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第189章


ソ邮照庖煌虼缶俊?br /> 听到杜子庭的话,康苏密陡然转醒。的确,现在不该是发呆的时刻,要尽快接收这支军队,保证定襄城稳定,在李靖入城之前配合这两位将军维持好定襄城的秩序。一旦步鹿叶的这支军队不受控制,那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康苏密当下匆匆的带着众位亲兵,往大营方向走去。同时还令周围的八千士卒缓缓往大营方向推进,做好战斗准备。
路过张允文的炮兵阵地时,康苏密隐约能看见那一根根向天的炮管,心头不由生出一丝恐惧,不由自主的靠着边走。
一到达大营里面,康苏密和杜子庭顿时发现整个营地的士卒竟然全部集中在校场之上,一名壮实的汉子正站在点将台上,挥动着双臂,用突厥语大声的吼着什么。校场四面接燃着熊熊的火盆,将整个校场照得通明。
“那汉子在说什么呢?”杜子庭见康苏密的八字眉渐渐的竖起,目光渐渐凌厉如刀,不由出言问道。
“他是步鹿叶的副将,现在正挑动这些士卒返回牙帐!还说了不少关于我的坏话!”听得杜子庭发问,康苏密反倒是平静下来,轻声说道。
这时候,张允文也带着亲兵跟了上来,刚好听到了康苏密的话,顿时道:“康大帅,你带着人强冲校场,老子两炮把这东西轰上天去,看看谁还敢出来煽动闹事!”
他们此时正站在校场之外,离点将台足足有近百步。虽在钢弩射程之内,但点将台下人头攒动,射出去的箭矢极易被阻挡。所以张允文决定仍旧用迫击炮轰他。
康苏密点点头,看着张允文带着六名炮兵架好三门炮后,便用突厥语大声吼了一声,带着亲兵往校场内冲去。
听到康苏密的吼声,校场内的士卒齐齐望向康苏密,而那位点将台上的副将顿时面露激愤之色,对着康苏密一阵大吼。
就在这时,三枚炮弹划破空气,发出一阵尖利的啸声,两枚落在点将台上,一枚落在人群之中。
那位副将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被气浪高高抛起,又落了下来。待硝烟散尽,只见那位副将的半边身子已经被炸没了,奄奄一息,却又用愤怒的目光望着正慢慢走过来的康苏密。
康苏密却是再也没有看他一眼,以一副胜利者的姿势走上点将台,望着下面的士卒。
刚才突如其来的三枚炮弹将这些士卒炸懵了,看着地上的弹坑和呻吟的同伴,他们感到一阵害怕、迷茫。这时候,康苏密走上点将台,用慷慨激扬的语气大声的说着一番鼓励人心的话,加之自步鹿叶死去之后,他便是这定襄城内官制最大的将军,所以士卒们顿时安静下来,齐齐望着康苏密。
就这样,经过一夜的动荡,定襄城也渐渐恢复了平静。那一万步鹿叶麾下的突厥士卒也归在了康苏密的帐下。至于里面有多少步鹿叶的死忠,这个暂时不考虑,自有康苏密去处理。就算他处理不了,唐军主力也即将开入定襄城,到时候还不能奈何那些隐藏在士卒中的死忠么?
当一缕晨光照射进定襄城时,定襄城四面大门慢慢打开。
早在外面等了半夜的唐军步骑在侦察营的带领下,排成整齐的行列,进入定襄城。
至此,唐军伐突厥之役,已连大胜两场,兵锋直指突厥牙帐。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兵锋
更新时间:2010…6…18 15:46:17 本章字数:2892
转眼之间,十月便已悄然而至。
虽说是秋季,可是天气依旧炎热,尤其是在漠南草原上,日光照射下的草场腾出丝丝热浪,连空气似乎都有些扭曲了。
定襄城西的草原上,牧草依旧青青郁郁,但若是细看,定会发现牧草的草叶尖已经开始慢慢变黄了。漫山遍野的牛羊正悠闲的低下头啃食这这开始变黄的牧草。
突厥牙帐就位于这片草原之上,离定襄城不到百里,骑兵若是不顾惜马力冲锋,朝夕可至。
此时突厥牙帐之中,颉利可汗正坐在汗座之上,下面便是突厥的文武大臣了。无论是颉利还是一干大臣,脸上都挂着惊骇、惶恐和焦急的神色,惊疑不定的望着摊在中央长桌上的那副简易地图。
“大汗,唐军已经占据恶阳岭,如今虎视定襄,大汗不思于定襄城外一决雌雄,反而要徙牙帐于碛口,这是何等道理!”一名须发皆白的突厥老者看着颉利可汗,大声责问道。
颉利却是转过头去,不看老者那如同鹰隼般的目光:“右贤王哪儿的话,本汗虽欲于唐军一战,但是一来我军分散,如今可用之兵不到三万,再加上定襄城的两万,也不过五万人,如何吃得下唐军三万精锐。再说了,唐军有火器相助,威力无穷,恶阳岭一役,我军损失过万,而唐军不足千人,正是那火器之功。还有,李靖虽然只有三万兵马,但是他竟敢孤军深入,谁也不知道李靖身后又有多少兵马?大唐是不是起倾国之兵来攻?所以右贤王,本汗撤走,是迫不得已啊!”
而那位年纪虽大,却精神矍铄的右贤王闻言,冷哼了一声:“当年的颉利是如何的了得,就像天上的雄鹰,振翅击空;就像地上的苍狼,桀骜不驯。可是现在呢,面对三万汉人就要退却,那里有我阿史那家族的血勇!难道是十年安逸平静的生活将你的雄心壮志消磨得干干净净?”
颉利尴尬的抽*动了一下嘴角,努力的不去看右贤王,而是望着其他的大臣。
这右贤王虽是颉利的叔叔,但是突厥人轻视血缘,只重实力。这右贤王于陇西握兵五万,皆是突厥精锐,足够让他颉利忌惮不已了。所以,他尽量不和这位脾气不好的右贤王争辩。
帐中其他大臣对视一眼,顿时议论纷纷起来,有人赞同在定襄决战,有人主张迁往碛口,不一而足。
而颉利和右贤王则是默默不语,看着下面的大臣争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长长的声音传来:“报——”
一听到这声音,众大臣顿时安静下来。敢在这时候闯大帐,定是有重大事情发生。
那名报信的游骑冲入大帐中,“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禀报大汗,定襄城昨夜陷落唐军之手!”
“什么!”帐中众人同时一声惊呼,齐齐瞪圆双眼,看着地上的跪着的士卒。
“我定襄城内有兵马两万,凭城而守,岂是那般容易被攻破的!到时候我军驰援,内外夹击,唐军那里攻得下来!”颉利有些恍惚的站起身来,喃喃说道,忽然又似想起了什么,向那士卒问道,“对了,康苏密康将军,还有步鹿叶步鹿将军呢,他们二人是老将了,怎么会让唐军攻取定襄?”
那士卒不敢看颉利那欲择人而噬的目光,垂首道:“康苏密投降唐军,大开城门迎唐军入城。步鹿将军被康苏密和唐军联合起来杀死了!”
“什么!”一声更加高亢的声音响起。
“那本汗的萧妃呢?”颉利听见康苏密降,顿时想到了留在定襄城中的萧皇后,赶忙问道。
那士卒小声答道:“康苏密将娘娘送给了唐军!”
颉利陡然双眼通红,口中发出一声低低的咆哮声:“康苏密,本汗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既然定襄城已失,那刚才和右贤王的争辩便失去了意义。右贤王郁郁的站起身来,往大帐外走去。
颉利好不容易平复了心头的激动,坐在汗座之上,无力的吩咐道:“唉,你们下去吧!吩咐各部首领,让他们收拾一下,连夜出发,前往碛口!”
众大臣齐齐起身,向颉利行了一礼,然后慢慢退出大帐。
门帘落下,颉利单手支着脑袋,眉头紧锁。
而在定襄城内,李靖正带着亲兵慢慢行走在定襄城内。定襄城内已经不成样子了,突厥人住不惯砖墙瓦房,除了保留部分房屋供原来的汉人居住之外,很多地方的房屋都被夷平了,在上面搭建起毡房来。行走在定襄城,依稀可见碎石铺成的道路,雕刻着图案的阑干,散落在某个角落里的青砖。这么多年过去了,汉族的痕迹已经慢慢的减淡了。
这里本是汉人的地方,被突厥占去了这么多年,终于又回到了汉人手中。
来到凤仪宫,如今这里已成了李靖的行辕所在,将领们正站在庭院中等候李靖。李靖先向他们打了声招呼,然后慢步走进大厅之中。
众将领连忙跟上。
坐下之后,李靖笑道:“今日取了定襄,全凭诸将拼杀,战士血战!诸位辛苦了!”
众将忙道:“大总管辛苦!”
客气完毕,李靖站起身来,指着铺在桌上的那张地图道:“诸位对于今后战斗,可有什么看法?”
李靖问过之后,众将领皆是一阵沉默,只是死死的盯着地图。
片刻之后,一名将领才大着胆子说道:“经过这两场战役,我军胜局已定,剩下的不过是趁胜追击,扩大战果而已!”
这人话音落下,不少将领纷纷出言附和。
李靖却是诘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