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第1225章


最废人力的环节已经解决了。”
曹襄不屑的道:“几个消息机关就能代替人力?”
云琅笑道:“曹信就绝对不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曹襄有些为难的道:“曹睿,曹芳……”
云琅立刻摆手道:“别提他们两个,我闺女也不会嫁给他们,没有半点可能。”
“为什么?”曹襄有些恼怒。
云琅悠悠的道:“我西北理工先贤昔日做过一个调查,惊奇的发现,近亲成亲,子嗣的智力都不高,很多人从生下来,就带有各种残疾。这是天灾,也是人祸。”
“孟大,孟二兄弟两不是也被你教导出来了?”
云琅淡淡的道:“这没有可比性,就算是你愿意让我用特殊的法子教导曹睿,曹芳,当利公主也不会同意的。她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你还是好好地教导曹信把,免得将来曹氏被曹睿,曹芳给祸害了。”
曹襄长叹一声道:“我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见过曹信跟霍二了,作为父亲我当得很失败,连自己儿子的动向都不知晓。”
“曹信,霍二年前去了秦岭,现在在我家,你要是想儿子了就去看看,霍二的肚皮已经很大了,不到两月,就要生产了。”
曹襄喟叹一声道:“我们父子缘何会陌生至此?”
云琅笑道:“有本事的儿子基本上都不会跟父亲太亲近,这是男儿本色。”
“那孩子现在阴沉的厉害,前年在清理阜阳家业的时候,这孩子下手很重,他的一些叔伯从人间消失了。现在,我对阜阳都似乎失去了掌握,我觉得这孩子正在有计划地夺权。”
“这不叫夺权,叫做预先接收,他接收的越多,曹氏家族将来就越兴旺。”
“问题是,我的威严何在?”
“谁叫你养儿子的,儿子本身就是我们甜蜜的敌人,你所创造的一切剩余价值终究会落在他的手中。学我,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你要知道我一般都是白送……”
曹襄点点头道:“是这个道理,可是,我心里为什么就这么不舒服呢?”
云琅大笑不止,与曹襄碰碰酒碗,就把一大碗冰凉的葡萄酿送进了嘴里。
今天做的暗示已经足够多了,曹襄并没有听明白,云琅也就不再多说。
以曹襄的智慧,怎么可能会弄不懂今天干的事情的含义,他是不想知道,也不想理会。
奴隶贸易,棉花贸易,刘据飞速膨胀的个人实力,他愿意选择前两项,而不愿意与刘据纠缠不清。
曹襄对皇帝有着强大的信心,这么些年来,皇帝遇见了无数的风浪,他一次次的平安度过,想来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奴隶,云琅是不要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要的,他宁愿开发工业技术,也不愿意使用奴隶。
并不是他对奴隶有什么好感,而是觉得自己身为一个文明人,本身就不该跟奴隶有任何粘连。
使用奴隶本身,就是文明的巨大退步。
一台轧棉机顶的上一百个乃至更多的奴隶手工剥棉花,一台多线纺织机,能顶的上几十个女奴摇纺车,至于一台飞梭织布机,则能顶一群手工织布者。
云琅准备将棉纺厂安置在上林苑,这座工厂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汉国乃至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一座工厂,也隐约有了后世工厂的影子。
曹襄参观过云氏的棉纺厂,意志坚定的抛弃了自己先前想要使用大量奴隶的可笑想法,坚决参股云氏棉纺厂,还替霍去病,李敢,争取了相应的份额。
在霍光,张安世极度不满的目光中,云琅跟曹襄碰了一杯酒之后,事情就尘埃落地了。
“西北理工十年磨一剑,如今成了人人都想要的猪头肉!”
张安世用脑袋碰碰霍光的肩头低声道。
霍光道:“钱财并非吾辈所求之物,你的贪婪之心怎么还没有改变?”
张安世搓搓双手,摊开之后道:“没法子,这是天性,我就是喜欢钱。”
“师傅当年怎么没多给你一些金子,好把你活活压死。”
“你现在给我一堆金子压死我也不晚啊,张某人做事历来持之以恒。”
“好了,不说这些废话,棉纺厂模式应该推广开来,迅速制造出一大批真正依靠做工生活的人出来,如此,城市才会有活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张安世叹口气道:“你信不信,从今往后,只要是能种棉花的土地,都会长满棉花,种粮食与种棉花的收益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我很担心以后会出现别人用管仲的‘齐纨鲁缟如霜雪’的手段糊弄大汉人不种田,最后导致灭国的惨案发生。”
第四十九章 梁凯的公平世界
听了曹襄的担忧之后,云琅笑了,齐国用在鲁国事情,基本上只会发生在大国跟小国的纠纷中。
而现在,大汉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国家,甚至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国家,齐纨鲁缟如霜雪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只会对大汉国最有利。
此时此刻的大汉国,什么都是最好的,即便刘彻已经有了很多不好的变化,他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英明的君王。
大汉国整体素质的提升,将个人失误对国家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长门宫十余年来在教育,医疗上的不懈投入,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云琅改造纸张,发明印刷术的功绩,也让大汉国的百姓们享受到了最好的红利。
昔日之时,童子中识字者千中一二,现如今,大汉国超过三成的孩子已经可以简单地朗诵《诗经》了。
在关中,一家之中若是没有一个识字之人,全家上下都会受别人的白眼。
而雄心勃勃,钱财又多的数不胜数的阿娇贵人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读书,不仅仅是男子需要读书,女子也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
她甚至昭告天下,只有家里有读书识字的母亲,才能教导处一个或者更多有出息的儿子。
只有一边读书,一边耕地,放牧,做工的人家,才真正称得上大汉国的上等人家。
尽管一个家庭供养一个甚至多个读书人会带来巨大的家庭负担,阿娇明确的告诉世人,长门宫今年用于助学的资金达到了骇人的三万四千金!
她还写诗告诫世人——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此诗一出,刘彻震惊的魂不附体,敬阿娇为天人!
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了,想起云琅那张丑陋的令他快要呕吐的脸,对这首诗立即没了好感。
他执着的认为,这首诗应该出自他之口才合适!!
“这首诗是你耶耶作的?”
不知怎么的,刘彻此时瞅着坐在角落里的云哲就来气。
“回禀陛下,这首诗是阿娇贵人作的。”
“胡扯,阿娇能不能作出这样的一首诗,你以为朕不清楚吗?”
“真是阿娇贵人作的,我耶耶从来没有作过这样一首诗。”
“你耶耶确实不作歌赋,一般都是曹襄作的,现在,轮到阿娇了是吗?”
见皇帝要发怒了,云哲将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心中暗自悔恨,明明还有一月的假期,自己干嘛要提前进宫?
刘彻再看看云哲桌案上堆积如山的瓜果吃食,回头再看看自己只有笔墨纸砚外,只有一杯清茶的桌面,无名的怒火由心底升起,指着大殿的大门对云哲道:“滚!”
云哲正准备滚出大殿,打扮的妖里妖精的蓝田就从帷幕后面走出来,抱着皇帝的胳膊道:“父皇又动怒了。”
刘彻瞅瞅闺女,再瞅瞅等着看他反应的云哲,怒火再起,抖开蓝田的手,再一次指着殿门道:“一起滚!”
蓝田大喜,喜滋滋的朝父亲施礼道:“今日秋光正好,原本就要跟阿哲一起去看红叶,多谢父皇。”
说完话就拉着不情愿的云哲一起离开了建章宫。
眼看着两人纠缠在一起出了大殿,刘彻的心情似乎又开始变好了,毕竟蓝田是他最心爱的女儿,见她过的快活,刘彻的心情没理由不会变好。
云哲,蓝田走后,刘彻瞅着空旷的宫殿,长叹一声,取出一封文书怔怔的看着。
文书是他的儿子燕王刘旦的。
文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感情,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仁孝之心,但是,将所有的文字合起来就一个意思——燕王刘旦希望即刻入京侍奉自己年迈的父亲……
“长安虽大,却无一寸多余的土地来容纳一个亲王!刘旦若是有心,就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