是不能掌握经济和工业,的确我们也要承认这是我们的一个弱点,但是我们有信心可以很好地把上海接管下来的。整个中国都可以解决,进入上海为什么就没有信心呢?我们有几百万大军和强大的地下党的组织,广大群众的拥护,加上我们本身很存准备,很有次序,很有组织,再说管不好上海,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这一点信心都没有,就要犯右倾机会主义。但也有同志以为进一个城有什么了不起,没有看到进城的各种困难,而盲目乐观。上海有600 万人口,要我们给它解决煤粮问题、生活问题,组织他们,领导他们。上海是个最现代化的城市,是帝国主义、反动派的窝巢,是百年来发展起来的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复杂的城市,我们没有经验是很难进行工作的。因此除了具有信心以外必须具有谨慎小心临事不惧的态度,这样才能多考虑问题,否则是低级的幼稚的,就一定会栽筋斗。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难关,是一个伟大的考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世界革命的第三次大胜利。上海搞得好不好,全中国全世界都很关心,我们搞得好,世界民主力量就会为我们高呼,庆祝、干杯;搞不好就会使他们失望。相反,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看到我们搞得不好,就会欢呼,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有救。共产党不是没有进过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大革命时代就进过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但是又被赶出来了。这次进去是否还会被人家赶出来呢?现在还不能大胆他说一个‘不’字,主要是看我们自己。”
在粟裕、张震移驻苏州之前,在泰州、常州粟裕已召开了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会议,由部队,地方抽调约5000名干部组成上海的军管系统。军事接管委员会由唐亮、刘瑞龙、张震、钟期光、余立金、张崇文、谢胜坤、陈锐霆、张凯、张爱萍、熊天然等11人组成,粟裕住主任,唐亮、刘瑞龙任副主任。军管会分为军事部、政工部、海军部、空军部、后勤部、训练部等6 个部。
5 月2 日,粟裕、唐亮代表第三野战军前委赴丹阳汇报工作。
上海战役的作战方案在粟裕的领导下正加紧制定。根据中央对上海战役“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而又不能把城市打烂,要将上海完整地接管过来”
的指导思想,粟裕设计了三种打上海的方法:第一,围困战法。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对内地的若干城市都曾采用过这种战法。但上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上海有600 万居民,生活资料依靠外地运入,尤其是粮食和煤,所需数量都很大,长期围困,人民不仅没有吃的,由于没有煤,不但机器不能运转,而且连自来水都没有喝,人民的生活将陷入绝境。而敌军因有海上通道,很难将他们围死。
另外渡江以后,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应力争尽快解放上海。所以长期围困战法不可取。
第二,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击。这一战法优点在于可以避开敌人设防的重点吴淞,伤亡也可能减少,但是这一战法的主战场将在市区,城市会被打烂,不符合中央要求。
第三,把攻击的重点放在吴淞,钳击吴淞,暂不攻击市区。这样可以封锁敌人海上退路,并迅速切断敌人抢运上海物资的通道。如果敌人要坚守下去,必将市区的主力调到吴淞周围进行决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避免在市区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使城市少受破坏,达到完整接管的目的。但因吴淞是敌人防御的强点,因此,这种战法将是一场硬碰硬的艰巨的攻坚战,一场激烈的反复争夺战,我军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这个方案最接近中央指示精神。
为了不打烂城市,粟裕还给攻城部队规定,进入市区作战,应尽可能不使用重炮轰击。
三种方案上报后,中央同意使用第三种方案。
对于上海战役,毛泽东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说,有三种解决方式——北平、天津、绥远。毛泽东说,他希望用北平方式。
毛泽东的愿望是根据中央情报部门关于“上海可能发生共产党领导下的大规模武装起义”的判断而发。
有关部门已将起义的具体日期、部队、位置,起义将领的名单和指挥部所在点详细报来。
为了军事上的绝对把握,第三野战军前委与中共上海地下党取得密切联系,商请他们在战役发起前和战役过程中,为解放军提供敌人设防部署情况。
不久,上海地下党转来最新的上海守敌防御部署要图,张震即令复制,下发第九、十兵团。
5 月1 日,粟裕、张震电令第九兵团为准备攻占上海即进吴兴、桐乡、崇德间地区待命。第二十军到吴兴城以东约80里震泽镇为中心马漾以北、长漾以西、南洵镇(不含)以东、严墓镇及其以北地区休整;并对吴江、平望镇、盛泽镇、新塍镇警戒。第二十七军到以乌镇(嘉兴城以西约50里)为中
心严墓镇、马要镇(不含)以南、新塍镇(不含)以西、琏市镇(含)以东,嘉兴、石湾镇间观音桥、单桥段(含)以北地区休整;并对新塍镇、嘉兴、桐乡、崇德地区侦查警戒。第三十军即解除对广德以北山区清剿任务,向吴兴东开进,至以双林镇(吴兴东南约40里)为中心马要镇、琏市镇(不含)
以西、瑾琏市(不含)以北,棕镇(不含)以东、西阳、王家桥、古山村(含)
以南地区。第三十三军到以民舍镇为中心西阳、王家桥、古山村、袁家汇(不含)以北、东圩镇、马要镇(不含)、太湖以南地区休整,该军以一个团担任吴兴城警备。兵团直属机关到以南浔镇为中心及马要镇、东圩镇(含)间地区休整。第九兵团接令后,于5 月2 日晚开始行动。
与此同时,第十兵团也开始向苏州、常熟地区集结。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了。
十、战上海毛泽东电令三野:要给蒋氏宗祠以特别照顾。叶飞对粟裕的命令划了个大问号。上海起又失败,张权将军身陷囹圄。战上海我西线兵团损失惨重。
“月浦大捷”,汤恩伯兴高采烈。“不成功,便成仁!”敌军长刘玉章反锁碉堡门粟裕认为:司令部事先不打招呼是个错误。“东方马其诺防线”终于溃决。大上海解放,蒋介石留下痛苦的日记。
中共中央对于即将展开的上海战役十分关注。
4 月30日2 时,中共中央军委鉴于上海地下工作负责人吴克坚关于蒋介石正在从上海撤入撤物资的报告,以及外国通讯社4 月27日关于汤恩伯又从上海撤走1 万余人的报道,为了减少物资损失,集中歼灭蒋介石在上海的军事力量,特给粟裕、张震和总前委来电:如果你们能以一个军从常熟进占浏河,威胁吴淞,则敌人不敢再从海上逃走。
由于总前委复电,仍希望能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进驻上海,以便于准备接管事宜,中央5 月3 日晨2 时在给总前委、华东局并粟裕、张震的电文中称:上海在辰灰(5 月10日)以前确定不要去占,以便有10天时间做准备工作,在辰灰以后应作两方面的计划:(甲)即去占领上海,这是假定汤(恩伯)在10天内海上逃走,上海成了无政府状态,迫使你们不得不去占领,你们的准备主要是放在这点上,否则你们将陷于被动……(乙)只要汤不走,占领浏河的时间亦可推迟,何时占领上海要等候我们的命令,此点清粟、张注意。
小说推荐
- 中国雄师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第37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第一章祸起萧墙窝里斗开始郑庄公跟他亲妈和弟弟都翻脸了。1这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即春秋的第一年。也就在这年,立国二百年的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只剩下犹太王国苟延残喘。但,亚述灭以色
- 最新章:第26章
-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
- 十万青年热血奋战:中国远征军 作者:罗雪篷 舒莺中国远征军 第一节(1)1939年,陪都重庆 五月阳光明媚的时节,苍穹碧蓝如洗,些微的飘着几朵白云,正值重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没有任何预先的征兆,中午时分,天高气爽,正是人们午后昏昏欲睡的时候,45架涂着血红圆心标志的中型轰炸机卷着震天动地的声浪奇迹
- 最新章:第48章
-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作者:陈舜臣《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1)来到地上后,后羿准备射下并排在天空中的十个太阳。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信心的他,当然只准备了十支箭。他将十支箭插在箭筒里,就开始依次射太阳 人 普普通通的人 生命的目的在于探究为人之道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历史观。有人因
- 最新章:-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第30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