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第113章


“咳咳……”张允文清清嗓子说道,“如今的大唐,终究是朝廷的大唐,你们若是想要发展道教,就需要亲近朝廷,为朝廷出力,而不是这般闲云野鹤的在外面漂泊着,还和朝廷抢人口和贡赋!”
张允文话音刚落,那袁天罡便疑惑的道:“什么和朝廷抢人口贡赋啊?我们不过是一群道士,哪里会和朝廷抢人口贡赋!”
然而站在旁边的李淳风听到此言,却是一愣。
张允文解释道:“你道是历史上的那个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二人灭佛所为何事?便是为了这人口赋税!太多的人加入道门沙门,遁离世俗,会造成一个国家劳动人口的缺失,从而导致赋税、兵役的流失,这对于任何一位君主而言,都是不能使其发生的!所以陛下会下令裁汰天下僧侣道士。”
“可是,若是道门拿出自己的心意,向陛下,向朝廷表明心迹,不会与朝廷争利,而且对朝廷有用,那朝廷不就会容忍你们了么!”
袁天罡点点头,手指头轻轻的有节奏的敲击几案:“表明心迹倒是好办,可是我们道门如何才能报效朝廷呢?”
“这个简单!道门之中,有精于天象地理者,可入太史局,为朝廷观察天象,勘测地理。有医者可悬壶济世,甚至入朝为官,那不就让朝廷放心了么!至于结交权贵之类的事情,道门还是少做一些,搞不好会卷入什么政治风波里面!”
听到这话,袁天罡不由有些犹豫的道:“难道允文要我们整个道门都投靠朝廷?”
张允文却是避开这话题,径直说道:“天下传教,莫过于在上层贵胄之间传教和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教两种!可是两种传教各有其利弊。像那在高层之中传教,不易打开局面,而且那些贵胄喜怒无常,极难把握。而在民间中传教,却是为朝廷所忌,像你们道门,汉时便有太平道、五斗米道,前者席卷天下,后者割据一方,哪个朝廷中央会容忍这样的局面存在?所以,你等若是要发展道门,一来需要结交权贵,然而又不可深交,尤其是不可卷入政治之中。二来则是亲善百姓,劝道百姓向善,心向朝廷,这样可以得到朝廷的扶持,那么,道门即可振兴!”
张允文说完,屋内三人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张允文也不急,端起有些冷的茶水,就着一块剩下的松糕,慢慢吃喝了起来。
等到他吃完一块松糕,袁天罡这才起身向张允文一揖道:“多谢允文指点!不过这件事关系道门兴衰,不是朝夕便可决定,恕贫道未能立刻定下来。至于允文所要求之事,贫道明日便随允文下山!”
张允文回了一礼:“多谢袁道长!”
袁天罡对李淳风道:“天色已晚,淳风,待允文他们下去休息吧!”
李淳风在前面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张允文慢慢出了这间屋子。
在他身后,袁天罡和孙思邈还在议论着什么。
来到厢房,只听见里面鼾声如雷。张允文摇摇头,对身边的李淳风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房间,这里……唉!”他指了指房门。李淳风会意的道:“来,张将军,这边请!”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汝南公主
更新时间:2010…6…18 15:44:41 本章字数:3929
纵然实在隔壁,可那呼噜声依旧透过墙壁,响彻在自己这间房间里面。
想来也是,刘氏兄弟加上一个杨常,三个打呼噜的家伙叠加在一起,那声音极具破坏力。
而马望山、杨石、韩世良三个不打呼噜的人睡在一起,就要安静许多。
当二人张允文起来时,发现几名不打呼噜的家伙正懒洋洋的伸着懒腰,打着呵欠,而三名打呼噜的家伙则是精神奕奕的。
为此,一众人狠狠的盯了三人几眼。
用过早饭,张允文便提出离开,而袁天罡道:“允文若要离开,还请等等贫道师徒还有孙道兄,我们将同你一起离开终南山!”
“嗯,不是说只有道长你会下山么?”
“昨夜听了允文的一席话语,感触颇深,所以贫道准备让淳风进入太史局里做一员小吏,而孙道兄则是要去检查一下汝南公主和皇后娘娘的病情。”
张允文一听,顿时知道其中意味,恐怕整个道门不久之后将会被朝廷监管!
嘻嘻笑了两声,说道:“既是如此,那我们便上路吧!”
于是,一众人慢慢的沿着起伏崎岖的山路往山外走去。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是上山时虽然费力,却是稳紮稳打,而下山时虽然省力,却容易失足。尤其是有两个老头子的情况下。
虽说孙思邈养生术厉害,可要达到张允文这种健步如飞,还是差了一点,所以,韩世良连同三名道士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旁边跟着杨石,以免发生什么不测。
花了半天时间下山,然后纵马返回长安。
张允文这才发觉,今日的朝会好像自己有没有参加。嗯,不知道李世民会是什么表情。
先将袁天罡师徒安置在新的府邸里面。这座占了半个里坊的宅子被张允文送给自己的两个哥哥做新婚之用,而他自己,还住着以前的那座宅子。袁天罡师父住在这座宅子里面,也是方便过几日主持定亲和成亲。
而张允文,则是带着孙思邈前往皇宫,一来给汝南和长孙皇后检查一下病情,二来则是向李世民告个长假,准备自家两位哥哥的婚姻大事。
见到张允文带来了孙思邈,李世民原本准备开口斥责张允文的话语顿时收了回去,而是热情的对孙思邈道:“孙道长来了!上次不告而别,实在是让朕担心了好久哇!”
只见孙思邈神色一黯,有些惭愧的对李世民道:“贫道无能,上次没能救回平阳昭公主,实在是惭愧啊!自觉无颜见陛下及娘娘,所以不告而别,还望陛下恕罪!”
张允文顿时心头一怔,那平阳公主还是死了!
李世民也是眼神黯淡下来,却是向孙思邈劝道:“孙道长不必如此愧疚!平阳那丫头心中有结没解开,与道长无关!”
张允文也道:“道长医的是病而不是命,能治命者除了阎王还有谁!”
听了二人的话孙思邈的脸色这才好些。
“道长稍坐片刻,朕已经差人去请娘娘和汝南过来!”李世民微笑着对孙思邈说道。
孙思邈点点头,坐在一张胡凳上喝茶。
然而李世民面色却是倏地一变,恶声恶气的向张允文道:“允文,你可知今日朝会上百官说些什么?”
张允文暗道,今日我连朝会都没参加,怎么能知道朝会上事呢?
“御史台的人弹劾你不准朝纲,每日例行朝会想参加时就参加,不想参加时就不参加,实在是无纪律,建议朕剥夺你上朝会的权力!”
“哈,那正好,我正不想每天那么早上朝!”
“你,你这小兔崽子!”李世民竟然有些口不择言,“想偷懒,门都没有,从明天起,无论刮风下雨,你都得给我上朝来!”
“呃,陛下,微臣正是来请假的!”
“请什么假?”
“微臣的哥哥不日将成亲,嗯,陛下你知道,微臣的哥哥遇事犯浑,而微臣身为其弟,自然要在家中为其筹备,所以请陛下准臣假期!”
“什么,你的哥哥要成亲!可是你那日听那奚族的老家伙说过,只要你的哥哥成亲,朕就要赐婚给你和那奚族女子。难道你不想娶朕的宇儿了?”李世民有些恶狠狠的说道,面色之中带着一丝狰狞,“若是你敢不娶朕的女儿,朕要你好看!”
张允文顿时有些无奈的看着李世民,正要说话,只听见一名内侍尖利的声音响起:“皇后娘娘,汝南公主驾到!”
只见珠帘晃动,一名身着明黄色宫装的美妇带着一名身穿嫩绿色宫装的少女盈盈走来,在他们身后,同样盛装的宫女面露分成两列走在后面,其中一人正是蕊儿。见到张允文,蕊儿的嘴角边不由泛起一丝微笑。
“参见皇后娘娘,汝南公主!”孙思邈和张允文同时行礼道。
“孙道长,允文,你们不必多礼!上次一别,好久都没有见过道长了!看道长气色丰润,神采奕奕,本宫倒是羡慕得紧啦!”长孙氏笑道。虽然她做了快一年的皇后了,可是依然平易近人,有着一股难言的亲和力。
孙思邈和长孙氏寒暄几句之后,便和李宇到隔壁一间静室里面进行检查了。而长孙氏则是眼光一扫,对张允文笑道:“‘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允文真是好文采啊,寥寥几笔,便将长安的风物给写了出来,不过这诗篇似有未尽之意啊!”
张允文听到这首长安古意,顿时有些吃惊的说道:“娘娘从哪儿知晓这诗的?”
“你还不知道?这长安城里都传遍了,那几位礼部的官员记下之后,还专门让人接着往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