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系林妹妹》第22章


永玙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去英雄救美却被文竹死死拉住。
“爷,人家父女谈心,您千万别去掺活!”忍下的后半句话是——如果您还想当林家女婿的话!
后面两人动静不小,林如海和黛玉却都未察觉。只因碑林本就非林家禁地,有其他游人也属正常。且他父女二人心事重重,无暇旁顾。
林如海确实不满黛玉擅断,却也没到雷霆震怒的地步,适才种种多半是做给赵氏并孙姑娘看的。他既无心,自然要断绝得狠些。只是不曾想,黛玉当了真。
“地上凉,你起来说话。”林如海忍着不回头道。他和贾敏虽对黛玉宠溺,却也教育极严。去荣国府之前的黛玉,做事之前一定会先禀明父母,绝对不会任意妄为。
黛玉却不愿意起来,沉声道:“今日之事,玉儿知错了。父亲是玉儿最亲近的人,玉儿但凡有什么心思、想法都应先禀明父亲,不应该瞒着父亲。”
“哎,你既知错,如何又不听父亲的话?”林如海摆手让黛玉过去。
黛玉这才起身,走到林如海身后一步距离处停下。
林如海指着碑文上刻字对黛玉道:“你可知这段话的意思?”
黛玉定睛看去,原来是《诗经·郑风·将仲子》一段。
这段故事是说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男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上她家幽会。姑娘因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父母知道后会责骂她,兄弟、旁人都会说闲话,所以要求恋人别这样做。后来人普遍引为“人言可畏”之意。
“父亲是说,玉儿今日行为会落人话柄,影响、影响闺誉?”黛玉答道。
“正是。”林如海点点头,“你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却为父亲张罗续弦,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你顾伯母与咱家亲厚,故她不会多想。但若是旁人或者你外祖母家人知道,保不齐会说你不孝,丝毫不顾及母女感情。”
“且续弦是大事,你如何就替父亲做了主?那孙姑娘就是再好,若我,我——”不喜欢的话,林如海不好当着黛玉的面说出口,只好转言道:“便似今日这般,你让人家孙姑娘的面子往哪里搁?”
黛玉一心以为事情水到渠成,却没想到竟是从头错起,只能垂手听训。
林如海低头看见黛玉小脑袋几乎埋进了胸口,实在心疼,不自觉放缓语气问道:“你且告诉为父,究竟为何这般一意孤行?”
黛玉咬咬牙道:“母亲离去已久,父亲身边却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人照顾。而我,我不知何时万一离开父亲,父亲又该怎生是好?”
林如海不知原来不仅他在为女儿未来担忧,女儿竟也时时刻刻惦记着他,哪里还忍心怪罪黛玉,一把将她搂入怀中道:“傻孩子父亲这般大的人,哪里就一定需要人照顾?倒是你,年纪轻轻,怎么操这么多心?你就不怕父亲有了继室,她对你不好或者父亲一时疏忽,疏于照料你?”
黛玉见父亲言辞恳切,知道他并不再生气,长舒口气,柔声道:“顾伯母问过玉儿同样的话,玉儿便答相信爹爹不会忘记玉儿,也自信能照顾好自己。”
林如海闻言失笑,“怎地,你个小孩子就能照顾好自己,爹爹反倒不成?”
黛玉眼珠一转,得寸进尺道:“爹爹,玉儿想您续弦,想我们一起回京城,还想、还想再有个弟弟。”
林如海吃惊地看着黛玉,惊讶于她的执着,却也心疼并欣慰女儿的成长。果然几年磨砺下来,黛玉性情已十分坚毅。
续弦?如今看来确实需要认真考虑。而京城是一定要回的,他还想在官场上再拼一拼。怎么地也要做黛玉的靠山,让她能有资本得个好归宿。
至于儿子,如果黛玉能有个兄弟,自然多个照应;若是没有,他也算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再不强求。
女儿都大胆出面为自己张罗相看了,当爹的也不能太腼腆吧!林如海轻咳一声道:“傻丫头,这些哪里是你操心的事。你只需要听贤弟的话,好好读书练舞,把身子固好。旁的事,自有爹爹料理。”
见黛玉睁着一双大眼睛祈求地望着他,似乎在追问旁的事究竟怎么处理,林如海只得接道:“圣上已答应父亲辞去巡盐御史职位,新的御史不日便至金陵。等到交割完毕,明年开春想必咱们就能回京城了。到时候自然有人替你爹张罗。”
亲事两字,林如海到底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无奈呀,他脸皮真是比自家闺女要嫩。
黛玉仰头看见林如海微红的耳廓,知道事情这才算是彻底成了。她下手张罗再怎样也比不过父亲手腕,继父亲病情之后心底第二块大石落下。
黛玉终于有了心情挽着林如海的胳膊陪他欣赏碑文。
林如海边看边不忘嘱咐黛玉道:“今日让你顾伯母为难了,你切记回去后备两份大礼,分别给你顾伯母和孙姑娘送去。”
黛玉点头应是,忽然想起赵氏的话并杨毅与孙姑娘神情,有心说与父亲知晓,又怕被父亲训斥逾矩,嘴唇翕张,到底没有开口。
日头越攀越高,将父女俩身影扭在一处。
只是其后还有一条笔直的影子光天化日之下尾随着。
永玙听罢父女俩人对话,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展。这父女俩人一心都只为对方着想,且能够推心置腹真诚沟通,比起他那些从来只会互相猜忌“举一反三”的亲戚们,不知好了多少。
这林老爷虽然小气迂腐了些,倒是个家风严谨的!永玙点评道,顺带潇洒一挥手,调转头,往碑林外走去。
身后文竹一时没反应过来,小跑着跟上去追问道:“爷,您不是非要见那林老爷与林姑娘吗?怎的这会儿却又走了?”
永玙随口答道:“爷是要办正事的人,哪能为了儿女私情耽搁至此!”
儿女私情?文竹心想,爷您终于知道,您最近诸般作为都是因为儿女私情了?不对,文竹又忍不住腹诽道:“正事您耽搁的还少吗?”
完全不知道自己属下在想什么的永玙背着手溜溜哒哒往外走,边乐呵呵哼着小曲,“嘿嘿,既然你们要去京城,那可是爷的地盘,到时候,嘿嘿嘿……”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中秋快乐!
人月两团圆哦!
第21章 临行置产遇计
山塘街最繁华的路段上,两家绸缎庄、三家脂粉铺招牌都是金漆黑底大字,左下角落款处有小小一个“林”字。
这便是林家在姑苏商铺的统一招牌。
说起来,林如海因为身居要职,不宜过于招摇,并未过多置产,只是绸缎、脂粉、文玩器物舶来品……最挣钱的几个行业都有涉猎。就拿在山塘街的铺面来说,每日流水盈利不说以一当百,以一抵十绝对足够。
林如海卸任消息在金陵已小范围传开,接任的人已经在衙门开始办公。贾雨村才得信,巴巴赶来林府,想从林如海这里打探底细。被林如海若无其事几句关于近来富绅抱怨日子艰难的诘问堵回去,灰溜溜离开。
贾雨村离开后,黛玉来到林如海身边,将薛蟠杀人夺妻后安然无恙径直进京的事告诉了林如海。还特意提起香菱儿时元宵节看灯被拐子抱走辗转卖掉最终沦为薛蟠妾室的经历。
林如海早有耳闻贾雨村进身之阶颇不光明,今日又从黛玉口中得知详情,十分不齿,愈发在御史本本上记了贾雨村一笔。
“玉儿,爹爹要进京,这姑苏的产业你看如何处理得宜?”林如海问道。
黛玉掌家已非一两月,不仅后宅安宁,林如海那两三个姨娘半点闲话不敢有,就连外头管事们每月来汇报、请示,黛玉亦处理得井井有条,量入为出作得十分到位。
林如海很好奇,专门询问黛玉如何知晓这些。黛玉委婉将荣国府铺张浪费强撑门面的情形说了,林如海沉思良久,至此家务彻底放手,甚至渐渐引导黛玉学习开源之道。
黛玉从善如流,每日除了跟杨毅读书习舞,还跟着管事、账房等人学习认账、盘账,也定期到各大铺面查看。
这日,林如海正忙着在衙里与继任交接,杨毅光明正大和孙姑娘游湖去了,剩下黛玉带着李妈妈和雪雁去山塘街铺面巡视。
黛玉在绸缎庄内堂坐了。
这绸缎庄内堂设计别有洞天。黛玉在此处坐了,外面柜上布匹并来往客人情形全一目了然。但外面的人却看她不着。
黛玉很满意,请掌柜的在下首坐下,看着外头摩肩擦踵盛况,含笑道:“秀叔辛苦了!玉儿听说了,整个姑苏最好的绸缎在咱们铺子里都能买到,且价格公道。”
林府铺面不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