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上皇太后》第33章


“皇……皇帝来啦……”殷凤离故作镇静,当即便让出身子要请皇帝上座,却不料一脚踩到脚下洒落的金豆子,这一滑“哧溜”一声撞向身前皇帝,只听头顶一声闷哼,殷凤离想抹脖子,她都撞得自己头疼,可想那被撞之人的小腹,一定是疼惨了。
可她还抬不起头来,她的发髻缠到了皇帝腰间的带钩之上,这一下,吓坏了殿上所有的人,有叫皇上的,还有叫太后的,众人一阵忙乱,也没把太后缠住皇帝带钩上的头发解下来。
殷凤离嚷着叫唐佑去拿剪子要剪头发,被皇帝一声喝止,皇帝止了众人的忙碌,轻解带钩,松了腰间束带,这才让皇太后抬起头来。
殷凤离一脸尴尬,一双眼睛不知该瞅哪里好,其他人也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此等大不敬的事惹皇帝难堪不高兴,皇帝的脸本来确实已经黑如锅底,只不过抬眼看到皇太后披头乱发之象,却不由笑出声来。
皇帝一笑,其他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等皇帝收拾好心境,这才有条不紊地嘱咐身边人:“帮太后重新梳头,再将地上的金豆子逐一拾起,别再摔了太后。”
皇后这才一面让宫妃退到外间等候,一面让人收拾内殿,再亲自给太后梳头打扮。对皇帝的命令,可谓是千依百顺。
殷凤离也不作声,埋头等人收拾,却不料皇帝就坐在旁边,一瞬不瞬瞅着她,一点儿不避嫌,有如宝那番皇帝惦记着她的话在前,害她心里七上八下,着实没有底。
连景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眼前这个明明是幼稚少女,接触过几次,说她一点儿心眼儿没有,他觉得不像,可说她聪明,有时候她又笨得让人忍俊不禁,难怪是连先帝都喜欢的主,她身上确实有让人移不开眼的魅力。
趁她梳妆之际,景珑却道:“太后这里缺衣少食吗?若有任何需要,太后只管提,何苦用殿内的对联来挖苦朕。”
殷凤离抬眼,定了定神,只回道:“一副对联而已,哀家只是图个简单,是皇帝想多了。”
“哼!二三四五,六七**,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横批一个字不写,不摆明了在说‘没有东西’。”皇帝见她不认账,不免将联点了出来,如此讽刺的对联,她也敢写出来叫人挂上。
殷凤离叹了口气,她无聊写着玩的东西,没想到皇帝还跟她较起真来,施施然道:“那横批不是没有东西,哀家写的是别的话。”
“哦?”皇帝虽然只发出一声疑问,但那脸色摆明了就是太后不给个答复,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样。
殷凤离只得叫唐佑去取下横批,拿在手里后才道:“既然是不想让人看到的话,还请多余的人回避。”
做奴才的自然不必提,知趣地退了出去,只有王皇后,抬眼望了望皇帝,却听皇帝道:“梓童亦先退下。”
王皇后敢怒而不敢言,掩下眸中阴沉,躬身退下。
殷凤离打发了唐佑和如珠,只让如宝留下,并让其拿了横批,在烛火上烤了起来,那红绸横批遇热,竟隐隐显出字迹来,殷凤离不等皇帝开口,自行解释道:“用牛乳题的字,要烘烤过后才会显出字迹来。”
等字迹明显起来,入目既识之际,殷凤离才让如宝呈去给皇帝过目。
看到那上面的字,如宝有些迟疑,殷凤离轻推她一把,叫她只管去,如宝硬着头皮,躬身将横批呈于皇帝跟前。
皇帝只扫了一眼横批,顿时剑眉含怒,那横批只六个大字:“此地安能常住”,虽无一字脏话,却字字刺目。
“太后此话何意?”皇帝拂袖而起,将那横批置于火盆之中焚毁。
殷凤离哼笑道:“皇帝不是说了,哀家那对联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之意,如此境地,安能让人久留?哀家还有先帝余恩庇佑,自然还能活,可是皇上却不知你眼前这位采女,怀着皇上骨肉,却差点在后*宫之中冻死饿死,岂不讽刺。”
如宝闻太后之言,慌忙俯身跪下,大气不敢喘一下,她明显感觉皇帝在看她,她更是不敢抬头。
良久,只听皇帝沉然离开的脚步声,如宝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差点憋死,殷凤离扶她起来之际,只听得外间太监高声一句:“皇上、皇后起驾回宫!”
如宝惊骇间望向皇太后,颤声道:“太后娘娘,奴婢会不会被赐死?”
殷凤离抚摸着如宝的头,安抚道:“不怕,哀家说过,定会保你母子平安。”
“可是皇上……”如宝欲言又止,皇帝刚才对她并无半点恩赐可言。
“如宝,你听好,王皇后对皇帝千依百顺,固然得宠,但此乃下下之乘,而比较上乘一点儿的,便是若即若离,此等手段,怕是宫里也早有人使过不知多少遍,哀家要教你的,才是上上之乘……”殷凤离说到此有些犹豫,因为她不确定这样是不是真的能帮如宝得宠,因为那个皇帝,在听到有人怀了他的孩子时,面上的表情仍旧那样冷漠无情。
“太后娘娘!”如宝惊讶,却将殷凤离的心思拉回,她微微一笑,淡淡吐露道:“真正的上上之乘,是要男人求而不得。”
她殷凤离并不想在宫里兴风作浪,她就每日好端端地待在自己的宁寿宫,也会招来许多事,如果她想好好活着,就必须要给自己挣一席之地。
第四十一章 波心荡漾(1)() 
三十夜里有守夜的规矩,按理说既然是皇后主持的辞岁典,那么这守夜自然也该由皇后领着众妃嫔来做,可王皇后却临时推脱给皇太后,理由便是既然有皇太后在,她这个皇后不该越俎代庖。
殷凤离岂不知皇后这是在为难她,倒也不计较,该做什么就做,问了如珠宫里的规矩,才知道这守夜不是坐着枯等,而是一整夜准备早间的团圆宴,因为只有这等年节,皇家才难得吃个团圆宴,而且还允许后妃陪宴,不过这天统皇帝虽然后*宫不比先帝充裕,但三宫六院还是绰绰有余,如果光是靠宁寿宫里这点儿人来做团圆宴,那哪儿能够。
可殷凤离也不担心,曾经身为大管家,这点儿小事还难不倒她,她只传下话去,要各宫各院各准备一品早膳,后妃们哪儿敢不应,只要想着是为皇上而劳作,纷纷更加用心起来。
有事忙碌,一夜到也好过。
早间天还没亮,皇帝就起身着装,听闻昨夜乃是宁寿宫守夜,于是摆驾宁寿宫,到时,大殿上宴席已经排好,皇帝先给太后道了福,皇后才领着后妃又拜了太后和皇帝,这才按品级依次入座。
一人一座,皇帝的长几前是金龙大宴桌,布上用金线绣的龙纹桌围子,实是天家气派,桌上摆着各式早膳,年糕、春卷、饭团、饽饽、蒸饺……花样多至二三十品,由于各宫各院都拿出自家小厨房的看家本事,这早膳虽不是正式大宴,但也赏心悦目。
“后妃们亲自下厨做的,皇帝都尝尝。”殷凤离坐在皇帝左手边,道了些后妃幸苦之话。
皇帝点点头,让内侍开始布菜,这第一道,当然是上坤宁宫的百花年糕,入口便是花香满溢,皇帝自然对王皇后大加赞许,还当众赏了皇后一件玉如意。
各宫各院,皇帝每道菜都尝了一小口,念各宫各院辛劳,所以人人都得了赏赐,后妃们欣喜非常,对皇太后昨夜里的安排自然也没了不满。
宴席末了,皇帝突然停箸,侧目问太后:“怎不见宁寿宫出的膳品?”
殷凤离笑了笑,她就知道皇帝忘不了她这茬儿,回道:“宁寿宫的膳食需要现做,如果先做好,等皇上入口时,怕已经糊了。”说完,让如珠和唐佑在炉上架起已经烧开水了的大铜锅,呼啦啦下了一锅拇指头大白乎乎的面团儿。
火旺水沸,只片刻便起锅,每碗盛上两粒,寓意好事成双,端到皇帝和众人跟前,大家一看,皮薄如水晶,里面粉嫩嫩的肉馅清晰可见,内侍道:“宁寿宫出,水晶小馄饨。”
话音落,席上除了皇太后,竟没一人动勺子,殷凤离吃完自己碗里的才觉气氛不对劲,又见皇帝放着东西不吃,直直瞅着她,她就觉得心里没底,只道:“皇上难道不试试,味道还真的不错。”
皇帝眼色更沉,不免令殷凤离皱眉,这时才见柳公公近前,矮身在皇太后耳边耳语道:“太后娘娘,你怎么让宫里做肉馅的馄饨,这年初一,皇帝待会儿要去报国寺拜佛祈福,这早膳要行斋戒,食素。”
殷凤离一听,才知症结所在,难怪之前的菜品,全都是素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