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韶殇》第102章


阴渐寒笑着不说话,莞尔沉沉叹一口气,走到了冷若的面前。
这个气氛有点诡异,阴渐寒眼珠子一转,悄悄松开了手,又悄悄跑开了去。
两个人皆定定看着对方,谁也没有打破这份久违的安静,过了很久,天慢慢暗了,冷若忽然出手,轻轻抱住了莞尔。
“我会没事的。”他道。
莞尔沉默着,点了点头。
不远处,一双狡黠的目光偷偷看着眼前这一温馨的一幕。
这两个家伙,什么时候和好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回来的阴渐寒躲在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他们相拥,一边坏笑着一边眉头微蹙,有些想不通。
前几天不还是冷冰冰的样子吗?
感觉到身后有异样的目光,冷若低吟一声放开了莞尔,而同时,一枚小小的石子掷向了院子门口。只听衣服拂动的声音从院门后面传来,然后是一双黑色的靴子,接着是人。
冷若和莞尔皆面色不善地看着阴渐寒,看得他毛骨悚然,不得不傻笑着对付。
就在冷若和阴渐寒离开长安的三天后,前方又传来急报,上郡被破,成少青败退,冯飞虎不知道怎么回事,始终没有与成少青会和。上郡的惨状比起朔方更加惨烈,三日之内,城中空无一人,大街上遍地都是尸体,残肢断头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一阵腻人的血腥气,大雨一下,血流成河,就像修罗场一样。
听着战报,舒珏紧紧握住了拳,整件事,他唯独算漏了一个冯飞虎,原以为他最多只是目中无人,却不想他竟然心存反叛之心,如果他能准时和成少青会和,上郡就不会被破,现在成少青军中肯定士气低落,无心应战。若是没有援军增援,长安怕是难保了。
只可惜朝中无人,一个个都是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临到关键时刻,没有一个派的上用场!
可恨!
他紧紧咬着下唇,众臣虽然立在下面看不清他的脸色,然还是清清楚楚感觉到了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阴冷之气。他们缩了缩脖子,鸦雀无声。
“陛下!”一道沉静中略显轻浮的声音响起,不用抬头也知道是谁,大家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再这么安静下去,他们怕自己会吓得站不稳。
舒珏看着李郁,只见平时没什么礼貌的他此刻规规矩矩地出列,执笏弯腰,道:“匈奴骑兵进攻猛烈,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调兵保护长安,长安岌岌可危。”
你不说我们也知道!
有些人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当初舒珏对击败匈奴信誓旦旦,调走了长安的兵不说,还从益州抽了十万的兵,附近能抽调的兵已经不多,最多只能再抽调十万,可是……
加起来三十万的兵和匈奴十万都不是对手,剩下的十万有什么用!更何况大多都是新兵,不善作战。
舒珏这才开始后悔自己一开始不听项山水的劝告,执意把长安弄成了一座空城。他看着李郁,问:“说下去。”
“汉中、南阳离长安较近可以先从这两郡调兵,陛下同时诏令天下,让各路诸侯前来保护。”
舒珏打断:“诸侯?来得及吗?”
当时为了防止诸侯作乱,而将诸侯的封地远离长安,要从他们那里调兵过来,时间上太玄了。
李郁的话好没讲完,他拱了拱手,道:“陛下,臣闻河南王手下兵强马壮,可从河南郡调兵,暂借长安之围,再急调诸王大军。”
舒瑾?
听到这个名字舒珏很不爽,刚刚把他赶回封地,难道还要请他回来不成?
李郁知道他的想法,可是现在,除了这样,没有别的办法,舒珏保持着沉默,既不反对也不说好。底下一干人皆战战兢兢,不敢随意发出一点声音。
过了很久,舒珏似乎想通,轻轻嗯了一声。
“就按照李爱卿所言。”
三日后,使者匆匆到了河南王宫,日夜马不停蹄地赶路,他快要累趴下来了,可是没有时间休息!
拿着舒珏的诏令,说要宣布,却被对方以王爷生病为由挡在外面,只能一个人等在空荡的殿中,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一转眼就是一炷香的时间,使者不时抬头看着太阳,急得汗如雨下,忙抓住一个来换茶的小太监,塞过去一小锭金子,道:“拜托了,请带我去见王爷,事态紧急,这是陛下的诏令!”
小太监看见金子很心动,可是这件事他不好插手,只能望着那闪闪发光的金子猛瞅,却不得不拒绝。
“我家王爷这些日子病了,现在服了药已经睡下,请使者稍安勿躁,王爷醒了,一定带您过去。”说着换好茶,退了出去。
等他醒了,黄花菜都凉了!
使者坐立难安,干脆闯进了内宫。
“使者大人,请您止步,这是后宫!”身后跟着太监宫女,想要拦住他的步伐,却反而被推开,他是第一次来这里,也不知道舒瑾住在哪里,无头苍蝇一般乱找着。
“站住!”前路被挡住,他抬起头,但见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年,横剑挡在了他的面前,看他的装束打扮,不像一般的护卫,倒像贵公子,使者反应很快,当即猜出了他的身份。
“原来是小王爷,虞谨言失礼了。”说着躬身深深做了个辑。
方舒收起剑,看着他急急忙忙,身后的侍从又慌慌张张的样子,眉头一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走在最前面的小太监忙回道:“回禀小王爷,这是长安来的使者,有要事面见王爷,可是王爷病了,现在喝了药正睡下,我们请使者大人稍作休息,可是使者大人却硬要闯进来。”
方舒的眉头在听到舒瑾病了的时候不着痕迹地皱了一下,他点点头,看着虞谨言,稍微放柔了声音,道:“原来如此,是我失礼了。”
虞谨言摇头说客气,又急匆匆问道:“不知道王爷醒了没?”
方舒看了一眼身后猛打眼色的侍从,想了想说不曾,他道:“父亲这几日很是嗜睡,精神不怎么好,还请虞大人见谅。”他又说,“虞大人舟车劳顿,一定累了,不如趁此时候,先行休息。等父亲醒了,我一定派人来请。”
虞谨言想了很久,不得不忧心忡忡地答应了。
第115章 长安之围(5)
虞谨言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一整夜。他辗转反侧,躺在床上来回翻身,到天快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因连日来精神都处于紧绷状态,他一觉就睡到了日上三竿,等他醒来的时候,落在地上的窗户影子已经接近垂直了。
糟糕!
他飞快下地,拿起挂在一边的衣服,匆匆出了门,刚好和前来请他的小太监迎面相撞,小太监闪得快,避免了一场亲密接触。他微弓着身子,道:“虞大人,我家王爷有请。”
终于肯见了吗?
虞谨言脸上的紧绷稍稍松懈,正要和小太监一起去,却猛然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他拍了一下后脑,道:“等一下!”说着匆匆忙忙回了屋子。
拿开柔软的枕头,从下面取出一只暗红色的木盒,虞谨言犹豫了一会,便拿出了里面的一张绢书,他没有打开绢书,而是将它小心地收进了袖中。
但愿,不会有用到它的时候。
跟着小太监来到了明光宫,舒瑾果然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躺在床上,已经是春天了,屋子里却烧着暖炉,一进门就有一种令人难受的温暖,感觉燥得很。他斜斜靠在床头,就着方舒的手喝药,理都没理他。
虞谨言刻意加大了声音叩拜,果然引起了舒瑾的注意,他伸手挡住方舒还要递过来的药,轻咳几声,扭头看着他,道:“原来是使者大人,真是怠慢了,因为本王身体不适的缘故,竟然让使者大人等了那么久。”他掩面又咳了几声,空气中很快弥漫出淡淡的血腥味,虞谨言心里一惊,抬起了头,果然看见舒瑾不经意放下的袖子上沾染了一大片红色。
那是……血!
他真的生病了?还是装的?
“王爷的身体要紧,只是下官前来,带了陛下的诏令,有要事恳请王爷答应。”
舒瑾突然又爆发出几声咳嗽,竟把刚才喝进去的药全吐了出来,方舒被吓到了,忙放过药在一边,轻轻拍打着他的背,柔声道:“父亲,您怎么样?”
看着舒瑾如此严重的模样,虞谨言更加奇怪了,他这个样子不像是装的,难道真的生病了?如果是装的,那他早就知道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或者说,他在试探自己?
“王爷!”不管了,先说了,看他接下来是什么反应,“匈奴进攻中原的事相信您也已经知道了,陛下请王爷调兵前来长安!”说着深深叩了一个头。
方舒侧头看着他,脸色微沉。
舒瑾捏了一把他的手,把他的神思召回来,只听他一边轻咳一边说道:“匈奴进攻中原的事我已经听说了,不是有成将军和项大人吗?怎么陛下会要求调我河南的兵?”
虞谨言心思一动,忙道:“为了增援北方,陛下将长安附近能调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