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志-魔女天娇》魔女天娇-第231章


众人走下午门,前面分有三个洞门。正中洞门较阔,铺以青石,原来此门只供皇帝出入。左侧旁门,为文武百官通道,而右侧为宗室王公通道。
说到午门,此乃宣读皇帝圣旨的地方,也是皇帝对臣下实行杖责的所在。但判决死罪斩首,一般不会在这里,而在太平门外的刑部天牢或闹市。
但唯一的一次例外,便是燕王朱棣夺位,攻拔京城,把方孝孺斩于午门之内。
方孝孺是朱允炆的老师,当时朱棣命方孝孺为他起草登极诏书。岂料方孝孺掷笔拒绝,终被磔杀,灭十族(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朋友学生)。当时朱棣把方孝孺九族共八百七十三人诛尽,乃是无法泄怒,再将其门生朋友算为一族,都予以处死,死者不计其数。
两名太监领着众人走过内御河,来到奉天门,一名太监回头道:「禀告王爷,皇上吩咐在仁和宫设宴,王爷请!」接着转而向东,穿过文楼,继而往北,朝仁和宫而去。
朱柏暗暗想着:「仁和宫乃惠妃的居处,父皇因何会在仁和宫召见,这可奇怪了?」他心里虽是满腹疑惑,但既是父皇的意思,也不必再多想了。
沿路走着,只见四周守卫比往常特别多,朱柏当然明白原因,毕竟今日召见的人,均是江湖上响当当的武林高手,为防安全起见,防卫自必森严。
过了不久,终于来到仁和宫,远远望去,见此殿高大雄伟,由汉白玉砌成一个丈高的平台,台分三层,均有白玉栏杆围绕。众人踏上石阶,来到平台,便见殿前站满了人,乍看之下,朱允炆亦在其中。
罗开等人上得平台,环看四周,不禁眉头蹙起。只见仁和宫四周,早已站满了军兵,细看那些军兵衣饰,个个身穿铠甲,肩披绫锦斗蓬,一看便知是皇帝的近卫军,密密麻麻的,不下数百之众。
方睛云与罗开互望一眼,心里均暗暗戒备。
笑和尚走到罗开身旁,低声说道:「罗庄主,见了这一个阵仗,今日这一宴,瞧来必不是好宴。」
话甫说完,便见数人迎面走来,其中一人,正是皇太孙朱允炆。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武官,看那模样,似乎是他的亲随。而在这二人身后,却是日火教的史多巴,另一人正是四大灵王之一龟灵王。
只见朱允炆满脸堆欢,迎上前笑着道:「众位英雄都来了,真是好得很,皇上若然知道,必定开心得紧。」
罗开和紫嫣雩等人一一回礼。紫嫣雩看见龟灵王,心里自是欢喜,但脸上却亳不动色,缄默不语,只是向朱允炆微微一笑。
米允炆看见她的表情,更是明白不过,当下回过身来,向史多巴道:「还不上来见过宫主。」他这句口吻,便如命令下属一般,岂料史多巴却欣然受落,似乎不以为忤。
史多巴应了声是,与龟灵王踏前两步,揖道:「史多巴见过宫主,贵宫这位英雄在府上作客数日,多有招待不周,希望宫主见谅。」
紫嫣雩笑了一笑,听得史多巴言词畅顺,雅不似外邦人,不禁暗暗赞许,没想这人的汉语竟如此了得,当真小见!便道:「青火王有礼了,本宫管教下属不当,若有得罪之处,请勿见怪。」
龟灵王向紫嫣雩躬身一礼,道:「属下该死,有负宫主所望。」
紫嫣雩摆一摆手,示意他不用多言,龟灵王也不打话,移身站在她身后。
朱允炆呵呵笑道:「好了!大家既是自家人,倘有什么前嫌,从今一笔勾消好了。现在时候已经不早,大家一起进殿,坐下来再说话。」
自从朱允炆出现后,朱柏始终一声不响,待听得朱允炆这样说,才上前招呼罗开等人进殿。
罗开略一谦让,走在朱柏叔侄二人身后。来到殿堂,不由眼前一亮,却又暗暗生惊。只见殿堂高敞开阔,四周间金藻绘,光耀溢目,雄浑庄严。而殿内四周,禁卫成列,肃然站立。大殿之北,建有一六阶平台,台上早己设置四张御座。而御座两侧,各另有朵殿(侧堂)。
台下左右两旁,并列有二行几椅,每边十个坐位,排得整齐有序。
这时十多名宫监走上前来,带领罗开和紫嫣雩等人在左边坐下,而朱柏叔侄及数名文武官员,却坐在右边。待得各人坐定,御膳内侍上前为众人斟满了酒。
朱允炆率先举起酒杯,朗声道:「众位英雄难得进京,本王先代皇上敬大家一杯。」说完一喝而尽。
众人心想:「皇帝尚未出现,而这个未来皇帝,竟然先当起主子来,难道他真不怕皇帝怪罪?」但既然朱允炆已拿起杯子敬酒,也不能不给面子,当下齐齐举起酒杯,还了一礼,谢了一声王爷,便即仰首喝了。
罗开放下酒杯,打量四周,见自己众人身后均站有禁卫,个个腰悬大刀,排成一行,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想这样的酒宴,委实令人难安。
而方晴云、上官柳、笑和尚等人,自然也感到这不寻常的压力,无不暗自戒备。幸好他们都是走惯江湖的人物,什么危险的大场面没见过。此刻虽身临险地,却并不如何恐惧。
注:朱允炆原生于1377年,明太祖孙,太子朱标次子。朱标早死,朱允炆于洪武二十五年被立为皇太孙,当年只有十五岁,本书因故事情节所需,略把年岁改动,加大了年岁,与史实不同。
此小说版权乃台湾上砚出版社所有,如没得作者及出版商同意,请勿转载。
《美人志——魔女天娇》作者:潜龙第十集 祸起萧墙
第九十三章 计诱美女
便在此时,随听得阶台上步声轻响,接着一个宫监从侧堂走出,身后跟着十名待卫。
只见那宫监在御坐旁边垂手肃立,而十名待卫却分站平台两侧。罗开定眼望去,见这些待卫个个身形魁梧,目光灼人,一看便知全是身具武功的好手,心想:「看这些人的模样,敢情是朱元璋的贴身待卫了。」
罗开思念甫落,听得那太监尖着声线道:「皇上驾到,跪下接驾!」
殿堂上众人听见,连忙起身离座,跪倒在地。
接着环佩玉声璆然,夹着步履之声由侧堂传来。
罗开心中奇怪,想道:「莫非不只皇帝一人?」想到这里,便见一个身穿黄袍,头戴龙冠的老者缓步走出。
殿上各人看见皇帝,忙跪接圣驾,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沉厚圆润的声音道:「诸位平身。」
众人各自回座,罗开往台上望去,见朱元璋居中而坐,仔细一看,见他年过六旬,长得脸方眉粗,样貌颇为威武,只是与外间传言,却全不相同。一直以来,传说朱元璋生就一副贵相,手长及膝,眼圆嘴阔,形如猿猴。但现在看来,长相并非如何怪形怪状,只是一个寻常的老者而已。
而朱元璋身旁,坐着三个女子,其中两人,约有二十余岁,而另一个只有十七八岁年纪,均是倾城倾国之貌。只见三人花枝招展,绣带飘飘,帷云翦水,滴粉搓酥,说不出的美艳动人。
坐在朱元璋右边的女子,正是瑶姬安插在皇帝身边的惠妃。而在她身旁,便是她的妹子吴倚翠,才入宫不久,现已册封为美人,入主长春宫。左边的女子,却是吴家姊妹的嫂子,正是大将军吴贞的妻子。
因何吴家三美,一下子都全集中于此,此事必须从头说起:
※ ※ ※
惠妃本名吴倚琳,年方二十一,长得花娇月艳,粉面桃腮,原是天熙宫的一名弟子。其兄长吴贞,乃朱元璋的亲将,曾四下征战,立功不少,深受皇帝重用。
天熙宫自瑶姬执掌后,暗地投效朱允炆,一心要助他成其大业,取得天下。瑶姬借着吴贞的关系,把吴倚琳安插在皇帝身边,作为耳目,终于不负所望,成为朱元璋的爱妃。
前时瑶姬听了「一滴血」应天钧的建议,遂使人通知吴倚琳,着她不惜任何代价,务须把她妹子吴倚翠诱入宫中,好让她和朱元璋成其好事。
吴倚琳起初听着,还是有点犹豫,这毕竟是干及自家兄妹的事,倘若一个不好,势必祸及家人。但瑶姬却道,这一着只是要触怒她妹子的未婚夫傅姚,藉此诬陷燕王,使他失去皇帝的信任,决不会拖累其兄长吴贞。美倚琳听罢,也无可奈何,她深知瑶姬手段狠毒,倘若自己不肯答允,必然后果堪虞。
但依明宫惯例,外戚非得奉召不得入宫。当晚,吴倚琳遂禀告朱元璋,说自己挂念家人,打算派人宣召妹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