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宋末霸主》第311章


随后,钦宗皇帝则是派人去往前线督战,催促李纲元帅尽快击溃梁军贼寇,之后再转而北上,与北军形成南北之势,夹击田虎贼。
此时,那在大名府城外与卢俊义所率领的梁军主力对峙的李纲朝廷联军,在这些时日之内,也曾与梁军有过几次小对战,双方各有胜负,不过却都是无关痛痒,并不能决定大局,是以两边大军便一直在此对峙僵持着。
随着朝廷联军与梁军主力的对峙僵持,则是不断地有天下间各路豪杰前来此处投身一方,略尽绵薄之力,同时也是想要以自己之勇武,打破这个僵持许久的局面,来博取功绩。
在此期间,那李纲所率领的朝廷联军之中,则是增加了数支部队,都是从中原各处州城汇聚而来的。
其中,实力最强的几支部队有,从曹州赶来驰援的金成英,梁横,任森三人,及其所领之一万兵马。
从沧州赶来的盖天锡,毕应元,及龙马营将士,唐天柱,唐猛父子,同其麾下所领之五千人马。如果不是因其在半路之上被山士奇打了一遭的话,此时其周边人数将会更多。
还有就是,那从青州地界赶来的,正一村民兵,共有数千人,为首四人为哈兰生,哈芸生,沙志仁,冕以信。
虽然这哈兰生等一众兵将本为青州人,可他们却并没有服从那青州太守侯发的征兵,究其原因,却还是当初那马元随同秦明攻占青州城后,未曾严加管教麾下兵士,以致让这哈兰生等人对梁山军兵马有了不可调节的矛盾。
虽然如今那马元一行人等都已经判出了史文恭势力,并且秦明还当众斩首了几员贼首,可这却也难以改变那哈兰生四人的心意。所以其在得知此处有李纲的朝廷联军后,便毅然领其庄中乡勇,投奔至此。
那边朝廷联军有着各路朝廷兵马前来相助,这边卢俊义所领的梁军主力之中,每天也是有着许多绿林好汉及百姓兵勇前来投奔。
这时,只见在那距朝廷联军及梁军主力双方阵营都不远之地的一处山岗之间,则是有着两员年少小将并肩而行。
观此二人,左边那个头戴凤翅银盔,身穿鱼鳞细铠,手执滚金枪,腰悬竹节锏,衬一件白战袍,跨一匹银鬃马,面白唇红,端得一个少年英雄。
在其右侧那人,则是浑身穿红,淡红脸,身长八尺,力大无穷,犹如天神一般,使一杆錾金枪,坐一匹枣红吗,却也同样是一位少年英雄。
原来此二人,却都不是寻常人,此二人都是那名门之后,早先一直不得志,如今听闻梁王史文恭之仁义与识人之明,故而结伴而行,前来此处,意欲栖身投与卢俊义所率领的梁军主力。
这两个年少英雄左边那个披白袍的,名叫杨再兴,乃是与杨志杨温一般,是那金刀老令公的后人。在其右侧那穿红衣的,名叫罗延庆,乃是唐朝开国名将罗成的后人,一直与杨再兴相伴,此番一同前来投奔梁军的。
就在此二人行不多远,即将要抵达那梁军营寨之时,则又是在那田野之间,看到了也是同样两人为伴的一对好汉。
只见此二人,一个生得虎头豹环眼,八尺身材,骑着点子大马,扛着一口泼风大斫刀。
在其身侧之人,则是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双目有棱,面如渥丹,手提五指开锋三棱镔铁枪,骑着一匹嘶风赤兔马。
原来这两人却也是当世好汉,身怀绝世武艺,想要趁此时机,闯出一番名声来,是以特来投奔与那李纲所领的朝廷联军的。其中扛刀的名叫李宗汤,提枪的名叫韦扬隐。
当那杨再兴与罗延庆两人与这韦扬隐李宗汤迎面相交之后,那杨再兴与罗延庆则都是被那韦扬隐胯下的那匹嘶风赤兔马给吸引去了目光。
“好一匹赤兔马,怕是比起那三国时期的吕布所骑乘那匹,也不遑多让吧。”
在被那匹赤兔马吸引去了注意力后,杨再兴与罗延庆两人,则是停驻脚步,与那韦扬隐李宗汤就此交谈了一番。
“相逢即是有缘,不知二位好汉,如何称呼,这匹赤兔马,却是好生俊逸。”停驻脚步之后,那杨再兴则是率先开口说道。
听得那杨再兴相谈,那韦扬隐与李宗汤二人则也是停驻下来,与其相谈道“多谢壮士称赞,某家名叫韦扬隐,这是我的兄弟李宗汤,敢为二位小兄弟作何称呼?”
“小弟名叫杨再兴,这位是我的兄弟罗延庆。”听得那韦扬隐自报姓名后,杨再兴则也是拱了拱手,朝其拜说道。
“原来是杨罗二位小兄弟,某家在此有礼了。”
“小弟我观二位好汉行头,都不似常人,想来定是勇武之辈,此番前来此大战之地,定是想要值此动荡之时,博取一番功绩的吧?”
“哈哈,杨小兄弟所言不错,我二人久在深山习武,虽练得一身好武艺,可却也并无用武之地,如今正赶上战事四起,却正是我二人下山入世,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想来杨罗二位小兄弟与某二人的想法,也是一至的吧?”
杨再兴听后,则是笑道“正是如此,既然我们四人能够有缘在此相遇,不如便就此结伴而行,一同投与梁王麾下,再一起建功立业,改变这个天下吧!”
(本章完)
第417章 杨罗二人斗韦李() 
?? 刚开始,这杨再兴,罗延庆,韦扬隐,李宗汤四人还聊得颇为投机,甚至很有可能就地磕头相拜,结为兄弟。
可当杨再兴将其二人要投与梁王之事说将出来之后,那韦扬隐与李宗汤两人的脸上,则瞬间就出现了一丝尴尬之色,原来他二人想要投的,却是那梁王的对手,李纲所在的朝廷联军。
随后,便是见得那韦扬隐面皮上抖了一抖,继而说道“二位小兄弟本为良人,却为何要去栖身于贼,投与那掀起战事的梁山贼寇史文恭呢?恕在下实在不甚理解。”
听得韦扬隐此话后,那杨再兴与罗延庆二人则也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随后,杨再兴则是警惕地问道“难道,二位兄弟此番所要投的,却是那腐败不堪的赵宋朝廷?”
“大宋虽然有些腐败,可却也都只是被那些奸臣所利用,却并不是圣上的本意。如今新帝登基,已经将先前的那一批奸臣悉数斩杀,并且又重用李纲元帅这等忠臣,却是已经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了,我等身为大宋子民,自当要为朝廷效力。”
“某劝二位小兄弟还是及时醒悟,就此随我二人去投李纲元帅吧。”
随即,那韦扬隐便是连同李宗汤,朝着这杨再兴罗延庆二人,发起了一顿语言攻势,想要说服此两位小将,好提前为那朝廷联军尽一份力。
可是,紧接着,那杨再兴则又是摇头说道。
“韦兄,你二人却是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片面了,那赵宋朝廷的腐败却是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此时因为梁王兴兵之事,使得那当朝统治者放权重用与忠臣李纲,可一旦此祸患解除,则那宋廷皇帝必然会一改常态。”
“遥想当年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及宋廷一直以来的重文轻武政策,二位兄弟便可预知到数年之后自己的下场,任你再勇猛,享有再多功劳,却还是比不过那些文人的一张利嘴。”
“正所谓鸟兽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任君王这数百年来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手腕,难道二位兄弟却还看不透吗?”
听得杨再兴此言之后,那韦扬隐则当即问道“若是正如杨小兄弟所言那番,你又如何不知你所投奔的梁王史文恭,就不是这样的人呢?”
“韦兄,这便是那梁王与赵宋朝廷的不同之处,我等今日投身与梁王殿下,来日功成名就之后,便就是那开国功臣,地位崇高,必将名垂千古。待到我们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世袭爵位,自此衣食无忧,却不好过投身与宋廷数倍!”
杨再兴此一番话,则是在那韦扬隐与李宗汤二人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同时也是让此二人开始正视起日后的问题来,却不再像其刚出山时一番,只本着那宋廷的名声而去。
不过,这些却也都只是杨再兴的一面之词,即便可以动摇到韦扬隐李宗汤二人的心神,却也不会如此利落的就将此二人挖角过来。
随后,那杨再兴则又进一步说道“不如这样,你我四人先定下个赌注,再相斗一番。如若你二人胜过我两兄弟,则我二人便听从你二人之言,如若我二人胜过两位好汉,则两位好汉便要同我二人一起,去投与那梁王殿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