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姣妇》第63章


胡嬷嬷一听,可不是么?自从和甄石结拜成兄妹后,外间有什么事,甄石倒是通过乔氏,让乔氏说与三夫人知晓的,倒比亲大哥还要关怀体贴了。
这会儿,王正卿回府,进了甄玉的房,发现少了一个丫头,多了一个小紫砂壶,自是暗喜,早看红袖不顺眼了,这下退掉,房里清爽多了。
甄玉见他来了,便把史铁手之事说与他知晓。王正卿一听道:“他既然有事要禀报给你知道,定然是急事,耽搁不得的。现下我便去见见他,你且安心。”
王正卿去了小半个时辰方回来,沉着脸道:“唐妙丹郡主身边一个丫头递了一封信出府,那封信进了安慧公主的府第中。”
甄玉皱眉道:“这么说,唐妙丹郡主这是和安慧公主勾结了?”
王正卿踱步道:“安慧公主掌握着京城财政,举足轻重。唐妙丹郡主虽寄居在九江王府中,实则她身家丰厚,当年镇北王留下足够多的资金和物产,那些东西全是镇北王府一位老人家在掌管着,只等唐妙丹郡主招了夫婿,才把物业交还唐妙丹郡主的。若是唐妙丹郡主与安慧公主勾引,再由安慧公主安排嫁了人,到时她们两人联手,一旦想对王爷不利,则王爷大事之争,只怕要落下风。”
九江王当时希望王正卿休了甄玉,另娶唐妙丹,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想借着王正卿之手,将唐妙丹那份资产留在王府,为王府所用,以之养兵对抗另两位王爷。
甄玉听完王正卿的话,也叹气道:“你若娶了唐妙丹郡主,则王爷人财两得啊!如今倒不好办了。”
王正卿也道:“如今就怕唐妙丹郡主因爱生恨,对王爷不利。”
甄玉听王正卿分析了半天形势,一时道:“王爷不忍对自小养大的堂妹下手,有一人却是能下手的。”
王正卿眼睛一亮道:“不错,此事只要说与王妃知晓,王妃自然会想法子对付唐妙丹郡主,至少在此期间,不让唐妙丹郡主和安慧公主勾结起来。”
王正卿思谋着,倒有急事要吩咐章飞白去办,一时便回了书房,当晚安歇在书房,不再回房。
甄玉这里,却是用紫砂壶泡了茶喝,一边写剧本。到得第三日,季氏又来了,见甄玉写好剧本,忙忙就接过去看了看。看完惊叹道:“玉娘,亏你怎么能想出这等故事来,可是新奇。”
甄玉这本所写的内容,却是一位女子才华出众,不甘心待字闺中当个普通女子,因假扮成兄长模样,进京赶考,中了进士,更在金殿取士时,得封榜眼之位。之后,她和状元爷同台而食,同榻而眠,一道办公,两人渐生情愫。状元爷不知道她是女子,只以为自己有断袖之好,苦恼至极,寻思娶妻断了自己的心思。榜眼见状,只得借着醉酒,披露身份。结局自然是大团圆。
季氏得了剧本,兴冲冲回府,忙忙拿去给寿王妃看。
寿王妃是爱戏之人,一见剧本笑道:“上回让安慧公主得了先,这回咱们也能争个先了,赶紧让人来排戏是正经。”
婆媳正说着话,外头已有婆子报进来道:“王妃,夫人,三王爷来了。”
寿王妃略有些诧异,寿王和三王爷唐晋明虽是叔侄,来往并不密切,甚至为了避嫌,见面还冷冷的。这回唐晋明突然来了,所为何事?
唐晋明一进来,大家相见毕,一时见寿王妃拿着剧本,便笑道:“这莫不是从甄氏手中得到的剧本?”
寿王妃笑道:“正是。”
唐晋明一下伸过手道:“请婶子借给侄儿一观。”
寿王妃不好推拒,只得把剧本递给唐晋明。
唐晋明当场翻看起来,未及看完,已是站了起来,笑道:“婶子,这剧本我要了。”说着不待寿王妃反应过来,他执了剧本撒腿就跑。
“这是,这是巧取豪夺呢!”寿王妃失声喊道:“老三,站住!”
唐晋明哪儿理她?只一会儿,就跑出了寿王府,策马往自己王府去了。
唐晋明心腹谋士陈鸣远候在书房中,见得唐晋明拿了剧本回来,不禁笑道:“得手了。”
唐晋明一笑道:“不过区区一本剧本,就是强夺了,她们也不能如何,最多骂一顿。”
陈鸣远接过剧本翻了翻,叹道:“果然好文采,怪道皇上看了上回那个剧本,又看戏,却是上心呢!这回王爷及早排了戏,请皇上看戏,皇上看完必然会赏王爷。”
唐晋明得意,这些人争得死去活来,却忘记去讨皇上欢心了。须知道,最后能定结局的,还是皇上啊!
陈鸣远其实有些嘀咕,皇上在道观清修,偏生又不甘寂寞,养了好几个小道姑解闷,又看戏养花诸事,实在……。也因此,将来太子一职,没准还只凭他喜好封了,不顾其它呢!倘使这样,三王爷不顾节操讨好皇上,便大大有利。
唐晋明拍着手道:“上回让田绾绾进王家,让她大闹后宅,借此让王正卿无法一心相助九弟谋大事,没想到田绾绾没用,只一出手,就让甄氏识破,还被禁了足。那回本王就诧异了,甄氏一个深闺女子,怎的这等好手段?待得暗探查访,说道甄氏极可能是甄榜眼当初安排在王正卿身边的女暗探,倒解了本王的疑惑。只这样的才貌双全的女子,不在本王身边,只在王正卿身边,委实可惜了。”
唐晋明隔一会又感叹:“上回在安慧公主府中偶然见得甄氏一眼,标致异常不说,浑身还透着一股名士自风流的韵味,令人一见难忘。”
陈鸣远翻过一页剧本,用手按着,抬头道:“三王爷想得到甄氏,有的是法子。”
作者有话要说:勤奋更新了! 
☆、52
连着得了两个紫砂壶;甄玉心下高兴;只是树瘿壶毕竟太珍贵,怕不小心摔了;便只偶然拿出来泡泡茶,其它时间多是搁在多宝格上观赏着。倒是那个小小西施壶;天天用着。
胡嬷嬷笑道:“三夫人现下就跟这两个壶较上劲了,别的壶全瞧不上了。”
甄玉笑道:“紫砂壶是一个好东西啊,夏天里;茶叶搁里面七天,也不会馊的。用这种壶泡茶喝;对身体却有好处。且泡出来的茶;色香味俱全;比普通壶强不知道多少倍。”
胡嬷嬷这阵子见甄玉泡茶时,小西施壶只泡一种茶,别的茶也分门别类,用不同的茶壶来泡,知道这是怕茶壶吸味,乱泡会坏了茶的原味,一时笑道:“三夫人从前肠胃不好,并不是十分爱喝茶,如今得了紫砂壶 ,倒爱上喝茶了。”
说起茶,甄玉便问道:“上次在庵中,你不是说我赢了清风庙老和尚四局棋,得了三罐茶么?那茶呢?”
胡嬷嬷不由笑了,“夫人还记着呢?那茶不是让夫人送了一罐给老夫人,一罐给三爷,另一罐,当时三夫人让我送给唐妙丹郡主,那唐妙丹郡主当着我的面,把茶送给看门的婆子了,白糟塌了那好茶。”
甄玉一笑道:“上回既然能赢得好茶,这次想喝好茶,一样可以去赢几罐。”
胡嬷嬷一时笑道:“倒听闻清风庙收了秋茶,好几拨人为了得到那茶,上去和老主持连下数局棋,最终输了采头,一罐茶也没得到。”
说着话,甄玉果然起了兴头,决定第二日到清风庙上香,再赢几罐茶回来。
第二日,甄玉便领着胡嬷嬷和立夏到了清风庙中。老主持见是甄玉,一时失了态嚷道:“好嘛,上回赢了三罐茶回去,到处宣扬,说道打得老衲流花落水,一败涂地什么的,害得那些天每凡上山来的香客,都要和老衲下一盘,认为老衲既然输给一个女子,棋艺肯定退化了,容易糊弄赢一局什么的。你说你,赢就赢了,到处嚷嚷作什么?像老衲,这一生不知道赢了多少局棋,从来不到处嚷。”
甄玉哈哈笑了,“老和尚,敢不敢再下三盘棋呢?要是你又连着输了,把庙里的茶全送给我如何?”
“上回见你是女子,一时大意才会输的,这回怎么还会输?”老主持摸着胡子,信心满满的。那次输得惨了,过后只是使劲研究对方的棋路,料着这次再下,不会连输三局的。
两人说着,小和尚在棋室中摆好了棋盘,请他们进去。
棋下到一半,小和尚却进来俯在老主持耳边说了两句话,老主持一听,摆手道:“待我们下完这局再说。”
甄玉度着老主持有要紧事,便道:“主持有事只管去忙,这局棋算和棋罢。”
老主持如何肯?坚持着和甄玉下完棋,却是下输了,一时叹息道:“女施主棋路多变,比之上次,似乎又精进一些,厉害啊!”说完看看小和尚和胡嬷嬷等人,另向甄玉道:“有一位贵人要见女施主,借棋室说话而已。”
甄玉一愣,未及说话,暖帘一揭,已是进来一个俊朗贵公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