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第9章


谩R簿褪撬卧兜纳偈且蛭钕稻诓康睦┍啵允槔衩挥邪朊叵担撬卧痘故撬屠戳艘磺Т笱螅凳且皇钦允槔癜阉盎乜饴祝峙滤祭床患盎乩础U允槔褚不乩瘢土怂话倨フ铰恚盟闪⒘艘桓銎锉穆靡渤闪艘桓龌斐陕谩?br />
从六月开始,直皖双方以北京为中心,对峙起来,并且积极备战。
赵书礼也开始训练军队,这些他不懂,他前世最接近军队的行为就是参加了大学一个月的军训,可那显然不行。于是又找上了宋远,宋远派了一些基层军官在赵书礼的军中日夜操练,赵书礼也亲自跟士兵一起,他也需要接受军事训练。
从走正步起到拉栓打枪,无一不学。而赵书礼也派人去教宋远的人骑马,一来二去两人关系升温很快,私下里商量一旦战争打响,互为援助。在这个乱世里,多个朋友多条路,双方也算各取所需。
一个月后,战争终于打响,赵书礼和宋远的军队被编为东路军,属徐树铮指挥。段祺瑞总领全局,指挥中路军驻扎团河。另一路西路军,则由段芝贵指挥。
段芝贵指挥曲同丰的边防军第一师、刘询的陆军第十五师、边防军第三师第五混成旅,第九师两个营、第十三师辎重营,部署于涿州、固安、涞水以北,计划沿京汉路南下,首先夺取保定,然后继续南进。直系以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主力第三师及第二、第三混成旅部署在易县、涞水、涿州、固安以南一线,抗击皖系的进攻。
十四日夜,吴佩孚亲率其第三师的第五旅,企图出其不意的直捣团河,捉拿段祺瑞,却被段祺瑞侦知,一面调集援兵,一面逃回北京。吴佩孚捉段计划落空,便指挥部队在琉璃河、涿州一线面对皖军的进攻,并且避其锋锐,主动撤出高碑店,并将其所部分左三路:以固安为中路,涿州、高碑店为西路,廊坊、杨村为东路。
而赵书礼的军队就驻扎在杨村附近,这里是铁路要道,双方必争之地。
十五日晨,赵书礼接到命令,率军随同第二混成旅,第三师对杨村阵地发起攻击,一定要在吴佩孚军立足未稳前将其赶出杨村。
杨村有海河流过,上面有一座铁路桥,赵书礼奉命突袭占领此桥,并立即构筑防御阵地。
“冲啊!”
赵书礼也不会打仗,不懂上面阵法之类的,索性带人冲锋吧。其实此时他的心里还忐忑不安,怕怕啊,子弹不长眼,心里不由得打起了小九九,已经打算好,要是不利赶紧撤退,保存实力和小命要紧。
铁桥搞过路面十米,这本是佯攻,加上道路狭窄,十分不利于骑兵的展开。
又遇到对方早有准备,赵书礼的第一拨冲锋就遇上对方机枪的扫射,损失惨重。但是徐树铮传来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赵书礼只能继续进攻。当然赵书礼并没有亲自上去,都是督促着手下拼命,自己则躲在一旁冷眼观看。还好这些蒙古人本来就悍勇,不知道是因为成吉思汗的血液还没有散尽,还是因为穷山恶水多刁民的原因。但很可能都不是,因为当初在草原上跟蒙军打仗的时候,他们可没有这么凶猛。
死伤越来越多,但是却是有收获的,终于接近了桥头,只需要一个冲锋或许就能拿下对方的阵地了。可就在这时候,突然一声巨响,接着接二连三的爆炸在赵书礼的骑兵中响起,战马惊了四处乱跑根本不听指挥。该死,对方竟然在大桥上安放了数门大炮,赵书礼愤愤骂了一句,无奈只能下令退兵,一直退到梁庄,在宋远留守军的帮助下才稳定下来。
徐树铮很生气,可是看到赵书礼伤亡情况后,也默不作声了。
留下一句“休整吧”就走了。
休整了一天后,十六日命令再次下达,还是攻击杨村。
这次顺利多了,铁路桥上竟然没有守军,但是却有日本兵在附近巡逻。赵书礼不知其故,在杨村驻扎下后,宋远军也进驻,他带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赵书礼像吃了苍蝇一样。
原来杨村直军之所以放弃,是因为日本军队干涉,他们要求直军离开铁路线两公里外,否则日本人就要发动护路攻击。
有没有搞错,这是内战啊,竟然把日本人拉进来,顿时赵书礼对徐树铮多了些埋怨,这行为太没品了。他甚至有些后悔,要是当时他在努力一把拿下铁路桥,是不是日本人就不会来了,污点啊,在民国第一仗竟要外国人保护,而且竟然还是日本人。
在仔细听了宋远的消息后,赵书礼做出了一个决定,立即离开杨村,往西攻击而去。第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第二也是因为宋远探报,由于仓促撤离杨村,直军战线出现一个空隙,赵书礼觉得通过这个空档插入敌军后方,才能发挥骑兵的威力。
正文 第九节 胜利的战斗,失败的战争
这次可跟上次不一样了,这一次赵书礼次次身先士卒,士兵气势如虹。他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是一个这样冲动的人,似乎脑子一下子不受控制了。不过他没有可以压制,而是很享受这种感觉,刺激痛快。前世的他因为在商场中勾心斗角,早就成了一个心中没有波澜的沉稳中年,现在的他突然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激情四射的状态,这就好像一个长年的痿哥,突然之间怒起了,怎么能不兴奋。
大军很快强行突破数道敌军阻击阵地,逼近对方后退主力。
“前方三里就是北仓了。”
赵书礼看了最后一眼地图,然后分出一股精兵,让脱欢带领马不停蹄的赶往北仓。根据情报,直军东路总指挥曹瑛正退往北仓。
北仓是一个小城,但是对于缺乏工程武器的赵书礼骑兵来说,也不是能够轻易啃下来的。
所以赵书礼的打算是紧紧咬着对方,不让对方进城。
受命的脱欢带人飞奔而去,在北仓东部五里处截住了直军曹瑛部,骑兵冲入正在撤退的直军中砍杀一气。接着打穿敌军直奔北仓城而去,曹瑛见此情况,立即扎住军队,稳扎稳打,很快包围了北仓城。
但是此时后续的赵书礼大部也跟上了,一路上杀散了十几股直军溃兵,终于在直军攻城前赶到北仓。曹瑛见此当即放弃了北仓,赵书礼派一千人进入北仓,大部队绕道北仓西边,继续追击直军。
曹瑛见摆脱不掉,牺牲了一营士兵殿后,大部队构筑起了简易工事打算抵抗。
赵书礼率领的大队人马只有三千,而曹瑛军则过万,而且四周都是直军打乱的军队,僵持下去对赵书礼很不利。可是面对对方已经构筑好的工事,赵书礼竟然没有立即攻击,而是下令众人下马休息。
对面的曹军很不解,但是对方在射程范围外,大炮也已经丢失了,就是没有办法。
眼看着午后已过,周围的散兵已经开始聚拢了很多,曹瑛决定主动进攻。
刚派一千士兵冲锋过来,赵书礼就带人开始后退了。
曹瑛军队,一开始被突击一次,就打乱了,刚包围了对方,却又有几千骑兵杀到,不得已继续撤退,却不想对方步步紧逼,好容易构筑了阵地,他们却又不在攻击。现在自己觉得稳固了,要反击,他们却要跑,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要是这样给他们跑了,自己以后还怎么混。
于是亲自下达总攻击命令,上万的军队渐次越过工事,追击而来。
可刚越出战壕沙袋,突然身后喊杀声响起,又有一队骑兵已经杀到。
正面要攻击的士兵不知所措间,突然赵书礼的大部队也杀了过来,骑兵如风,容不得步兵有丝毫犹豫。
两队骑兵犁过,曹军大乱,曹瑛本人在警卫营的拼死保护下才勉强脱身离去。
而其他的士兵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死伤一片,四散逃去。
杀散了曹军,赵书礼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这次战斗打的漂亮,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设想来了。他开始让脱欢带人前去追赶曹瑛军,并且进入北仓,其实只是给曹瑛了一个假象,对方已经占据了北仓。
真实的情况是,脱欢带人杀散曹军后,攻下北仓,只留了少量军队守卫,然后大部又撤离退往北仓西设伏。只等赵书礼追上并跟曹军对峙起来,从后面在杀回来,跟赵书礼部两面夹击。结果比他们设想的还要理想,因为曹瑛太会配合了,竟然命令部下离开防御工事来攻击骑兵。没了工事保护的步兵,在两下夹击之下损失惨重,基本上曹军两万人算是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