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小媳妇》第23章


年轻人从头到脚的把她打量了一遍,“请人?什么意思?请人做什么?你是干什么的?看你的穿着是从农村来的吧?不好好在家干农活,跑这来找事情做?”
秋菊赶紧应道:“恩恩,是啊,唉,我们那农活少,所以,想出来找点副业,有什么好介绍不?”
年轻人似懂非懂的,有点不屑的问道:“我说姑娘,你找工作,你识字吗?有些工作可是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做的了的呢。”
有文化的人做的事?那不正好符合自己吗?哼,你也太小看我了吧?
“哎,不就文化吗?我有啊,我太有了。你说吧,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年轻人问道:“是文化?懂吗?不是你家的红薯,要多少有多少。也就是写字,而且,不只是要会写自己的名字,还得认得些字,你会写字吗?”
看来这人有点来头,说不定是哪家国企的呢,正好可以帮忙介绍下,秋菊嘿嘿一笑,“不就写字吗?还没有我不会写的字,你可以当场考我,我的文化很高的,你放心吧。”
年轻人哼了声,小声嘀咕道,难不成是个傻子?还是、是个骗子?“哎,你既然有文化,那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秋菊考虑了会说道:“你看我一弱女子,像工地或是搬运什么的力气活,我肯定做不来了,我觉得就做做会计或是文书之类的吧,知道哪里会缺人不?”
“会计、文书?你还知道会计跟文书啊?这个恐怕没有,要不看县政府缺人不?我看县委书记的位置给你算了,哎,你说你有很高的文化是吧?到底有多高?有你人这么高吗?”
什么?秋菊一下糊涂了,难道遇到了个傻子?还是他把自己当傻子了?秋菊正要发火,一个穿着、打扮差不多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们的对话更是让秋菊尴尬不已。
“哎,小文,还在做什么呢?该走啦,这是油条和煎饼,给你,你跟那姑娘,你们认识?在聊什么呢?”
“你说那姑娘?大概头脑有点问题吧,说话奇奇怪怪的,还想当什么会计、文书,还说自己有很高的文化,嘿嘿,反正要在这等你,我正好逗逗她。”
呸!什么人吗?就你那鸟样,还敢看不起我?真想冲上去找他理论理论。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的多了,别人也许会真把自己当傻子看,还是自己慢慢摸索好了。
秋菊沿着柏油路转了一圈,想找找看有没适合自己能做的工作。不过,走完一圈才傻了眼,在这个年代,都是国有制,所有职位都由国家统招统编,根本连跟针都插不进,何况是一个大活人?
走到中午时也没找到一个可以养活人的地方,就连工地也得有介绍信,还不是随时都要的。
早上胖妞给的那个煎饼早就消化的差不多了,秋菊感觉筋疲力尽,头脑发昏,身上一份钱没有,可怎么办?
她走到一政府的招待所前停了下来,里面传来炒菜的香味,这种香味自从来到杏花沟就再没闻过了。如果不想挨饿,看来在招待所做事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秋菊鼓足勇气走了进去,一身穿厨师制服的大爷见有生人进来,忙走过去问道:“姑娘你找人的?”
秋菊摸着咕咕叫换的肚子,吞了口口水,“哎,大爷,不是,我、我想问下,您这需要请人不?”
大爷瞪大了眼镜问道:“啥?你说啥?请人?”
“是啊,大爷,我想在这找点活干,您看您这缺人不?”
大爷盯着秋菊看了看,笑道,“我说姑娘,我们这缺不缺人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啊,你想找活干的话,要到你公社去开介绍信,等上头批了才能来啊。我看,你是饿了吧?”
秋菊摆摆手说道:“大爷,我可不是来混饭吃的,我是真想找活干。”
老大爷从蒸笼里拿出个白面馒头递给秋菊,“拿去吃吧,今天大爷请你吃饭。”
这年头还有好人?秋菊犹豫了下,还是接过了馒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总不能挨饿吧?这馒头还真大个,这年代的东西就是好,就如侯小花说的,实打实的料,一点不掺假。
“大爷,那我就不客气了,你放心,等我找到活干,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大爷笑道:“这啊,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用还的。哎,我说,姑娘,你是不是在家里受了气,偷跑出来的?你不是这城里人吧?”
秋菊咬着馒头,边说道:“我是从乡下来的,跟生产队的拖拉机过来的。”
“你呀,听大爷一句劝,别在城里呆着了,回家去吧,啊,这城里没你想像中那么好,这里呀,不缺干活的人,噢,赶紧回家吧。你记住了,从哪里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该回哪里去。”
大爷的话真深奥,难道这话是在提示着什么?秋菊不禁打了个冷颤,该不会是这老大爷也是个玩穿越的吧?就算是,他也不可能火眼金睛就能出我也是穿越过来的啊?
“好啦,大爷也该去忙了,你吃完就赶紧回去吧,噢。”大爷拍了拍秋菊的肩膀,走进了厨房。
秋菊走出饭堂,感觉很是苦恼,看来,这城里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唉,实在是没地方去,还是回杏花沟吧,打也好,骂也好,终归是自己的“家”啊,她突然怀念起那个家来。
顺着原路走回粮食局时,侯小花跟同去的那几个村民正焦急的站立在拖拉机旁,左顾右盼着。
侯小花跑上去着急问道:“你跑哪去了?不是去买点东西吗?怎么去那么久?我们还去供销社找过你,人影都没看到,哎,也没见你买到东西啊,没找到供销社吗?”
秋菊没精打采的,“是啊,我什么都没买到,我们回去吧。”
“什么都没买到?为什么?”
秋菊想了想,突然蹦出一句话,“因为我不知道,这买东西是要给钱的,呵呵,就这样。”
侯小花骂了句,“傻里吧唧的,进一趟城,什么都没做成,回去你婆婆又该骂你了。”
回去?是噢,自己什么都没说就跑出来了,回去还不知道怎么面对婆家人,该不会被赶出去吧?要那样,就真的没活路了……
第三十一章 出走风波
“哎,小花,我想问问你,今年是什么年了?唉,你也知道,我大字不识一个,所以,平时也不看年历,都不知道日子了。”
路上,秋菊挨着侯小花坐拖拉机上,凑到她耳边小声问道。
还好,刚刚在姨妈家看过黄历,问的还真及时,侯小花表情有点得意,想顺便卖弄下,“这你算是问对人了,今年是丁巳年,蛇年。”
丁巳年?自己博学多才,还真搞不懂丁巳年是哪一年,“你就说是哪一年吧?还有现在是几月,我都有点糊涂了,只知道这天气越来越凉了,我跟你说,我有时候连自己多大了都不知道呢。”
“哪一年?1977年啊,今天是九月二十一,这重阳节才刚过完没多久呢,你就忘了?你十八岁来我们杏花沟,到今年有整整五个年头了,你算下你多少岁了?这个应该会算吧?”
原来“自己”今年才二十三岁,还正是花样年华,还有大把的青春岁月。
1977年九月了?那就是说离十一届三中全会不远了,很快就能包产到户,杏花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凭着自己前世的学识和智慧,要想实现自己村官的梦想并不是不可以,也许在这刚好有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秋菊定了定心,要想在县城生存下去,或是回到二十一世纪去,都是不太可能的事了,只能顺其自然在那杏花沟好好过下去,只是,这回去该怎么跟婆家交代呢?
回到公社时已接近晚上了,远处传来狗狗的叫声,似乎在告诉别人,该回家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还能闻到淡淡的柴禾味道,这让秋菊更是好一阵心酸。
下了拖拉机,秋菊就一身没劲,每迈动一步都像是在走向黑暗般难受。大老远就看到娟娟提了篮野菜从河边回来,唉,这小姑娘天天都得上山找野菜,也真是难为她了。
“嫂子,你回来了?你这是到哪去了?娘跟哥都找你一天了,还在家大发脾气呢。”
侯小花显得有点惊讶,“秋菊,不是你婆婆叫你去城里的?你是偷跑去的?你看你还带了包,你想离家出走?”
“喂,你小声点,我不说了吗?我没去过城里,想去玩玩,见见世面啊。再说了,不是你让我去的吗?呆会见着我婆婆,你可别这么说啊。”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秋菊求助般的看着侯队长,上次救她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这次也只能依靠他来化解了。
侯队长没出声,一路上在想着对策,他并不惊讶秋菊的行为,身在这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