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鉴宝师(古栋)》第11章


今天已经超过六百五十年的时间,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元青花”的任何记载,世人对于“元青花”的概念和认识还要说道一个外国人。一个名叫珀希瓦尔大维德的外国人曾经收藏过一对铭文为”至正十一年”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根据这对纪年瓶,结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藏品,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与“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纹饰类似的青花瓷器,将它们命名为“至正型”青花。
日后这对青花瓶成为衡量许多相同类型瓷器的一杆标尺,用这对瓷瓶上的纪年文字以断代,减少了许多费力的说理和繁琐的考证。系统认识和研究“元青花”的历史不过六十年,几乎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没有纪年身份,存世的相关文献资料也极其稀少,后来有人研究得出不算明确的结果,‘明朝推翻元朝后对前朝的瓷器和有关文献,进行过毁灭性的打击所致。’
“元青花,那元青花和青花瓷有什么不同吗?”李天宝问道。
“跟你在一起开古玩店真是一大悲剧。”林美茹没有回头,而是继续道:““元青花”当然是指的是瓷器的烧造年代,从元代起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现在的收藏者大多收藏的是元、明、清三朝的。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别,总之跟你说细了也说不太清楚,但我上学时的老师专门研究过“元青花”,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有关“元青花”的知识,虽然我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但能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听完林美茹的话李天宝还是疑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元青花’,我刚才看了,这罐子的底足没有款。”
“笨蛋,就是因为它没款所以我才觉得是‘元青花’,刚刚不是跟你说了吗,元朝的青花瓷器除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的两尊象耳瓶中的其中一个上见有纪年外,全世界也没见过第二个。如果不是这个瓷罐已经碎裂,我断不敢马上猜测它是“元青花”,不过碎裂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能够直观的查看到陶胚的内部情况,“元青花”陶胚比较粗糙,这点从圈足也能观察到,但是外露的圈足容易造假,但碎瓷片却不会说谎。”
“原来是这样,既然‘元青花’那么粗糙那价格肯定不怎么样了?”李天宝问道。
“虽然青花瓷到清朝康雍乾达到了鼎盛,但‘元青花’因为存世量稀少,所以价格不菲,一件‘元青花’的‘鬼谷子下山’瓷罐,当年就曾拍出过两亿四千万的天价。”
“两亿四千万?!我草,这破东西居然这么值钱?!”李天宝惊讶道。
“别做梦了,你这个虽然是‘元青花’,但都是碎片,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就算是完整无缺,但图案也是简单的缠枝莲,不可能达到两亿的价格,不过五六百万应该不是问题。”
第16章一物降一物
“我草,五六百万!差了一块瓷片,让小爷损失了五六百万,这他妈也太残忍了!”李天宝的想法当然不是痴人说梦,虽然这“元青花”大罐已经破碎,但如果不是少那一片,左眼的蓝光肯定是可以将其修复,那可不就是五六百万的钞票?
“别瞎想了,快点干活吧,还是实际点的好。”林美茹说完走了出去。
李天宝坐在床上,看着缺少一片的“元青花”残罐,心里怎么想都觉得不是滋味。就在这时右眼中的蓝雾不知怎的,开始悸动不安,正在李天宝奇怪之时突然飞了出来,盘旋在“元青花”的周围不停的扩散,直到在“元青花大罐”前形成了一个电视屏幕大小的一片范围。
“难道蓝雾要给我什么提示,上次在那个翡翠毛料身上可是出现过奇异的画面。”
李天宝心里马上提起了精神。果然,蓝雾中开始出现了画面,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前天刚把店铺转让给自己的王老板,他手上拿着一个箱子朝一家拍卖公司走去,而后一个五十岁左右类似鉴定师的男子接待了他,王老板将箱子打开后拿出了一只漂亮的青花瓷罐。
“这不正是床上的‘元青花大罐’吗!”
画面还在继续,鉴定师看到“元青花大罐”时欣喜若狂,二人坐下开始讨论着什么,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男子伸出了六个手指,王老板立刻大喜,手舞足蹈起来。王老板如获至宝,提着装有瓷器的箱子走出了拍卖行。
就在他刚要上车的时候,一个头戴鸭舌帽的青年突然上前,抢过了王老板手上的箱子,不过还没来得急转身便被王老板拦腰抱住,青年看自己无法逃脱,索性将箱子狠狠地扔到了地上。王老板见状才松手去查看箱子,青年这才借机逃脱。当王老板打开箱子的时候,“元青花大罐”已然成了一堆碎片。王老板一屁股瘫坐到了地上,看着这些碎片良久都没有起来。
突然画面转换到另外一个场景,看周围的景色显然不是同一季节,但这个熟悉的街道正是李天宝所在的古玩街。画面中的王老板拿着箱子走到了一个古玩摊上,把破碎不堪的瓷片拿了出来,摊上的老者看看后伸出了五个手指。王老板见对方这么压价,气得破口大骂。
就在这时,画面突然消失,与此同时蓝雾也重新飞回到了李天宝的右眼之中。
“原来是这样,难道是因为王老板花了巨资卖了这个“元青花”,去拍卖行做鉴定准备拍卖,而后遭到歹人抢劫不甚将“元青花”瓷罐摔成了碎片,然后王老板去地摊想将瓷片卖掉,但因为嫌价格太低,所以没卖。王老板肯定是因为欠了巨款所以才不得已把店转让给了我们。”
李天宝的推断完毕后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但是画面中并没有显示丢失的瓷片,这让他失望不已。不甘心的李天宝再次回忆着刚才的整个过程,那些画面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回放着。
一个发现让李天宝嚯地站了起来,并大叫道:“没错,肯定是这样!”
“刚刚在画面中,王老板只在地摊上拿出过碎片,而且是放到了摊位上,缺少的那一片肯定是落在了那个地摊上,因为这“元青花”已经残碎不值钱了,所以王老板没有卖也没有在意是否丢了一片,随手放到办公室的床底。因为瓷罐收来的时候肯定花了不少钱,所以经过这次波澜自己的店铺也没办法经营下去,所以转让给了我。”
前因后果切合的天衣无缝,李天宝欣喜若狂了一阵,这个发现让他重新点燃了希望,如果上述的假设成立,找到残缺的最后一片“元青花”将它修复,那可是几百万的收入。
因为今天是礼拜天,潘家园古玩城的地摊只在礼拜六和礼拜天两天开放,所以正好是寻找那个摊主的好机会。李天宝不再迟疑,将“元青花”收好后放在了房间的柜子里,一切收拾妥当后,他一个人走了出去。
李天宝出门后便在潘家园古玩城的街道上寻找,凭借画面中的记忆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对照。走了大概一百多米的距离,李天宝停在了一个摆放着古旧器皿的摊位前。
周围的景象和画面中的绝对吻合,只是看到摊主的时候,李天宝一颗火热的心脏立刻凉到了谷底,因为眼前摊位的摊主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和画面中那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相差万里。
“哥们儿,请问你一直在这里摆摊吗?”
年轻的摊主抬头看了李天宝一眼,大大咧咧道:“没错,都十几年了!”
“十几年,哥们你开玩笑的吧,你才多大,难道你三四岁就开始摆摊!”李天宝笑着道。
年轻人一撇嘴道:“少废话,不买东西就滚蛋,别耽误我生意。”
李天宝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跟他这么说话,如果不是看在这个年轻人比自己还小的缘故,李天宝这个浑不吝说不好会把他的摊位都给踹飞喽。
“小子,最好把你的嘴给我放干净点。”李天宝说完,怒目圆睁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还真是一物降一物,李天宝一放狠话年轻人的架势立刻软了下来。也许是看出李天宝这个家伙不是什么善类,总之一副小混混的硬气瞬间塌陷。
“大哥,我跟您逗闷子呢,这摊位以前是我爷爷的,小的时候当然是他老人家抱着我来。”
第17章瞎做好心人
“是不是六七十岁,留着长长的山羊胡?”李天宝急切的问道。
“对对对,您是不是认识我爷爷?”
李天宝眼睛一亮赶忙问道:“你爷爷在哪里,带我去找他。”
“大哥,不是我驳您面子,恐怕您是找不到他老人家喽!”青年的样子似是有些伤感。
李天宝一看,也猜出了一个大概,不过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