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错付》第22章


?br /> “没事,你继续睡吧。”姜铭说着开始匆忙穿好衣服,一边朝屋外走一边吩咐陆公公召集大臣议事。
被吵醒后孟玉昕怎么睡得着,于是叫来秋禾,让她去打听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北戎犯境本来就属于机密,等第二天早朝完毕后,秋禾才打听到一些消息。
孟玉昕听后,感叹道:“没想到推倒冯家,竟然招来北戎入侵,真是太戏剧了。”
姜铭连续两天宿在议政殿,召集各部准备战前筹备工作。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先头部队已经提前出发,但在领兵将领的问题上姜铭却犯了难。很多大臣都提议由郑大将军领兵,但姜铭只说容后再议,让朝臣们一时摸不清皇帝的想法。
孟玉昕也不懂姜铭的想法,因为一天陆公公突然造访,说皇上想喝八宝膳粥,让孟玉昕带过去。八宝膳粥是景华阁御厨的拿手好菜,这御厨来自南楚,是姜铭专程为孟玉昕找来的。
孟玉昕让秋禾提着食盒,再次离开森严的景华阁,来到姜铭平时处理政务的议政殿。他来时,殿外恭候着几位大臣,有文官也有武将,孟玉昕觉得这些人眼熟,似乎在除夕晚宴时见过。他越过他们进入殿门,就听到姜铭说:“让他们都回去,朕心意已决。”陆公公连忙出去报信,好说歹说才把这些重臣们都打发走了。
“玉昕过来。”姜铭愁眉舒展,招手让孟玉昕来到身边,孟玉昕点点头,从秋禾手里接过食盒来到姜铭旁边。“陛下,这是炖好的粥,你趁热吃吧。”说着孟玉昕打开食盒,把里面的瓷盅拿出来。
“坐到这儿来。”姜铭拉着孟玉昕做到自己旁边,吓了孟玉昕一跳,皇帝的御座他哪里敢做,但姜铭却不在乎。孟玉昕只好坐着,把粥盛到碗里端给姜铭,姜铭却不动手,让孟玉昕喂他,这让孟玉昕瞪大眼睛,突然不适应姜铭对他如此亲密。
“你们都下去。”许是看出了孟玉昕的尴尬,姜铭把人都打发出去,靠在御座上,让孟玉昕喂他喝汤。姜铭突然想戏弄孟玉昕,在孟玉昕没防备的时候,把粥哺喂给孟玉昕,吓得孟玉昕差点把汤碗打翻在地。
等好不容易喝完了粥,姜铭靠在孟玉昕身上假寐,孟玉昕能清楚的看到姜铭眼下的青黑,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一脸疲惫的姜铭。孟玉昕只能任由姜铭靠着他,他看着桌案上一堆的奏折,发现有两张奏折打开放在一起,奏折上姜铭朱批的人名是那么的清晰。
高盛,孟玉昕看到这个名字有些惊讶,连忙把眼睛移向他处。高盛就是在除夕夜救他一命的人,但纵有救命之恩,孟玉昕对他还是充满恨意。
突然,寂静的议政殿响起姜铭的声音:“玉昕,高盛将军是南楚降臣,你觉得他能力怎样?”
“陛下怎么突然提起他?”孟玉昕心脏骤停,不知该怎么回答。
“有人推荐朕任用高将军为北征大将,玉昕当初是南楚太子,应该很了解高将军吧?”
难怪会在御案上看到高盛的大名?孟玉昕也明白了姜铭召他到这里的真正用意,他含糊着说道:“陛下,南楚已经亡国,还说以前的事做什么?高将军的事情我也不清楚。”
姜铭哈哈笑出来:“朕可听说高将军是你的侍卫,他能担任军职还是你一手举荐的,当初高盛带兵投靠我陈国,你还发文斥责他通敌叛国,怎么现在却不清楚了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将军报效陈国的确是明智之举,陛下希望我说些什么?”既然姜铭已经查清他和高盛的关系,孟玉昕也不想藏着掖着,高盛最开始效忠他的母亲,后来成为他的贴身侍卫。孟玉昕知道高盛有才,而且胸怀大志,特意举荐高盛加入军队,后来高盛屡建奇功,成为南楚有名的将领。但是在陈国攻打南楚的时候,高盛却临阵叛国,倒戈相向,这更是加速了南楚的灭亡。
孟玉昕心里仍恨着高盛,当然不想提起高盛的事。
“你不要生气,朕没有别的意思,朕已经决定封高盛为镇北将军,明日率军前往边关。”在孟玉昕来之前,姜铭已经拟好奏折,派人去高盛府上传旨了。自投靠陈国灭掉南楚后,高盛空有官职,却一直没有事务,姜铭也不敢把他外派出去,说到底他不相信高盛。不过,姜铭从没有怀疑过高盛的才华,他把高盛放在京城就是为了便于监管,这次北戎来犯,他犹豫了很久,一直在郑郁容和高盛之间徘徊,最后还是出于大局考虑选择了高盛。
郑郁容郑大将军是皇后的兄长,也是当朝军权最大的外戚,姜铭已经铲除了冯家,当然不希望郑家独大。他一边培植谢家,希望谢家能成为新的文臣砥柱,另一方面又在削弱郑家的兵权,这次镇北将军人选关系到整个陈国,他思量再三,最终选择了没有任何势力的高盛。
姜铭不担心高盛的能力,只担心高盛是否忠心,当高盛提出要求说想见孟玉昕的时候,他终于释然。是了,高盛作为孟玉昕曾经的侍卫,他一直愧对孟玉昕,姜铭只需把孟玉昕抓在手里,又何愁高盛不听话。
孟玉昕心思活络,一听姜铭的话,就把姜铭的打算猜了个□□不离十,又听姜铭说高盛想见他,他连忙否决:“我不想见他,像这种叛国求荣的人,我不想再和他有半点瓜葛。”
“玉昕如此记恨高将军,是还想着故国?不要忘了,现在全天下都是朕的。”姜铭不乐意的说道。
孟玉昕也生气的说:“天下是陛下的,那与我见高盛又有何关系?南楚已经灭亡,我不想再与过去有任何牵扯。”
“好了,你也别生气,这次朕派高盛出兵,他想见你这个故主,朕又不好拒绝。你们就见上一面,不管你是骂他打他都随便你,不过一点,你该期待他得胜归来。”
孟玉昕看着姜铭,终于妥协的点点头,姜铭召他过来,不过是为了试探他的态度,如果他对南楚有任何流连,多半会犯了姜铭的忌讳。姜铭也想借他来试探高盛,一个曾经投降的将领,姜铭不可能完全放心把兵权交到他手上。孟玉昕又想他何德何能去牵制高盛呢?当初他为南楚太子时,不也没能阻止高盛投降陈国吗?
怀着复杂的心情,孟玉昕起身离开了议政殿,他站在高台上,看着旷远的皇宫,发现自己已经被景华阁关的太久太久了,已经忘了这片天空原来是这么的广阔。
“公子。”
孟玉昕从秋禾的声音中回过神来,发现姜玹正一步步走上台阶,朝他看过来。孟玉昕立即转开眼睛,自从花房一事后,姜玹就再也没有来见他,现在两人突然见面,孟玉昕分外尴尬。
姜玹来到他旁边,行礼道:“参见玉修仪。”
“三皇子免礼。”孟玉昕说完也不看姜玹,径直下了台阶,他有心回避姜玹,却能感受到身后那夺目的眼神,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锁定的猎物,赶紧加快脚步逃也似的离开了。
回到景华阁,孟玉昕本想平复心绪把心思集中到下午的见面中,哪知午膳的时候,徐昭仪就急匆匆过来找他:“玉修仪,你赶紧劝劝玹儿,他竟然向皇上请旨随军出征。”
“娘娘不要着急,具体是怎么回事?”
孟玉昕请徐昭仪坐下来说话,原来姜玹去议政殿就是为了请皇上允许他随军出征,这让孟玉昕有些意外。姜玹未出宫建府就入仕途,已经是皇子中的特例了,如今再请命出征,难怪徐昭仪会着急。
“陛下同意了?”孟玉昕开口询问,但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姜铭如果没同意,徐昭仪又何须走这一遭。
“是啊,陛下竟然同意了,玹儿从议政殿回来就开始收拾东西,然后去了军营,我拦都拦不住。”徐昭仪又气又急的说道,姜玹去议政殿的事她一点都不知道,等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孟玉昕听后陷入沉思,一时不知道如何来劝徐昭仪,等徐昭仪再三询问后,他才说道:“昭仪,稍安勿躁,既然陛下已经同意,肯定不会再收回成命……”
“所以本宫请修仪去劝劝陛下。”徐昭仪连忙说道,他认为孟玉昕受宠,皇帝或许就改了主意。
孟玉昕又何尝不知道徐昭仪的想法,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对姜铭有那么大的作用,再说受宠一事对他一介男子来说也未免太可笑了。“昭仪,圣旨怎会随意修改?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三皇子此时离开未尝不是好事,”孟玉昕娓娓道来,“陛下没有派郑大将军出征,就是为了抑制郑家,如今陛下提拔谢家和郑家抗衡,娘娘和皇子就要面对一个问题——站队。不管站哪一方,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