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风流》第39章


轩辕逸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谢家的女子就算再如何,也不至于入不了天家的眼吧?还是,有什么别的隐情?
或者是……有什么隐疾?看他那个生龙活虎的样子也不像啊?
一路想着,刚走到御书房门口就听轩辕逸决然道:“此事,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劝!”
谢渊澜迈出一半的脚十分坚决地收了回来,然后她转过身,一步都还没有踏出去,就听到轩辕逸冷静的声音带着隐约的怒意响起:“小谢,你给朕进来。”
这个--不知道现在甩袖子走人的话,轩辕逸那小人肚肠会不会记恨呢?她站在原地皱眉挤眼,犹豫了半晌,才慢慢走了进去。
御书房的人就平日来说,实在不能算少,而且看上去每个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就连一向乐呵呵的段秉烛的眼中,都飘着一层阴翳。
谢渊澜心中微微一沉,十二分同情地看了一眼轩辕逸--不会,真的有隐疾吧?
轩辕逸看她行礼的同时,那眼中似乎很有些同情与安慰的神色,心中也有些纳闷--小谢,被逼着娶妻纳妾,果然是件很让人同情的事情吧?
谢渊澜行礼之后站定,小心翼翼打量了一下轩辕逸的脸色,轻声道:“那个,皇上,如果身上有什么不好,要尽早治。”
“噗--”轩辕逸刚入口的茶尽数喷了,急急咳嗽两声,瞪大了眼睛,“朕好得很!”
是这样么?谢渊澜有点疑惑,转头去看段秉烛,满眼询问。
段秉烛含笑看着她,肩膀抖动了半晌,才有些忍不住地道:“小谢,皇上他很好,只是不愿意娶妻而已。皇上如今春秋鼎盛,确实并不急于一时。”
“……”谢渊澜眨了眨眼睛,十分无语--太傅,左相大人,上次你在太后跟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早知道你是这般的想法,在下还担心什么啊?
段秉烛拈着胡须,看皇帝也是一脸郁闷的表情,不由又笑了笑,这同门两个,在某些事情上,还真是一点默契都没有。
“皇上,”萧掩瑜跨出一步,一脸沮丧地看了看段秉烛,又看了看谢渊澜,才慢慢道,“选秀所需的银两,臣已经规划妥当,如今--”
“留着吧,”轩辕逸笑着挥了挥手,“谁叫你们不告诉朕,竟然想来个先斩后奏的?如今天下尚且不稳,朕哪有心思填充后宫?”
“皇上,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总要给太后一个交代。”沈素淡淡道,“毕竟,后宫之事,向来是太后做主,皇上便是无心宠幸后宫,该有的后妃总还是要有。”
秦如晦执掌兵部,对于调度军队是一把好手,对这种帝皇家事显然十分外行,因此老老实实站着,目不斜视,实则是什么都没有听。
谢渊澜暗暗摇了摇头,退了两步,立在他身侧,也开始装聋作哑--如果皇上放弃选秀的话,那么谢子知之事就好办多了,那刁蛮的丫头,还是早些寻个好人家嫁了吧。
“太后那里,朕自有说法。”轩辕逸按了按眉心,抬眼扫了一圈。
看众人的表情,跟他预想的情况差不多。
跟太后的心思不同,此刻出现在御书房中的人,除却谢渊澜,都是在血与火中拼出来的,对于成家立业这等事,并不十分热衷,再说,皇上选秀绝非小事,到时候定然是忙得人仰马翻。
对于刚刚步入正轨的奉天朝,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好了,这件事暂且按下。”轩辕逸满意地笑了笑,“现在,有另一件事,需要众卿商议。”
“皇上要说的,可是燕王长子与世子殿下的封地之争?”段秉烛微微眯起眼睛,“听说,这两位已经剑拔弩张,暗地里也有过交锋?”
“没错,”轩辕逸点了点头,“本朝自太宗之时,封地爵位便是世袭制,却没有规定,必须由长子承袭爵位。”
谢渊澜亦是明了。当初冯太后摄政之时,轩辕氏本家的王爷大多凋零,燕王是除了齐王轩辕静之外硕果仅存的一个。
他一共只有两子,若真要拿来比较,这两人比之齐王世子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就皇室子孙来说,却是在伯仲之间。因此当初选谁继承爵位让老燕王很是头疼了一番。
最后大概是觉得小儿子更加顺眼一点,就将爵位与封地都一并给了小儿子。
可是嫡出的大儿子却不服气,兄弟俩之间罅隙间生,这几年已经越闹越凶,一个处理不当,恐怕就是血溅三尺的下场。
“按照天朝律令,世子可承袭爵位,其他的儿子则仰赖家族而生。”魏无私淡淡道,“燕王长公子与世子相争,本来就是无理的。”
“魏爱卿,你误会朕的意思了。”轩辕逸静静一笑,“朕是想,给燕王的长公子一个合理相争的机会。”
“这……”不仅是魏无私,就连其他人也都是一愣。
世子袭爵本就是为了避免兄弟阋墙才制定的,若是给长公子那样的机会,岂不是……
谢渊澜微微垂下了头,眉头微皱,神色间隐约有一丝不可思议--轩辕逸的意思,其实并不是真正要给长公子机会,而是--为了削藩吧?
39 推恩
隐约有阵小风悄无声息地吹过,谢渊澜不着痕迹地退了两步。
削藩之事其实早见端倪。当初清辉帝尚在位之时,各地藩王势大,对于中央的威信颇有威胁。若不是清辉帝大病一场而驾崩,恐怕天下诸侯早已反了。
这并非是坏事,只是——时机未免也太凑巧了。
燕王世子为人深沉,长公子也算是谨慎自谦,两人就算是心有罅隙,也断然不会将这等兄弟阋墙的龌龊事放到台面上来。
唯一的解释就是——谢渊澜微微抬眼,略带点意外得看着轩辕逸。这件事,恐怕是早有打算吧?
作为轩辕皇室最为近支的皇亲,燕王的封地其实并不大,其富庶程度也远远不能与齐王轩辕静的鄞州相比。
如果轩辕逸早有意削藩,那么,燕王世子这兄弟俩至少有一人是轩辕逸的棋子。
“众位爱卿,有何想法,不妨直言。”轩辕逸五指张开,撑在下颔,另一只手则屈起两指,在桌面轻轻点着。
“皇上的意思,是想恩泽共沾么?”沈素略作沉思,一脸的高深莫测。
恩泽共沾……谢渊澜忍不住想要抚额,右相大人你真是太含蓄了,轩辕逸那样的人,想要做的事情,恐怕无人能阻拦,做臣下的只得费心尽力给他找个大义的借口罢了。
不过,这恩泽共沾倒确实是个不错的说法。
她轻轻点了点头,心中了悟——说是为了解决燕王一脉的纠纷,其实是为了撼动齐王的底子吧?
以前竟然没有发现,轩辕逸还有这等的心机,若是再加上那城墙般的厚脸皮,简直是天下无敌了。不愧是师父教出来的怪胎。
轩辕逸眼睛微微眯起,笑得邪恶:“沈相果真不愧才女之名,想来是已有计较?”
“并非是有计较,”沈素淡淡一笑,略略抬眼,“只是,既然燕王两子冲突的核心乃是为了封地,皇上何不封块地给长公子?”
“封块地么?”段秉烛拈着胡须,微微皱眉,“沈相的意思是说另外划一块么?这对于解决问题,并无用处。”
谢渊澜仍然一言不发,心中却在暗地叹气——这太傅一贯的假痴不癫,这封地之事总不能说的太过于理直气壮。
阴谋总是要有点阴人的味道还能算得上谋,说的太直白就失了意味。
“左相大人,”萧掩瑜轻声道,“我想,沈相的意思是说,从燕王的封地中划一块出来给长公子。这样的话,既不会增加户部的麻烦,也不必重新配备官员。等于说还是燕王一脉自行协调。”
轩辕逸满意地点了点头:“朕深以为然,太傅觉得呢?”
啧啧,这师生两个是专门来诳人的吧?
“既然皇上也认为可行,那么现下的问题,便是,要划多大一块才足够不动声色?”
“三成。”萧掩瑜静静道。
谢渊澜略微有些诧异,萧掩瑜掌管户部,对于户籍与收支之事,颇有心得,既然他敢如此肯定说是三成,定然是早有研究。
这轩辕逸应该是从鄞州得到补给之后,就已经做好了与期望一争高下的打算了吧?却万万没有想到,期望竟然十分沉得住气,愣是按兵不动,让他一番准备化作了流水。
不过,上位者,对于那么个已经存在,且时时被人提起的强敌总难免心生忌惮。
“三成——么?”轩辕逸的手指一顿,看了看努力让自己不存在的谢渊澜,“小谢,你怎么看?”
“三成已经足够。”她微微一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