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唐王朝社会结构
中国社会结构,数百年来,一直没有巨大变化。即令受到来自东西两洋宗教上和商业上的冲击,跟以前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同。不过有若干部分隐晦,有若干部分突出。我们把它的纵剖面,作成下页表:
贵族,当时的术语称为士族,是国家的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构成,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最尊贵的封爵贵族,即皇族、戚族、封三、封侯。皇族、戚族是天生的统治阶级,封王、封侯则依靠爵位参与政权。
第二部分是门第贵族,即世家士大夫。南北朝时代那种把持政府、世袭官职的煊赫情形,到了唐王朝,仍有强大的残余势力。北魏帝国颁定的那些“郡姓”,照旧成为一种特殊阶级,高居平民之上,继续以做官为唯一职业。这种门第贵族集团中,崔、卢、李、郑、王五个姓氏,也继续保持五世纪时尊贵的地位,世称“五姓”。他们的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有时候还超过皇族。一个例子可作说明,下世纪(九)时,中级官员郑颢,正在跟卢姓议婚的时候,皇帝听了宰相白敏中的推荐,命他娶万寿公主。这是普通人家求之不得的荣耀,但郑颢却因断了卢姓婚姻的缘故,把白敏中恨入骨髓,以致白敏中以后几乎死在他手。五姓当然对自己的身价尽量利用,所以他们的女儿遂成为诈财的工具。选择女婿,除了门第相当外,还要索取巨额聘金,有时高达一百万钱——即一千缗(贯)。唐王朝开国时宰相的年俸才三百六十缗,折合起来,一个女儿的聘金等于一个宰相三年的俸禄,如再折合粮食,等于三万石稻米,即一百五十万公斤稻米,这个数字至为可惊。
第三部分是官僚贵族,即寒门士大夫。指出身寒微的现职官员。所谓“寒门”,就是平民阶级中的庶民,他们普通情形是,通过科举考试,如进士及第、明经及第,进入政府,担任官职。一旦担任官职,他就有资格摆脱他的阶级,而挤入统治者士族之林。他们最初不能避免的因出身太低而受到门第贵族的轻视与排斥,但借着权力和通婚——如娶五姓的女儿之类,就有机会进入门第贵族阶层。
平民,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庶民,即自由人。自由人中最尊贵的一个阶层是吏佐,这是一种特殊身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但本质上却是平民。用现代军队阶级比拟,吏位可称为士官,他们比士兵高一等,但他们永不能升为军官。他们只能从事诸如缮写文件,管理档案之类工作。当官员们横施贪暴时,吏佐因为多是本地人士,对本地情形比较了解,往往成为人民最大的直接灾害。他们如果想升迁到官员——士族的位置,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比吏佐低一等的是农民,这个居中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阶层,却跟政府最无缘分,而且在东西洋贸易中,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只有商人是天之骄子,他们拥有比农民较好的享受,而且一旦和官员结合,还具有政治上的影响力。
第二部分是贱民,也就是奴隶,没有个人的自由。杂户,是政府直属农奴,由地方政府管辖,战时调拨入伍。音声人,地位跟杂户一样,归太常寺管辖,世代担任乐工。官户,是罪犯之家,由司;农寺管辖,男子为农奴,女子多发配洗衣局。工户,少府寺管辖,世代担任工匠。乐户,包括妓女、戏剧演员和其他游艺从业员,太常寺管辖。部曲,是贵族私人所属的农奴,农奴的后裔永远是农奴。客女,部曲家的女儿,是贵族所属的女奴。妓女,首都长安地区的妓女,原属太常寺,后来专设教坊管辖。奴婢,是最下等、最卑贱、最哭诉无门的奴隶,身体生命,全操主人之手。奴隶的地位与奋牲相等,而奴婢的地位却比吉牲还低。
贱民阶级是法律和贫穷的产物,罪犯的家属,经政府明令没入官府时,就变成贱民。然而大多数贱民都因为贫穷,农民在无法活下去时,往往出卖子女为奴为娼、或自愿抛弃自由,投奔身兼大地主的士大夫门下,充当部曲n
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科举”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政治法律以及风俗习惯上,都有对平民镇压性和隔离性的不平等规定。以婚姻为例,贵族平民之间,绝对禁止通婚,跟贱民尤其不行。我们可举一个著名的冤狱,作为说明。江都(江苏扬州)县长吴湘因为侵占国家钱粮下狱,仅此并不能构成死刑。但不久就查出他的妻子竟是部曲身分颜悦的女儿,这种破坏Y礼教”的罪行不可原谅,于是斩首。死了之后,后任法官又查出颜悦不但不是部曲,而且还当过青州(山东青州)官员,属于官僚贵族阶级,颜悦妻子的父母,也是士大夫,原判决错误。皇帝特地为此颁下诏书,为已死了的吴湘昭雪,并对原法官惩处。
五 文学发展
中国文学,始终在音韵作品方面迈进,由《诗经》,而《楚辞》,而《汉赋》,一脉向下传递。到了第四第五世纪,汉赋发生变体,成为花枝招展的骈体文。直到本世纪(八),再发生变化,散文和短篇小说兴起,白话文也兴起。
骈体文是一种纯贵族的文字欣赏,反复不停的“四六”字句,好像乞丐唱莲花落,使人有一种油腔滑调的感受。虽然有一部分文章家乐此不疲,但开始后不久就被摒弃。反骈体文的大将是被后人尊崇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大师韩愈。八代,指八个王朝:东汉、曹魏、晋、南宋、南齐、南梁、陈、隋。这正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几个世纪骈体文盛行时代,也正是中国文学最黯淡的时代。韩愈主张恢复骈体文之前——第三世纪之前古文的体裁,即不讲韵脚,不讲对仗,有什么直说什么。这种古文。即我们所称的散文。
散文出现,对骈体文是一个大的伤害,骈体文逐渐萎缩到只限于一小撮士大夫圈子,专供皇帝诏书或大臣奏章之用。大多数士大夫逐渐采用散文,而且很有成就。如韩愈的《祭十二郎》短文,以平铺直叙的结构,表达他丧侄的沉痛。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以同样笔法,表达他对风景的印象,都是骈体文无法表达的作品。
除了散文,同时也产生了从前所没有的短篇小说。这个突破眼科举制度的不够严肃有关,唐王朝的考试不如后代慎重,政府权贵人物,如公主、亲王之类,往往事先指定人选,甚至指定名次。应考士子的激烈竞争,不在试场,而在试场之外的权贵之门,他们不惜用种种方法,博取有权大佬的垂青。其中一个方法是,把自己写的文章,先行送请权贵鉴赏。
文章与文学不同。文章是表达思想的短文,形态类似现代中学生课堂上的“作文”,字数从几百字到一两千字左右不等,堆砌经文典故,发扬儒家学派的仁义道德。诸如皇帝诏书、政府文告、大臣奏章、书籍序文、坟墓碑文、应试议论,以及文章家所写的一些论说,都包括在内。所以,无论用骈体文写的文章,或用散文写的文章,其枯燥无味则一,除非不得已,没有人要看。而应考士子的文章向权贵之门集中,堆积如山,权贵人物,更不会有胃口过目。为了引起权贵的注意,士子们在进呈他们的文章同时,另附一篇或数篇趣味浓厚的故事,即我们所称的短篇小说,希望从第一句起,就抓住读者——权贵人物,使他不能不看下去,这正把握了短篇小说的特质。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最初都以神怪为主。如《白猿传》,叙述一个女子跟白猿同居,生下一个儿子,这儿子长大后在唐政府做到将军之职。但大量的生产使它的取材越来越广,如《枕中记》,叙述一个落魄少年,遇到一位老翁借给他一个枕头,他在梦中娶崔家(五姓之一)女儿为妻,又进士及第,一帆风顺,官至宰相,然后年老逝世。大梦随着他的死而惊醒,发现借给他枕头的老翁正在他身旁烫酒,还没有烫温哩。这可看出道教思想已影响到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又如《莺莺传》、《霍小玉传》,提出社会问题,两篇内容相似,叙述男女恋爱故事,最后女主角都被海誓山盟的男主角抛弃。抛弃的原因是,唐王朝阶级森严,寒门士大夫不愿跟平民缔婚,以免葬送跟世家士大夫缔婚的机会。
无论散文和短篇小说,都是文言文写成,所以它们只是贵族文学,跟占全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平民无关。平民文学一直是一片?
小说推荐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送你一付历史解毒剂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生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通史“赵州桥本是鲁班修”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世世代
- 最新章:第59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者:费正清【完结】译者的话《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多种历史丛书中的一种,各卷由研究中国相应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编辑,卷内各章由各课题的专家撰写,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剑桥中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
- 最新章:第175章
-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 作者: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作品相关 前叙·一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与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的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
- 最新章:第140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第58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