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系林妹妹》第20章


黛玉老实摇头。
“那你可知你父亲心意?若是他无意续弦,你岂不是弄巧成拙。”赵氏提醒道。
黛玉道:“早先父亲确实不愿续弦。父亲与母亲鹣鲽情深,母亲离去,对他打击颇大,一时难以自拔也是有的。且父亲之前身体不好,又怕继母对我不好。可如今母亲丧期已满,父亲身体也已养好,堂堂御史府邸没有当家主母如何能行?父亲只是怕我难过,面皮又薄,故而迟迟没有举动。”
黛玉说一句,赵氏便点一下头。
她最是明白一名官员家里有多么需要一位贤妻料理家务。家事不宁,万事皆休。且林如海年轻有为,仕途坦荡,因为无有内眷,影响官场交际,阻了仕途实在得不偿失。
“那你外祖母家?”赵氏再问。女婿续弦,原配娘家也是有权插手的。
“外祖母为了玉儿着想,恐怕不欲父亲续弦且外祖家也无合适的人选。不过,只要父亲和继母待我好,想来外祖母也会谅解。”黛玉隐下未言的话便是她打算先斩后奏,压根不给贾府从中作梗的机会。
赵氏沉吟片刻方道:“说来,早些时候,你伯父也曾向你父亲提起续弦事宜,都被他拒绝了。我倒是也认识几家姑娘,和你们府上倒也般配。但是——”赵氏还是有些犹豫,“总得你父亲先有意才行。”
黛玉却已满心欢喜,搂住赵氏胳膊撒娇道:“父亲脸皮薄,您直接问到他头上,他准不答应。但是,若我们都替他安排好了,他也就会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再不济,再不济,也请伯母为父亲把把关,且让他们见上一面。若彼此有意,我们再往下——”黛玉话没说完,被赵氏捂了嘴。
旁边顾莞也是掩唇偷笑。
黛玉还一头雾水,眨巴着大眼睛左右乱看。
赵氏见她面不改色,知道她没有邪的心思,才放下手,语含警告道:“玉儿,你个小姑娘,为父亲张罗婚事本就不应该。所幸你知晓避人且还只是与我说说。我晓得你孝顺,不会误解。可你方才什么彼此有意的话,断断不许再提!”
赵氏语声虽轻柔,语意却深重。
黛玉猛然想起在荣国府放浪形骸胡言乱语的岁月,从不曾有人这般教导过自己,以至于她听了宝姐姐关于西厢记的一番劝说就那般感动,不觉低了头。
赵氏却以为是她话说的太重,忙搂住黛玉哄道:“也罢也罢,不过是伯母小心谨慎。我知你从小单纯,不懂那些事情。只是女儿家名节重要,以后注意着也就罢了。来来来,伯母给你说说那几户人家……”
黛玉本就是感动于赵氏待她情意,不成想歪打正着,反得了续弦人家底细,顿时拨云见日。
顾莞更是热心,执笔将她母亲所说人家一一记下,亲自递给黛玉。
三人在房中密议,时光如飞,眨眼到了饭点。林如海他们在外院饮酒,黛玉干脆就在自己的小院招呼赵氏母女。
直到黄昏时分,顾远一家三口才告辞离去。彼时,林如海和顾远都已是醉眼迷离。亲自送走顾远一家后,黛玉立即请来李妈妈派人悄悄打听纸上那些人家的情况。
另一边,黛玉来到杨毅院中,将今日之事和盘托出。
杨毅新近蓄须,抚着颌下几缕微须道:“玉儿所言有理。此事我便应下。但成与不成,皆是缘分,不可强求。”
黛玉喜不自胜,点头称是。
有了先生臂助,十已成其四矣。
自此小半个月,黛玉日日张罗相看事宜,和赵氏书信往来不断,终于在立冬前夕,敲定了最终人选。
期间,黛玉也时常旁敲侧击暗示想让父亲续弦之意,林如海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并不接话,背地里,暗暗好笑。
是夜,黛玉趁着林如海与杨毅比划拳脚罢对坐歇息时,提出想在立冬时去寒山寺进香还愿。
林如海听罢,拍掌赞同,“是了,玉儿归家之前为父也曾在佛前许愿,且该还愿。”转头问杨毅道,“不知贤弟可曾赏过寒山寺景致?其寺内所遗文徵明、唐寅碑文残片,颇值一观。”
杨毅事先已得黛玉嘱托,知道明日出行由来,自然附和道:“是吗?我竟不曾见过,必得膜拜一番方可。”
当即,林如海吩咐下去,自有管事下人预备马匹、香烛等物。
次日,黛玉早起装扮毕,特意来至林如海房中。
见父亲不过平常见客打扮,连玉佩香囊都没带一个,黛玉替了服侍的下人,亲自给林如海好生装扮一番。
以至于林如海对镜自视,几乎没认出镜子里那个翩翩浊世佳公子是谁!
黛玉看着父亲怔愣神情,忍不住偷笑。她的长相其实更像林如海,可想而知,林如海有多英俊。
等到杨毅见着林如海,也吃了一惊,脱口赞道:“大哥端的好相貌!小弟自诩模样也算周正,可是,和大哥一比,实在天上地下。”
林如海毕竟快知天命的人了,被人这般夸,不由面皮涨红,责怪地瞪了杨毅一眼,“贤弟,休要胡言。男子汉大丈夫,凛然天地之间,要那等俊俏皮相作甚。”
黛玉却颇不认同,暗自腹诽:都说以貌取人,父亲您若形容粗鄙,怕是母亲嫁您也不会这般痛快了!只是这话,她打死也不敢说出口。
几人说笑着出得门去。
林如海并杨毅骑马,黛玉和紫鹃、雪雁坐车跟随。
林府车马才动,那边厢,永玙早得了消息,骑宝马赶到了黛玉前头。
作者有话要说: 我赶上了!
已经累瘫了,但是挣扎着爬起来码完了字,简直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啊!
求抱抱,求表扬,也求收藏!
另外,永玙同志可以和黛玉说上话了,哈哈哈!
————
永玙:小陀螺,信不信你再这样,爷让你去宁古塔……
小陀螺本小:来呀来呀互相伤害啊!免费旅游,原生态度假村体验,简直不要更爽!
永玙:——当我没说。
第19章 造化弄人巧拙难定
寒山寺。
自寒山大师与拾得大师因缘起闻名,又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而千古流传。不提寒山寺中藏经楼所存传世佛经,寺中名胜古迹并文人墨客留字碑文已是数不胜数,自然游人并香客如云。
且寒山寺不愧佛教名刹,从不因某位香客身份贵重便驱散信众甚至闭寺。
故而高门贵女来寒山寺上香祈愿都是斗笠帷帽覆面。旁人也识趣,见状自然避开,不曾冲撞过。
今日黛玉也是斗笠覆面,风毡加身,裹得严实,外人只能遥遥见其身形,玉容休想得窥。
林如海在头前带路,一面上山,一面指点道旁石碑胜景一一解说与杨毅知道。
“贤弟且看这块奇石,可觉其上刻字眼熟否?”林如海指着道旁一块不显眼的石头问道。
杨毅闻言细看,竟和他一般临摹的颜体,且笔力万钧,走势自带风骨,刻字若活物般,跃然石上。
“真好字!不知此乃哪位名家之作?”杨毅诚心求问。
两人在前一问一答,趣味无穷。
可怜黛玉东张西望,满腹心事,大好景色丁点儿未入眼中。
“不知顾伯母她们人在哪里?”黛玉低声自语。
紫鹃知她着忙,也暗暗四下张望,“说好了在大雄宝殿碰面,姑娘莫急,您看,那不就是顾夫人吗?”
黛玉闻声抬头望去,果然赵氏正与一名女子并肩站在大雄宝殿门前菩提树下。
赵氏也是引颈而望模样,看见林如海一行人,忙拉着身边女子先进入殿内。
正忙着与义弟说话的林如海全没发觉,杨毅却不着痕迹瞥了黛玉一眼。
黛玉轻轻点头,示意便是这里。
两人正“眉来眼去”,斜对过偏殿回栏上,永玙大剌剌抱臂站在一根红漆立柱之后,随着黛玉与杨毅眼神互动,一边眉毛越挑越高。
身后,鬼鬼祟祟完全不似自家公子虽在偷窥却气场慑人的文竹,整个人躲在另一根圆柱背后,探头探脑张望,见永玙脸色不善,小心翼翼找补道:“爷,那人看去三十有加,想来是林姑娘的长辈。”
永玙头也不回冷冷道:“我有说他不是长辈吗?”
文竹立刻闭了嘴,却暗暗腹诽——您好歹先收敛了那要吃人的眼神再说。
正默默走路的杨毅忽然察觉有一道凛冽的目光射向他,立时转过头,正看见永玙充满警告意味的眼神。
“呦,又是那个少年郎。大哥说了,他身份非比寻常,可看他眼神——”杨毅玩味地摸着胡须,有意无意挡在黛玉身前,刻意隔绝永玙的目光。
果然,那种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