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黑心)》第193章


蠹跚嶙镌稹?br />
第一千户兴奋的看着神机营那些虎蹲炮,对李开国道:“大人,这些炮就分给我们吧,我们第一千户队现在就缺少火炮了。”
第三千户说道:“凭什么都给你们?我们也缺少火炮。”
第六千户也道:“没错。要分我们就平分,不能都给你。”
三个千户争执起来,都想分这批火炮。李开国沉声道:“别争了,这批火炮谁也不能给。带回去让匠户们回炉重铸。明廷铸的炮你们也敢要,不怕敌人没打死,自己反倒炸死了吗?”
第一千户迟疑道:“不会吧大人,这可是皇上的亲卫神机营,他们的炮也不靠谱?”
李开国冷笑道:“你要是敢要,本抚就分给你,要是有一炮炸了膛,本抚就要了你的脑袋。”
第一千户猛一缩头,干笑道:“大人,我不要了,还是让匠户们重铸吧,用得放心。”
第三千户和第六千户也都点头。
李开国扫了一眼战场,说道:“赶快打扫战场,将俘虏都集中起来,一块押回去,咱们去打那四万京营兵马。这该死的崇祯老儿,居然敢对本抚下套,不把他打疼了,本抚如何在山东立足?”
灵山卫军快速打扫战场,然后上马前往东面,那四万京营方向而去。
七天后,李开国带着灵山卫军押着五万明军俘虏进入济南府城。整个济南府再一次轰动起来,老老幼幼排着队欢迎李开国凯旋归来。他们是非常欢迎李开国作战得胜的。老百姓们发现,自从李开国占据了济南府,他们的日子一下就好过起来,虽然还没有到收取夏粮的时候,不知道到时要交多少税。
但至少灵山卫军从进城到现在,从没有骚扰过百姓,反而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不但平抑物价,不让奸商们赚他们的辛苦钱。而且开放告官通路,让一大批百姓冤屈得诉,让他们狠狠的出了一口气。
但士绅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害怕的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明军俘虏,仍然是难以至信。怎么会有五万明军被一万多灵山卫军俘获这种事情?难道李国是天神下凡?他的兵都是天兵?可以以一敌百?
他们不通兵事,自然想不到火器的厉害。只要运用得当,别说以一敌百,就是以一敌千都不是什么稀奇事,特别是双方所持兵器不对等的情况下。
一回到巡抚衙门,李开国就看到了卫初平。卫初平立刻跪倒在地,说道:“恭喜大人,得胜凯旋。”
李开国抬手让他起身,对众将道:“你们先退下吧,明日本官升堂,全部官员都要来参加,你们派人通知一下吧。”说完拉着卫初平进入府中,微笑道:“是不是没钱了?才来济南府找本抚?”
卫初平大惊,说道:“大人怎么知道?咱们确实没钱了。大人,您这么大批量的收购粮食,还大规模的招兵。你不知道,现在灵山卫的新兵已经突破二十万了。大人,咱们可养不起这么多兵啊。按照我的计算,连同辅兵咱们最多只能养兵三十万,就已经达到五个百姓养一个兵了。”
“现在又增兵二十万,已经达到三个百姓养一个兵了。而且冯国用还在拚命的招兵。大人,这可不行啊,如果没了银钱,咱们招再多的兵,也是没用。”
李开国微微一笑,说道:“初平别急,本官自有办法。还有,冯国用不停的招兵是本抚让他办的,'。cc书包网'现在时机已至,本抚要横扫天下,没有足够兵源可不行。”
卫初平一怔,低声道:“大人,现在就动手,咱们根基可不稳啊。”
李开国嘿嘿一笑,说道:“看上去根基不稳,其实咱们稳得很,你知道本官一直没有公开反明,就是为了靠住大明这杆旗帜。只要咱们处处以大明官员自居,就算是皇上翻脸,下旨说咱们是反贼也不怕。到时用一个皇帝旁有小人,再来个清君侧,天下谁也不能说本抚的不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2请懿安皇后喝喜酒
先是济南府半日即落入灵山卫手中,接着五万大军在海上喂了海王八,陆上那一路明军丢了五千人后,仓皇逃往诸城。现在所有的目的都没有达到,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消息一传来,怎能不让崇祯怒火冲天?
他不敢去找懿安皇后的麻烦,只能跑到皇后宫里来指桑骂槐。周皇后挨了一顿骂,心中却是十分的舒畅,她知道,懿安皇后心里很清楚,崇祯皇帝骂的是谁,她要坐在宫里好好的等着,等着高高在上的皇嫂向她低头。
可惜皇嫂没有等来,却等来一个令所有人惊诧的消息,懿安皇后决定要出紫禁城,她要去往南京,给太祖朱元璋上香祭祀。
这个消息一出震得整个明廷上下都头晕眼花,谁也没有想到,懿安皇后这是要做什么。可谁也不敢去问,因为懿安皇后这是在尽孝心,虽然就连一个小老百姓也知道,突然要去祭祀一个二百多年前的死皇帝,肯定不那么简单,但没有人猜得透,这是懿安皇后在报复崇祯皇帝。
没错,虽然懿安皇后贵为后宫实际上的统治者,但她始终还是一位青春女子,年龄也不过二十八岁。她忍受不了崇祯皇帝的责骂,也不能将皇帝召来训责,更做不出上吊投缳自尽的把戏,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抗议。
果然,她一封奏章送到皇帝面前,立时就让崇祯皇帝傻了眼。他也不笨,知道这是懿安皇后的报复,可偏偏,满篇都是他不能反驳之词,什么二百年来,未有亲赴孝陵尽孝者。今大明风雨飘摇,身为朱家子孙后人,愿以此身求祝太祖,保……。
崇祯皇帝竭力想要找出不同意的理由,却发现连口都没办法开,已经被懿安皇后给堵死了。他也不敢去见她,于是便回复道“朕知道了,皇嫂孝心可嘉,现天下甚乱,此去南京。恐有不测,待天下承平,再请皇嫂上香祭祀。”他这已经是在说软话了,必竟身为一国之君,他不能亲自去承认错误。否则威严何在?
可惜的是,孔老夫子那句话说的太对了。‘惟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按说皇帝给你认了错,你就台阶就下吧。可是懿安皇后居然不领情,再上一道奏章,意思就是,天下不太平,才需要她去上香祭祀。以求太祖保佑,如果皇帝不允许,那么她就亲自去面见太祖求祝。
这就是威胁崇祯皇帝,你要是不让哀家去。哀家就死给你看。崇祯皇帝爆跳如雷,当场便打死了两个看不顺眼的小太监。怒气冲头之时,他立刻在折子上写了八个大字,‘准奏,着三日后起程。’
奏章都在宫内来往,快速无比,朝臣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圣旨已经下了。懿安皇后三日后起驾南京,拜祭太祖。尽孝这个大帽子一出,朝臣们谁也不敢上折子说,懿安皇后,您老人家就不要添乱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谁有功夫陪着您玩啊?
所以只能准备了。这一下把礼部、兵部、户部忙得够呛,先是礼部,得派出得当的官员,拟好懿安皇后出行的礼仪和沿途行宫的住所,还有要知会南京礼部好生拟定祭祀太祖的礼仪。
然后是兵部,得派出兵马保护懿安皇后,这个年月,天下这么乱,如果有不长眼的真敢对懿安皇后动手,有个三长两短,朝臣们可是吃不了也兜不了,崇祯皇帝不会让他们活着的。
最后是户部,得安排粮饷和银钱,总不能让懿安皇后出门还乞讨着一路去南京吧,国库就是再困难,也不能缺少这一点银钱。说是一点,还真不是一点,崇祯皇帝看着户部报上来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拨付折,疼得心里直哆嗦,不是他小气,实在是一个大子他都恨不得掰开了花,天下要用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国库的收入则是太少,所以虽然贵为天子,崇祯皇帝也十分的愁银子。
最后一狠心,批了。三日后,懿安皇后起驾通州,从通州乘船沿大运河往南京而去。陆上明军派了御林军一万,水上则由三千并不会水的假水师随船护驾。
虽然李开国占据了济南府,但没有一个人认为,就凭着他那两万五千兵马敢出城袭击船队。而且大运河并不经过济南,而是从德州、临清、聊城而过。
崇祯还下旨,令在德州驻留的一万辽东铁骑从德州护送船队出山东省。待得到了江浙地面,由在诸城的四万五千明军接送护驾返回南京,这样的安排,足以策万全。
这些安排都没有大张旗鼓,就是懿安皇后出京,明廷也封锁了消息,不许外传。可惜的是,所谓封锁消息简直就是个笑话。凤驾尚未出宫,天下已经知闻。这个消息以一日数百里的速度传递。
李开国得知这个消息,只比京城百姓们早知道一日,他知道的时候,船队刚刚从通州。
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