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离顺德这么近,顺德大旱广州不可能没有影响。但广州毕竟是个城市,这个时候居民也不是非常多,生活用水再多也有限。而顺德毕竟是农田较多,一干旱,那水田简直不要种了。胤禟园子里也有在顺德有亲戚的,一听说自家爷要去顺德看望受灾的百姓,马上有几个人跃跃欲试地想要跟着。
胤禟便选了两个比较靠谱的,反正是要找人带路,外头找的,总归不如自家这已经使唤了将近两个月的。
一行人准备了一番便出城了。
毕竟已经在永安州做过这样的事,再到顺德,一行人倒是把灾情处理地妥妥当当——只不过顺德的灾情比之永安州更甚,不但两条大河全都枯竭得没有了一滴水,就是那被称作水田的土地都因为的干旱而龟裂成一块块的,一棵棵干枯发黄的秧苗软塌塌地垂在地面上——百姓们本来等着一个多月以后的大丰收,结果却因为干旱而基本颗粒无收。
看着百姓蜡黄憔悴的面容,胤禟毕竟也是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又有康熙的教诲,国民生计虽然不是顶顶重要的一项也被他记在脑子里,他不像太子那样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的而奋斗,他想要成为一名商人,此时也从商人的角度考虑着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以他的名义或者以他将来所开办的商铺的名义给受灾的百姓一些粮食、金钱或者其他方面的一些救助,既帮汗阿玛解决了一部分的赈灾问题,为百姓们办了实事,不负皇子之尊,又为自己赢得好名声,那些重利更重义的儒商们想必更愿意与自己做生意。
——胤禟这念头一直盘桓在脑海里,等他真的把自己的商铺建成后,迅速筹建了玖记救助商会——玖记,玖为胤禟的排行,又通救济,倒成了中华帝国民间救助的典范与先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这个时候,胤禟还在看着胤禩几句话便让死气沉沉的村民们重拾信心,几家人搭伙开始打井,不管朝廷给不给救济,他们先自救才是正理。
“八哥就是厉害——要是八哥再早生二十年,想必那劳什子三藩之乱、雅各布之战都不用打了,直接把八哥放出去,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指不定都能把吴三桂地下的将领们都给策反喽。”
胤禛跟着赞同地点点头,“比之京里的那些个传教士们也不遑多让。”
胤禩哭笑不得地看着胤禟,“小九你说什么呢!爷这不是实话实说么?”
胤禟点头,“确实是实话实说,但每一句实话都直接戳中人们心里最敏感的地方,很容易就跟着八哥的想法走,这样的实话实说,可不容易呢,这样最适合跟人谈判了。”
胤禛默默蹲墙角:又被无视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行人在顺德待了不足一旬便回了广州。一来顺德灾情虽然严重;但胤禩毕竟已经有了经验;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二来顺德离广州近,真有什么事也能很快赶过来;至于第三;则是广州那边出了点事。
胤禟到了这里没几天;就有府里过来传信;说是一个广州的一个赵姓缙绅有事托九爷办。这个赵缙绅呢;是广州说得上名号的大商家之一;也是两广几十家商铺的大东家;还是胤禟过来后重点结交的对象之一,这一个月不但经常请到府上;也经常过府拜访。这位缙绅有托,府里的下人不敢耽搁;急忙派了快马过来禀告。胤禟本来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只派了自己亲信过去。没想到过了两天,那赵缙绅又来了信。比起什么赵钱孙李,显然还是自家八哥更重要,连续来两封信也实在把胤禟弄烦了,就没理。又过了两天,赵缙绅干脆亲自过来了,还带了不少钱粮,说是聊表自己对灾民的一份心意。
人家都做到这种地步了,胤禟也意识到这怕是大事,与胤禩商量后,便一同回了广州。路上,赵缙绅就把自己的事讲了一遍。
原来这赵家虽然财大家大,可子嗣着实不繁,不仅自己是赵家的独子,就他如今已年过不惑,膝下却也只有一个儿子,夫人妾侍倒是不少,孩子也生了数十个,可除了这个,其他的清一色全是千金。纵然赵缙绅自个儿拎得清,知道百年后这诺大的家业怕是全都要压在独子身上,对这仅有的儿子也是严格非常,特特请了有名的儒生充作西席为儿子讲书——跟着胤禟来顺德的下人中有个在赵家帮工的亲戚,据他所描述那赵少爷的读书作息,比之他们这些皇阿哥也是差不离的——万分辛苦,背书背不好就要挨揍什么的。可这赵少爷并不是个聪明的,就是被这般逼着,也不成材。再加上赵府还有个老太君,对这独孙也十分宠溺——据说赵少爷小时候有一次真的差点被打死,只剩了半条命,要不是赵家人参什么的续命珍药多得很,赵少爷怕是就要一命呜呼了,所以每当儿子打孙子时,老太君肯定是护孙子骂儿子。这赵少爷一做不好,就立刻躲到祖母怀里哭求,让孝子赵缙绅打也没法打。偶尔没来得及跑,被揍了也是跟杀猪般嚎,据说站在两条街外也听得到,更别论内院的老太太了,把祖母引来后,他父亲就是打也没法再下狠手。也有不少人说赵缙绅对儿子要求太严格了,赵缙绅只能在心里叹气,他自个儿清楚,要是这儿子成不了材,百年之后,纵是继承了家业,没了父亲护着,别说家产了,还指不定被哪起子贪婪的小人吞的连骨头渣都不剩呢。可看儿子不管怎么逼也是一直不成器,他慢慢地也放弃了,只想等百年后留下真金白银,托几个交心的老伙计照应,能保他一世衣食无忧便好。没成想,这赵少爷素来被父亲压制,一朝没了束缚,越发把些个纨绔子弟的毛病暴露出来——镇日逛街遛鸟,调戏良妇,吃喝嫖赌,眠花醉柳,一个月能有二十八天不在家。赵缙绅听了下人禀告也摆摆手不当回事,能好好活着他就放心了——这是真心灰意懒完全放弃了。
而这一次找上胤禟,则是因为赵大少爷这次是真栽了——这还得追溯到一个月前。
本来赵缙绅给了儿子一日二十两的花销——这在普通百姓家足够半年消费了,赵少爷就是去赌也是够使,没想到一个月前开始,赵少爷就时不时派贴身小厮再跟父亲多要点钱。那个时候赵缙绅刚跟胤禟联系上,得知这位少年背景深厚,忙着结交便没太当回事,随手就甩个一二百两银子。直到近期,才在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发现老太太房里少了不少摆设——本来他只以为是老太太吧东西收了起来,过了两天却在一家当铺看到老太太经常摆在博古架一尊玉佛雕,霎时觉得不对味了,担心是下人欺负老太太年纪大了糊涂把东西拿出来当了,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大少爷钱不够用,跟老太太要,老太太宠孙子,把私房钱给的差不多后,不敢叫儿子知道,又叫贴身丫鬟偷偷把屋里的摆设拿出去当了给孙子。赵缙绅终于觉出不对了——小崽子干什么能花那么多钱?!立刻派人把儿子找回来,却看到儿子脸色蜡黄,憔悴至极,几乎成了一幅皮包骨的样子,仿佛风一吹就要被吹跑了。到底是自己儿子,赵缙绅那个心疼啊,都没敢教老太太知道,立刻派人找大夫检查检查儿子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夫诊了一番,说这是福寿膏吸多了,必须要戒掉。
赵缙绅真是又生气又心疼,便把儿子禁了足。可这哪里禁得住,赵少爷瘾一犯,钻狗洞也要出去,如今更是躲在福寿斋出都不出来。
“赵老爷而不带着家丁进去抢人呢?”胤禩看着赵缙绅脸连连叹息的模样,好奇地问。
“这位是?”赵缙绅刚刚只顾倒苦水,这才注意到九爷身旁还有两位一看就是主子的人在,忙疑惑地看向胤禟。
“这是爷的八哥——”胤禟一扬下巴,眼角余光撇到胤禛,心知不介绍也不行,又抬了抬下巴指向胤禛:“至于另一位,是爷的四哥。八哥,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赵缙绅。”
赵缙绅毕竟也是混了多年的老狐狸,一眼就看出胤禟对两位兄长的亲疏,不过再怎样也不能失了礼数,便拱了拱手:“在下赵寅,见过八爷四爷。”
胤禩胤禛只是颔首,便是受了这一礼。
赵寅尾指一抖,冷不丁想起那日九爷为了见客疏散了宴席的事,心说就冲这股子跟九爷不相上下的傲慢劲儿,肯定又是两位尊贵人物,指不定还是什么贝子爷甚至贝勒爷呢,得回去看看准备个什么礼物才是,面上却叹气道:“我也不是没带人去过。”
赵寅又解释了一番。原来他相熟的老伙计们都说那家福寿斋背景可深厚,连官府都要怵两分,瞎闹事指不定这儿子就没了。赵寅便好声好气地去要人,没想到那
小说推荐
- 清穿之认命过日子 作者:不要叫我小姐(清穿,宫斗,历史)
- 晋江VIP2013-05-07完结总点击数:128769 总书评数:234 当前被收藏数 1522 文章积分 12,336,828文案: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穿越成未来雍正帝的老妈怎么办?跟康熙打打情骂骂俏?跟后宫妃子争一争斗一斗?内容标签:清穿 宫斗 穿越时空 历史剧搜索关键字:主角:乌雅氏雅悦 配角: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清穿之小仙女
- 言晏晏的梦想是当影后,上辈子没成功,一朝重生回十岁,正准备带着基础继续奋斗,却在拍戏途中带着剧中小仙女人设穿越 穿越也罢了,偏偏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带仙女下凡、百花盛开背景,于是想低调都不行 小剧场 眼见众皇子长大,开始有九龙夺嫡的趋势,言晏晏祭出时灵时不灵乾坤镜,当断断续续的看到清朝走向消亡的画面
- 最新章:第168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清色莲华
- 《清色莲华》作者:深海人鱼 这是一篇非正式清穿文~这也是一篇非正式同人文~文案:她以为她只是带着空间清穿,正想顺着历史随波逐流当只安静的米虫,却发现自己的金主四四是重生的,段数没法比,她只能比低调更诚实一点,好不容易混了N年后发现她的世界里出现了贾元春、林黛玉、刘罗锅、和珅…等人物,于是她悟了,她不
- 最新章:第243章
- [历史]大清太子爷
- 书名:大清太子爷作者:沉琴绝酒文案穿越成胤礽,他绝不愿坐等三十几年后的被废!学着做一个规规矩矩又合众人口味的太子爷,真心不易。有一个优秀的皇阿玛,还有一群正在慢慢长大的兄弟,胤礽长叹,太子的前途纵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作者菌有话说①本文走男主向,努力日更,绝不弃坑②本文情节与历史有出入,时间
- 最新章:第190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快穿之我的黑历史
- 文案:作为鼎鼎有名的坑神,江衍绑定被躺死在坑底的读者们召唤而来的完美填坑系统,开启走上人生巅峰快穿之旅。江衍“你就直说吧,其实我扮演的角色是我坑文女主的性转吧”系统“哦豁,被发现了”江衍“差评!坑文全是黑历史,我不穿了,放我回去”系统“我们拒收差评,谢谢合作”景祁“你想回哪去”江衍“嗯…回你家去好不
- 最新章:第205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